综武:我杨过,竟是金国太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13.铁骨墨萼

“老人家,你还活着啊!”丁典惊讶,面有喜色。

“来,上来!”

杨过弯腰,伸出一只手将那白发老者拉上岸,见他脸色惨白,胸膛起伏微弱,左胸大片血迹染红衣襟,只怕是已经伤及心肺,心里咯噔一下,指尖连点穴位止血镇伤。

丁典这会也凑了过来,见到老人惨状,惊道,“这……杨小兄弟,老人家怎么样了?”

“丁兄,快,去将我包拿来。”

闻言。

丁典先是一愣,旋即点头道好,忙矮身入舱,将杨过的包袱取来。

但见杨过将包袱打开,露出十来个金锭子,七八张银票,还有几个不知装着什么瓷瓶,以及用油纸包裹着人参、灵芝等一干珍贵物件。

丁典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想:“不得了,这位杨小兄弟身上带着的这些东西,只怕是比我丁家几代人积累的财富还要多了,刚才那三个黑衣人,恐怕也是因为这包东西才起的坏心啊……”

丁典心有感慨,又见杨过将那老人家胸口衣襟撕成碎布,然后取过一个瓷瓶,倒出黄色的粉末在伤口上,他只觉药香扑鼻,脑袋清明,便知道这是止血生肌的上品金创药。

“我去取水。”

丁典也不是刚进入江湖的菜鸟,知道金疮药一般不仅可以外敷亦是可以内服,便去取水。

他取完水过来,就见到杨过将小半根人参捏成了粉末,微觉惊讶,暗道:“这位小兄弟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内力,他才练功多少年?莫非是功法的特性?还是天生气力大?”

正在他思绪杂乱之际,就听得杨过道,“水给我。”

“哦好。”

丁典茫然认从,下意识将水囊递过去,反应过来,刚要说:等一下,我这里有碗。

就见到杨过粗暴的捏开白发老者的嘴,将金疮药跟人参粉末倒进他口腔里。

然后,掐着他下巴往上抬,倒转水囊,直往下灌。

这个操作重复数次,直到那瓶金疮药空了,杨过才停下,随后,又从怀里取出针包,给那白发老者一通好扎。

下针速度极快,好似不用思考在乱扎一般。

如此一幕。

看得丁典瞠目结舌——你这样对吗?

但,白发老者惨白的脸色却是实实在在的开始好转。

“好了,命暂且是保住,估摸着,天亮就能醒,免得刚才那三个鼠辈折返回来,我们先走吧。”杨过道。

丁典张张嘴巴,只觉在杨过跟前,自己就像个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回首道:“那个船家,我们往上游去。”

“这……公子,您不是还要去汉口参加菊花会吗?怎么还往回走啊……”

“好了,船家不用说了,救人事大。”

丁典这般说着,心下则是想着:“待会若是那三个恶徒去而复返,我也好助这位小兄弟一臂之力。”

他看着一本正经的杨过,忍不住来一句,“小杨大夫的医术,当真闻所未闻,了不起。”大有调侃之意。

“在下全当丁兄是在夸我吧。”杨过微笑回应。

天色渐明。

火红的日头照在江面上,慢慢驱散江上的大雾。

“唔……”

梅念笙悠悠转醒,一睁开眼,就听得身后有一道声音传来:“前辈,你醒了?感觉如何?”抬掌渡去一丝纯阳真气。

“你是……”

梅念笙侧目望着盘膝而坐的杨过,脑海里闪过昨夜的一些片段,莫名觉得下巴有点疼,道,“多谢小友救命之恩了,至于老朽的伤……”感知一番心肺受损的情况,苦笑道:“能够苟延残喘些时日,已是幸事。小友,你就不要再耗费内力啦……”

“……”

杨过微微皱眉,知道梅念笙所言不虚。

他修行时日尚短,功力不够。

面对这等严重内伤,想要将之治愈,除非是有寒玉床在身边,加上梅念笙所修内功跟杨过同根同源,才能慢慢将其治愈。

或者是来一位愿意耗费内力,替他打通周身玄关的内功大成者。

不然。

梅念笙就是只能苟延残存,挨一日算一日。

“小友,这不怪你,你就不用伤心了。”梅念笙见杨过低着头,全以为他在为自己难过,出言安慰。

闻言。

杨过有些尴尬。

他方才其实是在思考治愈梅念笙的药方,并无伤心之意。

这时。

丁典端着药走了进来,见梅念笙醒来,惊喜道,“前辈你醒啦!”

“多谢状士相救之恩。”梅念笙再次道谢。

“哈,在下也只是打打下手,真正救您的,是这位杨兄弟。”

丁典笑着指向盘膝而坐的杨过,心想:“难怪人家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本事,天道酬勤,这般刻苦就是原因了,当然让我汗颜……”又道,“来,老人家喝药。”

“敢问两位恩公尊姓大名呀?”梅念笙虚弱道。

“不敢,小生姓丁,名典。”

丁典说完,看向杨过,知道他有意隐藏自己身份,继续道,“至于小生的这位朋友,姓杨。还没问老前辈贵姓呀?”

“江湖上的朋友抬爱,老朽的确有个小小的绰号,叫铁骨墨萼……”梅念笙虚弱的说完,视线落在杨过冷俊却又可爱的脸上,目有思绪之意。

丁典这会则是激动万分,“您是梅念笙,梅大侠!”侧目看向杨过,道:“杨兄弟,这位前辈居然是梅大侠!”

杨过微微惊讶,这些时日,他也曾听闻过这位当世一流高手的威名,却没想到跟他见面时,会是这样的场面。

丁典很是热情,一副小迷弟的样子,赞道,“怪不得你有如此好的内功,怪不得你能在水下闭气半个时辰,您真不愧是铁骨墨萼啊!真了不起!”

梅念笙眼神黯淡:“江湖上再也没有这个人啦……”

“为什么?”

丁典搅动着木勺,眉头蹙起,寻思一会,已知缘由,真诚道,“前辈,您放心,有我跟杨兄弟在,一定会治好你。”

梅念笙看着杨、丁二人,一个沉稳冷傲,一个文雅热情,心下甚为感慨,没有搭话,而是问道:“两位恩公,不知师承何人?”

他自觉命不久矣,这会是有了收徒传艺的心思。

几乎同时。

杨过一拍脑门,“我怎么把这门心法忘记!当真是以前学的太杂,要用的时候差点记不起来……”

他道:“前辈,我有法子治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