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章 日入十块
咚咚咚——
好听有节奏的花鼓,吸引了一些村民的注意。
“啥声音?”
“有挑货郎来了。”
“没想到,竟然还有挑货郎来这儿。”
“大家快出来看看。”
村民们边议论边远远看着,没有马上聚过去。
对面五个人虽然都挑着箩筐,但还是小心些好。
等到人聚集多了,他们才围拢过来。
“货郎,你卖的什么东西?”一个很干练的大妈道。
“纽扣、发绳、绣花针、皮带和劳保手套。”
“还有一些红糖、盐、肥皂、面粉这些日用品。”
陈光明已经把箩筐打开,将里面东西全部拿出来。
最主要的自然是各种小商品。
红糖、盐、肥皂面粉这些并不多。
这么一来,商品种类就多了,吸引的人自然就多。
村民们马上围上来问价,陈光明一一答了。
“可以用各种东西来换,鸡毛鸭毛、山珍和野味等,我全都收……”他一一介绍价格和兑换比例。
陈明勇几个在旁边认真学着。
仅仅是听着各种商品的兑换,他们就感觉头大。
但看陈光明的样子,竟然完全游刃有余。
“光明什么时候学的这本事啊!”陈明勇忍不住道。
林晓斜了他一眼,“别说话,认真学。”
很快,陈光明这里就开了张,用面粉换了鸭毛。
“这些纽扣怎么卖?”
“塑料的四分,皮的六分。”
“您可以看看,价格绝对比市场上还低。”
陈光明笑着把纽扣倒出来些。
在大南乡的时候,塑料纽扣三分,皮纽扣五分。
大南乡离镇上近,真要去镇上也就麻烦一些。
但这里已经是另外一个县,而且位置更偏僻,从大南乡过来都还要翻山越岭的,离两边镇上都远得很。
这种情况,就要把路费也算在成本里。
他自信就算卖这个价,也比去镇上买划算的多。
“还有皮的的啊,看着确实不错。”
“两种都给我来十颗。”
果然,妇女没任何意见,还很高兴。
她也是知道市场上价格的,这些东西确实不贵。
而且挑货郎来这儿的也少,她打算多买些备着。
见皮质纽扣卖出去了,陈光明脸上露出笑容。
一颗皮质纽扣的成本才两分,现在直接卖出六分。
一颗皮质纽扣就能赚四分!
不过,这个价格真不贵,比供销社还便宜些,加上是在深山里,平时买不到什么,这些村民自然很捧场。
陈光明还允许以物换物。
这些村民们平时山珍和野味都只能自己吃。
现在遇到挑货郎了,连忙都拿出来交换。
不管纽扣和发绳这些现在用不用的到,先都买来存着再说,也就几分钱一件,用山珍换他们也不心疼。
只是短短一个小时,陈光明带来的东西就卖了个七七八八,也不能村里还有没有人赶来,他直接收了摊。
“我今天还要赶回去,今天就卖到这里了。”
“如果有人还想买的话,我下个月差不多这个时候还会来一趟。”陈光明边收拾边对村民们道。
“好好好。”
“货郎,下次再多挑点盐和肥皂。”
村民们纷纷应下。
如果能有一个每月都来一次的挑货郎,对这些村里人的生活绝对是非常大的改善,大家自然都很欢迎。
“这就卖完了?”
“卧天,这一趟能赚多少啊?”
陈明勇大惊小怪道。
他是越来越觉得挑货郎有前途了。
“这趟七八块肯定有。”
陈光明笑道。
这次皮带就卖了四条,赚了二块八。
皮质纽扣的利润又高。
再加上其他小商品和日用品,起码赚了十块钱!
这还没有算倒卖鸡毛鸭毛和山珍等东西的差价。
几人听了都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回去的路上,他们还在说这件事。
“明天也让我试试。”陈明勇跃跃欲试。
今天他感觉自己学了不少,明天可以实践一下。
“行啊。”
陈光明乐呵呵应下。
他本来就打算趁这段时间把几个人都带出来。
有人帮自己一起卖,他也乐的清闲。
刚刚在村里卖东西也能恢复体力,几人的速度又加快不少,回到家的时候,天边都还有一抹夕阳红。
“回来了。”
陈母在屋里偷偷做纽扣。
见到陈光明回来,连忙把纽扣收起来。
虽然现在市场有些放开,也大力鼓励发展副业,但她们还是打算偷偷做,尽量低调,免得惹来什么麻烦。
“嗯。”陈光明把东西挑到屋里。
“皮纽扣卖出去了?”
“嗯,全卖出去了。”
“全部?”
陈母满脸惊讶。
那之前还在担心皮纽扣不好卖。
现在竟然听到了皮纽扣都卖完了的消息!
“嗯,这次去了之前没去过的村子,他们平时买东西不容易,见到挑货郎,就都多买了些。”
陈光明简单把事情讲了一遍。
“那这一趟能赚不少吧?”陈大嫂凑过来道。
“还行吧,纽扣也卖不了太贵。”陈光明答。
陈大嫂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微微蹙眉。
那些塑料纽扣卖三分钱,皮纽扣就算也只卖三分钱,那也能赚一块五了,比她赚钱容易多了。
幸好陈大嫂不知道陈光明一颗皮纽扣能卖六分,不然心里肯定更不平衡了。
“娘,这是十块钱。”
陈光明每次回来都会存五块钱在陈母那里。
这一次他又重新挑货去卖瞒不住,他就干脆直接存了十块钱在陈母这里。
他已经在陈母这里存了一百八十块。
而他自己手里存的钱,也已经超过六十块!
还没算上他进的那些货呢!
“好好好。”
陈母收了钱,笑得合不拢嘴。
日收十块,这在以前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现在原本最不成器的小儿子竟然做到了!
陈大嫂在一旁看的眼热。
日收十块比家里其他人加起来都多了!
陈父和陈光年忙完后也回来了。
听说陈光明今天赚了十块,也都吃了一惊。
陈父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
现在幺儿不仅自己越来越好了,还能拉拔家里。
只要幺儿能把纽扣卖出去,那家里就可以不断生产出纽扣,这项稳定的营收,足以让家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