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4章 开拍!
顾晨掏出记事本,让老郑一边念着,一边记下摄影师、灯光师、道具师等核心主创的号码。
等电话挂断后再存到手机里,按键的速度效率慢到他连连叹气。
「什么时候才踏马有智能手机呀,乔布斯快点来领先时代吧……」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80年代就毕业的摄影师,也算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十几年了。
生于50年代末的顾常卫是《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片的摄影师,已经成名多年,拿过金鸡最佳摄影奖,提名过奥斯卡。
次之的侯永是《蓝风筝》的摄影师,未来会跟张一谋合作《一个都不能少》。
最年轻的赵小钉,也会在几年后跟张一谋合作《英雄》等电影,。
电话拨过去,没想到第一个顾常卫就把他拒绝了,说是在准备执导自己的处女作《兰陵王》,腾不出时间,下部有机会再合作。
还自述了一段跟顾晨有关的渊源——受到他《石头的夏天》的冲击,觉得自己筹备了那么多年,也是时候动工了,不能老被顾晨、小帅这些后浪给打趴下不是?
摄影系的张一谋都能拍那么多好电影,他不像老张那么卷,觉得一年时间内能搞好这部片子就不错了,到时候请顾晨来首映礼。
挂断电话后,顾晨有些唏嘘,他这蝴蝶翅膀震动的频率还挺大。
看了看刚存下的顾常卫号码,他丝毫没犹豫就删除了。
这最新款的摩托摩拉只能存100个联系人,无关紧要、近期不会有交集的人,还是麻利腾出位置来吧。
想了想,顾晨没找侯永,直接给赵小钉打了过去。
印象里,他这时候还没怎么给电影掌过镜,一直在广告圈里打转,总不至于拒绝自己这位金熊奖得主吧?
“我来掌镜?”赵小钉重复了一下,问道,“是单纯掌镜吗,还是摄影指导?”
“以小钉你的能力,只掌镜不屈才了吗?郑老师可是跟我力荐你呢。”
大一点的剧组,一般会有好几个摄影师。
摄影指导是电影摄影的绝对核心,负责所有视觉呈现的决策,包括镜头运动设计、灯光风格、与导演共同确定画面色调与构图,是摄影部门的最高职位,直接对导演负责,一般也叫主摄。
掌镜摄影师,是实际操作摄影机的人,在多机位拍摄时,执行导演和摄影指导的指令,通常不参与创作决策。
还有二组摄影师,一般负责拍摄动作戏、空镜头等非电影主线内容。
再下面,就是助理摄影师这些了,基本是负责扛摄影机的。
听到顾晨找自己当新片的摄影指导,赵小钉多少有点激动,倚着公共电话亭道:“我现在在亚运村这边,你在哪呢?要不咱们面谈?”
“行啊,那你到西土城这边来找我吧?那有一家晨光影业,是我开的,进去跟前台说我让你来的就行。”
挂断电话,赵小钉握紧拳头,比了个“yes”的手势。
“哪去啊,小钉,这广告还拍着呢。”
“还拍个屁的广告,老子要拍电影去了,这广告你们对付对付得了,不行可以拒掉,损失算我的。”
顾晨过去的时候,赵小钉正蹲在门口的石狮子旁边吸烟,他都走近了,才发现那有个人。
“外面这么冷,怎么不进去啊?”
“这不等你到的嘛?我现在激动的很,吸口烟暖和着呢,一点都不冷。”
顾晨让工人把挨着楼梯口的椅子挪开,带着小钉到二楼办公室坐定,给他倒了杯热水,问道:“这么说,你愿意来我们《坠落的审判》剧组?”
“你要说让我只掌镜,我可能还得想想,但主摄,傻子才不来呢。本子带来了吗?我先瞅瞅,然后咱们聊该怎么拍?”
“成,”顾晨从抽屉里掏出剧本大纲和人物小传,递给小钉,“这是之前的剧本,现在有一点修改,是要把男主这个律师改成女二号,但跟女主的感情、关系,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嚯,”赵小钉惊讶了一下,他接过剧本大纲,先看了看人物小传,咂舌道,“男主改成女二,那就是三女主了,你这尺度够大的呀。”
“大什么呀,你看下去就知道了,也就是女主捧着女二号的脸,差点亲上去;然后在法庭上,律政司的检控官问询女三,也就是那个女编辑的时候,会问一句‘你是否清楚,她是一个双性恋’,并引导她控诉女主。除此之外,基本就没了。
“这片子所谓的大尺度,其实是复杂的家庭关系、婚姻真相,以及女作家和丈夫的家庭地位发生对调后,人们根本不相信会发生‘坠落的审判’。”
“《霸王别姬》里那小石头、老太监什么的都有,都能上映,这才哪到哪。”
“我看天气预报说,后天有雪,咱们是到时候开拍吗?”
“对,预计后天正式开机。”
两人聊天的功夫,前台敲了敲门:“顾总,楼下有个叫于华的,问您在不在这。”
“你把他请上来吧。”
“那小钉你先看剧本,我跟于华去聊一下改男主为女二的事。”
“他是这本子的编剧?”
顾晨呵呵一笑:“还不是,但马上就会是了。”
他又从抽屉里掏出一个装订好的剧本,拉着上来的于华,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
“你是说,准备让我调到北电当讲师?”
“对呀,你跟你爱人长期分居两地,多不合适?来北电这当讲师多好。”
于华虽然自诉自己跟鲁迅差距很大,“人家是海龟,我踏马是赤脚医生”,但他从事文学创作以后,入选过鲁迅文学院和师大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在学历上,去北电文学系任教绝对够格。
在知名度上,被北电特聘为讲师也完全说得过去。
他前几年出版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均震惊文坛。
还给电影《活着》写过剧本,跟张一谋聊如何改编可以过审,虽然张一谋最终用了芦苇那版,但也有参考他的部分,说明他写剧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用《活着》《霸王别姬》编剧芦苇的话说,第五代导演有两个通病:第一个是不太懂表演,第二个就是不会写剧本。
拍《霸王别姬》的时候,他跟陈凯格合作的要求,就是剧本陈凯格一个字都不能动,这陈家老爷子公证过的,陈凯格也同意。
所以他俩的合作方式比较奇葩:芦苇写一场戏出来,陈凯格定上中下三等,上等开拍、中等修改、下等毙掉重写,如此才有了《霸王别姬》。
小说、剧本、话剧的特性是共通的,刘振云等同级别的作家,十几年后还没少跟小刚合作写剧本。
于华这时候正处在创作的巅峰期,以他的天赋,只需要琢磨一下经典剧本的格式、结构,稍加努力,不说超过芦苇,但追平刘振云,吊打陈凯格,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北电有位置吗?”
“现在没,留校的名额满了,社会招聘也结束了,但侯院长说明年有,没有也得挤出来一个,所以我之前才说,最迟明年能落实。”
余华打开顾晨给他的《坠落的审判》,翻了翻:“这本子是干嘛的?让我帮你看看吗?”
“看,但也不能光看啊,”顾晨笑嘻嘻道,“我虽然知道你看电影多,能力突出,审美在线,但领导不知道呀,毕竟你之前又没搞过电影。”
“所以,在招聘前,咱们得搞个履历出来。”
于华把顾晨心中所想说了出来:“比如,咱俩一起编剧的《坠落的审判》入围了某个国际电影节?”
“诶,对了。”
“我怎么感觉上了你的贼船呢……”
“那怎么能叫贼船呢,我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改?眼瞅着可能是今年最后一场雪,再不拍就得等明年,或者去东北那边了。”
“而且这工作量不大,你只需要改动几十场戏就好了,等明天我带你去见演女二的小姑娘,你跟她聊聊,看如何更贴近一点,让她更好发挥。”
见于华一副等下文的样子,顾晨伸出右手,晃了晃。
“《活着》改编费不是两万五吗,两年过去了得加加,你改这几十场戏,剧组给你开三万稿酬,怎么样?”
《活着》虽然畅销了2000万册,但这是三十年的销量。
出版两年内叠加电影的热度,《活着》销量也就是十万出头,论热销程度远逊于《废都》和王硕的几部小说,版税也只有中等偏上的9%,所以于华的收入水平并不高。
顾晨觉得,三万块钱不算亏待他。
于华笑嘻嘻道:“扯那么多,你早这样说,我不早就答应了吗!”
“别说让我把男主改成女二,给女三再加加戏份,让她们成三女主都行。”
“还说你上我贼船?分明是我上你的大当!”
“放心,物有所值!”于华打包票道,“等你拍完开头女主和女三那场戏,我就能把女二改好,保管改得又快又好。”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见天气预报还是说有大雪后,顾晨在前一天下午,带着编剧于华、摄影师赵小钉、灯光师王德水等幕后主创,俞妃鸿、冰冰、小龙等台前演员,还有特训过的一条导盲犬,到了HR区租好的一处小楼,等待着大雪来临。
直到跟俞妃鸿躺在一个屋里,冰冰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之前杨容在谢进导演的片里演个丫环,都让她一阵羡慕,谁成想俩月过去,她成女三号了?
片酬两千都是其次,关键这是导演顾晨的女三号!要冲国际电影节的!
听着俞妃鸿均匀的呼吸,冰冰暗暗发誓,一定不能给顾晨导演丢人,要把这场戏给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