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歌王了,系统才加载完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1章 东西到了

【发布任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作为明星,需要自律,不能因为眼前的名利,忘却了本心。

完成钢琴,吉他,小提琴训练。

每样乐器每天半小时,持续五天。

难度,一颗星,

时限:十五天,

任务完成奖励,相关乐器技能+5,

任务失败:半夜十二点,出去裸奔四十分钟!】

看到任务,苏晨好不容易酝酿出的一丝睡意,没了!

以上三样乐器,他自然都会。

最强的必须是吉他,初中时期就在玩了。

北漂时期,与另一个放弃梦想的小伙子学的。

当初两人合租的房子,闲来无事,学习了一番,不是特别专业。

钢琴当初家里是没有条件购买的。

同样是北票时,有个酒吧老板很厉害,对他也很好,从0开始指导。

成名之后,苏晨又花钱请了专业的老师来培训,加上系统给的,如今有68点,在演唱会表演,足够。

但现在的重点是...

说的难听些,这会正拍综艺呢,还是在个偏远的小镇上。

你闲来无事,弹弹吉他,倒还说的过去,拉拉小提琴,也行。

钢琴诶,钢琴诶,你要不要看看给的是啥任务。

在综艺里,在小镇上,弹逼格如此高的钢琴?

是,

有些歌手上节目时,会背着巨大的吉他箱,可人家至少可以随身携带。

这特么也太装了吧。

乐器拿过来的理由,苏晨觉得不难。

到了个新的环境,可能会有灵感,最近他唱作人的身份无限高。

但无论如何,带上钢琴,还是太夸张了。

想到这儿,苏晨更加睡不着。

于是,摸过手机,想看看网络上有没有解答。

可在搜索的页面停留了许久,都不知道该如何提问。

就这样...一夜过去。

当闹钟响起时,苏晨睁开双眼,发现老胡已经不在房间里。

“迟到了?”

他赶紧看了看时间,六点三十分,是昨晚上定好的闹钟没错。

估摸着老胡是提前起来了,也不敢再赖床,第一天营业呢。

爬起身,穿好衣服,洗漱完毕,伸着懒腰进了超市。

因为窗边堆了半截的货物,这会采光度不是很好,开着灯呢。

跟着声去到了货架边上,看到了正在挥汗如雨拖着地的老胡。

“诶,你这不够意思啊。

节目一播出,你在拖地,我在睡觉,要被网暴的。”

老胡闻言回头,干脆地直起身,拖把往前一送。

“你来?”

“我不怕网暴!”

说完,苏晨头去到了吧台边上。

卷帘门已经打开,而且,能隐约听见公鸡的打鸣声儿。

“空气真好啊!”

到了门外,苏晨闭上眼来了个深呼吸,除非有特别的行程,他一般很少如此早地起床。

大街上基本没有什么车辆,一位扛着锄头的大爷正准备下地干活。

门口的公交站台初,则是有几位大包小包的村民,正在等待着车辆。

好像暂时没啥事,苏晨正打算上去聊几句,此时一辆摩托车突突突地来到了批发部前头的空地上。

“你好,需要买什么?”

摩托车上的应该是夫妻,苏晨赶紧上去帮着后边的女人拿上包。

男人有些疑惑,先看了看苏晨,又抬头瞅了瞅招牌。

“哦,阿香老板去旅行了,我们在这里拍个综艺,相当于帮他看店。”

“哦...拍电视啊。

我是土坡村的,和阿香认识,准备去城里,摩托车放在你这儿,晚上回来。”

“行,没问题。”

虽说不是顾客,但苏晨依然是热心接待。

再度转过头,一辆看着有些年头的中巴车冒着黑烟开了过来,而准备进城的村民们,也纷纷起身。

“苏老师你好!”

驾驶员是个三十来岁,满脸络腮胡的中年人,看到苏晨之后,很是开心地上前来合影不说,还顺道边上的夫妻俩介绍。

“这可是大明星,来咱们镇上拍电视。”

显然,从夫妻二人的表情上能看出,他俩不认识。

“哦哦哦,不好意思!”

驾驶员姓王,本能里从口袋里掏出烟,才反应过来在拍摄,连忙揣进了兜里。

而与老王聊了几分钟,苏晨也获得了不少有帮助的信息。

公交车每天只有一班,早上出发,晚上回来。

期间,还得去另外两个村子转转,加上路不是特别好走,单程需要三个半小时左右。

周围小村子得村民们,更是得早早起床过来。

来不及做饭,会在批发部里对付一口,或者,可能会迟一些,也会打电话过来。

另外,班车除了带人,也会带货。

村民们若是没空来拿,便寄放在批发部里。

苏晨小时候是和爷爷奶奶一块住的,同样在乡下,所以不算特别陌生。

要说人情味,还是得农村。

住在城市里,可能好几年,都不知道对门是谁,互相帮助,邻里有爱嘛。

另外,老王还补充了一些关于集市的信息。

初五,初十,是小镇上的赶集日,不仅是周围的村民们,还有不少商贩也会过来过买卖。

到时候门口这块地方,全都会摆满各种摊位...

“谢谢王哥了。”

“没事,加油,我先走了,到时间了。”

告别了老王,苏晨回到店内,将收集到的信息转达给了老胡。

“今天初几来着?”

老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问道。

“初七,也就是大后天,诶,那嘉宾明天不能走,得多待一天,否则,咱们俩肯定顾不过来。”

“行,回头把他们都劝下来。

你赶紧整早饭,对付一口,准备开门做生意了。”

早饭而已,苏晨也懒得下什么功夫,切点肉,洗了些青菜,煮了锅面,对付对付。

只是,开业的第一天,比二人想象中要轻松许多。

第一位顾客,是被小孙子闹着来买零食的爷爷,拿了两根棒棒糖,称了些水果。

然后是位中年人购买了一条香烟,

女人来拿了包盐...

两个多小时,营业额一百块钱都不到。

其实,苏晨也大概知道咋回事。

人少嘛。

否则,若是生意好,整个小镇上,也不会只有这一家批发部。

而到了十点多,苏晨接到了个电话,老乔打来的。

“东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