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5章 稳扎稳打
万历十九年十月,赵匣带着亲卫在守备署衙的营房点卯操练。
赵匣初来乍到,还没有摸清楚会安堡的人事等情况,他自然不会贸然召集军士训练。
今日点卯一是为了防止亲卫训练懒惰,二是为了对堡内军士展示一下自身实力,以防此地军士难以管理。
赵匣带着亲兵巡城时看到的尽是一群瘦弱兵丁,全然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唠嗑的唠嗑,睡觉的睡觉。
更奇怪的是他们看见赵匣也没什么反应,该干嘛干嘛,问话就是一张笑脸、含糊其辞,什么有用的也问不出来!
赵匣又检查了府库中军械粮草,真是一言难尽!
会安堡是边境重镇,万历六年李成梁将其扩建为参将驻地,加高城墙至三丈半,底宽至两丈半,设二十四座敌台并增修藏兵洞、暗门、双层马面等。
其护城河引浑河水,宽四丈半,深一丈半,河底密布铁蒺藜。
驻兵一千二百人,佛郎机炮十二门,三眼铳二百余支,长枪腰刀布面甲等千余副。
地下粮仓可储粮三万石,暗渠系统直通浑河,确保被围困时水源供应。
此堡又是与海西、建州女真的重要互市点又称会安马市。
但是这只是字面上的数据,李成梁刚开始建立此堡时兵力充足、装备精良是辽东防御体系典范。
自从李成梁两次攻灭女真古勒寨后,此堡便没了外部威胁,军备渐渐松弛,如今已经大不如前了。加之上任守备克扣粮饷致使军户逃亡甚众,兵员缺额至少六百余人!
就这剩下的六百人至少有二百是凑数的,剩下的堪堪能战,现在此地的生力军唯有赵匣带来的三十亲卫和上任守备留下的百余骑兵家丁。
此堡本有位镇守参将名叫王宏,只是前些年他被调任至新甸,总领宽甸六堡去了。就现在的形势来说,宽甸六堡的战略位置更重要。
万历皇帝久不上朝,导致朝中官员缺位不补。李成梁也不敢擅自任命正三品职位的参将,在加上会安堡战略地位下降,会安堡镇守参将的职位至今还空悬着。
朝廷不发钱粮,导致这些军士倒卖军械活命,尤其是盔甲腰刀等物,库中布面甲盔甲也只剩五百余副,内衬的夹片也是锈迹斑斑!
粮食更是糟心,账面上共有万石粮食,而粮库中大概只有三千石,仓库里面的麻袋竟全是沙袋装的!
当赵匣问粮官存粮问题时,他居然连装都懒得装了,理直气壮的说整个辽东的边堡,甚至九边哪个不是这样?就是会安巡检司来了,也就是相互糊弄一下也就过去了,还从来没人管过粮草的事!
赵匣都被气的乐了出来!这跟他的预料差别巨大,他本以为会像选锋大营点将时那般出几个刺头闹事,现在看来这帮人简直就是凑活混日子的!还不如出几个刺头闹事好立威呢!
赵匣摸透了这里的情况,他没有责骂那些士兵和粮官,心中已经有了些计较。
想把这里练好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一个字!钱!
这里的军士缺钱!只要钱到位,再弄个末位淘汰。这里的军士定会大变样!
李成梁安排他来这的目的赵匣也大概猜到了,这里是海西女真、建州女真的交界处又是边关马市。自己会女真语,又对孟古有意思(李成梁视角),可以用来斡旋叶赫部。
若是自己发展壮大有野心不听话了。就上奏朝廷派个镇守参将来夺了自己的兵权,若是敢反抗就派李平胡带兵镇压!
多管齐下!滴水不漏!真是老谋深算!
赵匣心中思忖,这李总兵还真是个人物!如果是李成梁穿越到现代,混的肯定比自己好!
事实上就是赵匣想多了,李成梁被撤职时心乱如麻,哪里还有这等心思?让他留在辽东就是相处时间长了有了些感情,临卸任之前安排下自己的家丁罢了,哪来那么多算计?
李成梁压根也没把赵匣当成什么人物!就跟带出李平胡、努尔哈赤、李兴、李宁等人一样,成才了就培养,不成才就扔到家丁营当个千总、把总之类的小官。能冲锋陷阵就不亏。
赵匣现在能想到的赚钱方法有两条,曹三喜的蜂窝煤,张府的人参生意。
目前想到的就这俩了。
临近冬日自己可以联系曹三喜详谈蜂窝煤的事了,只是当年答应的七三分应是不太可能了。
至于张府的人参贸易,此事确实能获利巨大,但自己现在只有三十个亲卫能战,武力肯定是行不通的,看来也只能靠着孟古吃软饭来完成此事了。
只要有了这两条财路,仔细算算养二三百个家丁不是问题,眼下是能解决但以后不行!
长远来看会安堡周围必须恢复屯田,最起码要能自给七成粮食才行!
开垦荒田需要人口,可赵匣也知道辽东的近况。后期李成梁老打败仗,百姓们害怕被袭扰而不敢屯田,军户被克扣粮饷走投无路则逃去了塞外。
天气越来越冷,北方连年欠收,现在吃的军粮都是南方陈米,运费致使辽东粮价越来越贵。
赵匣思来想去,现在绝对不是什么励精图治,大搞变法,编练新军的时候!
现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搞钱!对待百姓千万不能折腾,无论好坏老百姓都不喜欢折腾!稳住了维持现状就好!要改革还要等以后有了实力再说!
赵匣回营后对亲卫们说道:
“自明日起!三日一训!钱粮照发!每人月俸二两!”
亲卫们听到赵匣的话眼前一亮,对赵匣就是行礼谢恩。
赵匣看众人都有了热情便神情一紧严肃的说道:
“二两俸银我说到做到!但是以后要按照我的要求来练!敢有不听号令者!休怪我军法从事!”
众人都抱拳称是,赵匣让他们各自回营后便回到了后院。
孟古还在收拾屋子,吴行则是去牙行等地买丫鬟仆人去了。
赵匣看到孟古还在忙碌便说道:
“丫头!别忙活了!快给我做些饭食!等饭团.....额....吴管家带人回来,你就不要再做这些活计了!这不比辽阳的小院,四进门的大宅靠你一个人可忙活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