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登台
杨旋,花莲人士,父亲是花莲县里党部的主任委员,在他四岁的时候去世,杨旋随母移居省会。大学期间加入了台大农化系合唱团,开始歌曲创作。
他的《中国现代民歌集》可以说是神作,尤其是《回旋曲》。
杨旋的恋人丁乃筠与胡茵梦并称的美女兼才女,不过两人没结婚,以一种很奇异的方式相处一辈子。
后来杨旋被誉为现代民歌之父。不过如今些许气运被夺,地位不保。
挑战之事犹如黑旋风刮过整个台大,风力有些强,连带其他大学,甚至高中生也得到了消息。
比试地点就在学校的报告厅,时间是晚上六点整。
更令人兴奋的是,此次活动竟然不收门票!这个消息一经传开,台大的学生们立刻呼朋唤友,迫不及待地提前赶往报告厅占座。
就跟火热的图书馆、自习室一般,去晚了可没地方了。
一下午的时间,既给了周朝先充足的练习机会,也给足了台大学生搬救兵的时间。只是不知道这群猴子,去找了哪位厉害人物来助阵?
坐在报告厅前排,周朝先轻轻弹奏着音乐,脑海里模拟一会表演的情形。
一旁的汪小敏拿着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记录着现场的点点滴滴。她的目光紧紧盯着陆陆续续走进来的学生,心脏紧张得怦怦直跳。持相机的手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不会出事吧?”她声音略带颤抖,眼神中满是担忧地问道。
周朝先听到这话,手猛地握住琴弦,琴弦发出一声短促的嗡鸣。他强装镇定,硬着头皮,脸上挤出一抹笑容,安慰道:“能有什么事。大不了给他们赔礼道歉呗!”
他原本以为只是与台大康乐乐队进行切磋一番,没想到在杨旋声情并茂地通过学校广播广而告之。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然他并不惧怕这群1970年代的大学生,但要说内心没有一丝紧张,那绝对是骗人的。
随着临近正式演出时间,能容纳一千多人的报告厅,除了第一排已经全部坐满了。观众们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整个大厅里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
这时,杨旋急匆匆地跑了回来,他胸口剧烈起伏,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周先生,既然是比试,就需要有评委。我找了学校的音乐教授当评委,你看如何?”
“你看着安排吧!我也不认识什么音乐人士。”
台大的音乐教授大多是毕业于米国,教的乐理知识也是来自于西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本土歌曲不熟悉,实际上,在他们的童年时光里,都是听着地方戏曲长大的,骨子里对本土音乐有着深厚的情感。
得到周朝先的首肯后,杨旋又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带着三个老师进来。老师自然坐在第一排的中央,两边陆续落座的都是学校喜欢凑热闹的教授或者是上台表演的嘉宾。
这次比试,台大出三个人,每人上台唱一首歌。周朝先可以唱三首歌或四首歌,然后由评委进行点评。
在这个年代,没有绚丽多彩的舞台灯光秀,也没有活力四射的伴舞,更不会有现场百万修音师来修饰歌声,一切都显得那么纯粹而真实。
胡得夫听到好友杨旋的告知,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火速从餐厅回校。
他原本是台大学生,急需一大笔钱为父亲治病,无奈之下才退学,开始在西门町各大餐厅驻场表演。
前段时间加入同为原住民的万沙浪乐队,做合音。他就是这次台大选出的表演者之一。
“周先生,你好。我叫胡得夫。”胡得夫有着一张刚毅的国字脸,留着标志性的披头士发型,身材魁梧结实,虽然个子不高,但浑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周朝先放下吉他,站起来与之握手。眼前人声音低沉有磁性,看着他宽阔的下颚,心里暗自思忖:这绝对是个唱歌的好手。
“你好你好。”
随着记忆中越来越多的名人出现在眼前,周朝先越发觉得,那场梦是真的。要不然他上哪知道一个卑南族歌手。
因为与胡得夫不熟悉,周朝先简单聊了几句,又继续反复回忆歌曲词谱。也没有注意到有一伙乐队来找胡得夫。
在报告厅门口,一个带黑框眼镜,消瘦的中年男人,被几个学生半推半就地拥了进来。
“我又不是音乐老师,怎么能来当评委呢!你们这是拿我寻开心那!”余光衷从专业的角度,拒绝这种事情。
他刚刚从米国科罗拉多州返回宝岛,在台大、政大教课。本来正悠闲地在办公室看书,就被自己的学生“逮”了过来。
“老师,你当得!这个狂生作曲,说是用你的诗填词。你不来听听,怎么能行!”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余光衷当下有了兴趣,虽不知是哪首诗被改编,但更多的是觉得自己的诗被糟蹋了。不是他把人看扁,现在宝岛歌坛大部分创作者写的歌曲都有一种哀怨的情绪,不符合他的诗歌意境。
来到第一排,与几位教授打招呼,看向角落里正在闭目养神的年轻人,不管歌如何,起码人长得蛮英俊的,余光衷心中暗自想道。
微型晚会就这么开始了,台大作为东道主,自然安排了康乐乐队成员先热场。
杨旋非常熟练地报送着曲目:“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面是来自台大农推系张文生,带来的一首妈妈爸爸乐队——《加州梦》。”
一个穿着白衬衫,西裤的年轻人走上舞台,干净利落的短发,挥了挥手开始演唱,开口就是吃了十个米国人,正宗的美国腔调。
到了副歌部分,在场的学生们被点燃了热情,纷纷跟着齐声高唱。就连正在默念歌词的周朝先,也下意识地跟着哼唱起来,
California dreaming~
一连四首歌都是英文歌,都是宝岛省会大学生们学吉他必修的曲目。
在这时代,宝岛大学生唱英文歌比唱国语歌更利索,仰慕西方是从各个方面开始的。
周朝先知道这十年要是符合梦中经历的话,会是宝岛歌坛激荡变化的十年。
会淘汰一大批古早的歌手,哪怕是邓莉筠也需要积极的转型,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非常感谢他们的表演。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了。一位‘义薄云天’的朋友主动到台大挑战。”
杨旋站在舞台上,目光直直地看向周朝先,脸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
“这次我们是切磋,并不是生死斗。也不存在谁是主流,谁是旁门左道。”他停顿了一下,提高声音:
“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周朝先,周先生上台表演他的歌曲。”杨旋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服,扎着鲜艳的紫红色领结,挥着手臂,神情激昂。
周朝先缓缓站起身来,双腿微微有些发沉。从汪小敏身后走过时,他听到汪小敏小声说了句:“加油!”那声音虽然轻柔,却如同一股暖流,注入他的心田。
站在舞台的边缘,周朝先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胸腔的起伏。他迈着沉稳的步子,一步一步缓缓走上舞台。
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有些刺眼,却也让他更加清醒。站在舞台中央,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他,一时间,竟没有立刻说话。
台下的人纷纷望向聚光灯下的年轻人,小声与身边人议论。
“我还以有三头六臂呢?也就那样吧!”一个男生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
另一个女生反驳道。“我听同学说,他还是很有本事的,在西门町唬住不少人。”
“得了吧,去的都是喜欢凑热闹的,你看杨旋、胡得夫他们去了吗?”
又有人不以为然地说道……议论声此起彼伏,如同一阵阵嘈杂的浪潮。
…………
嘭嘭嘭。
周朝先轻轻拍响麦克风。然后沉静了片刻,等待整个报告厅安静下来后,这才开口说道:
“大家好,我叫周朝先。在中华商场附近摆了一个‘小周古早冰’。如果有喜欢喝饮料的,可以去尝一尝。”
他开场打了一个广告,看看下面的人是什么反应。
“大家不用这么拘谨,你们这么收着下巴,好僵硬啊!感觉你们比我这个上舞台的人还紧张。”周朝先学着观众们收起下巴,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开着玩笑。
现场的气氛似乎被他的幽默稍稍缓解,传来几声轻轻的笑声。
“言归正传,我唱一首自己的歌,《美酒加咖啡》,希望大家能喜欢!”
周朝先调整好状态,开始演唱。这些天,他一直在反复弹奏这首歌,早已对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烂熟于胸。
他的声音低沉缓和,仿佛是在与亲朋好友面对面地倾诉,温柔地劝着对方喝酒。
唱完第一节之后,周朝先偷偷瞥了一眼观众,只见他们面无表情,他心里顿时一沉,知道这首歌并不能打动如今的台大学生。
不过他看到音乐教授轻轻打着拍子,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还是老师好啊,知道鼓励年轻人。
歌曲结束后,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周朝先并没有气馁,他挺直腰板,郑重地鞠躬,说了一声多谢后,便下台等待下一次的表演。
杨旋再次从后台出来,他面带微笑,风度翩翩地说道:
“感谢周朝先优美的歌声,我现在都想喝一杯红酒了。质朴的情感,在他富有磁性嗓音中格外的动人。下面我唱一首青山的《泪的小花》。”
在杨旋的示意下,康乐乐团开始演奏音乐。与周朝先简单的吉他伴奏相比,《泪的小花》的演绎效果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再加上杨旋醇厚的声音,他的演唱不仅不逊色于原唱,还多了一份年轻人特有的朝气。
“好不公平啊!”汪小敏看着台上的表演,心中满是为周朝先打抱不平。她愤愤地想着:要是给杨旋一把吉他,绝对唱不过小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