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加赛决胜
且说刘遵坐了半天,自觉有点乏味,这时代又没有手机玩,更不用说什么AR/VR。
有丰祁这表现,今天目的已经达到了,于是和靳月光一同出了校场。
虽然有太阳,十月的天气已经凉中带冷。
刘遵牵着靳月光的手往谯城慢慢走,刘遵边走边讲起之前在高平的见闻。
话题自然提到了李矩,刘遵说李矩屡次派熟悉水性的部下夜袭敌营,这种战术叫“斫营”,是对付以骑兵为主力的胡人的有效策略之一。
靳月光搭话到,之前也听说过斫营,还说了其中的优劣点。
刘遵想不到这女人对战事挺留心。
老是聊打仗未免过于沉闷,刘遵改口问婚事筹备得如何了,靳月光开口回应:“月光已准备妥当,只待黄道吉日便可。”
刘遵不太在意这些,见靳月光说日子定在一周后,就爽快地答应了,他说最好一切从简,毕竟现在情况特殊。
“刘郎,月光前几日心神不安,夜里还做了噩梦。还好刘郎平安归来。”
刘遵心想,去高平这么近,又不是打仗,能出什么事,这女人怕不是借机撒娇。
他不动声色回道:“让月儿担心了,今晚我便亲自作法,教那魑魅退散,不得害人。”
靳月光拍手欢呼着“好耶”,又亲了刘遵一口。两人从谯城慢慢走回校场,路上说了些情话,回到校场时选拔刚好结束。
韩据上前递上文书记录,呼延博和丰祁并列第一,剩下八位只有一人是弓箭手,其余均被骑兵包揽。
刘遵说了句“甚善”正想致词结束,却见众人又起哄说要加赛。
呼延博也上前说:“丰兄与我均属意那枣红马,还请主公定夺。”
丰祁却不以为然地说:“呼延兄此言差矣,身为部曲怎能教主公难做。丰某愿服从一切安排。”
刘遵心念一动,开口说:“呼延博一马当先,勇夺三军;丰祁也有孔融让梨之德。不过选拔费时良久,再赛已耽误日常训练。”
祖涣却看热闹不嫌事大般,接上话来:“刘兄,虽然军令如山,但目下群情汹涌,不若顺众意加赛一场?”
刘遵等的正是祖涣此话,他先让众人肃静,然后说其实今日于日落后已安排特训,也不差这一时三刻。
上千兵卒见又有热闹看,自然大为高兴,哪里知刘遵原本没有此计划。
祖涣不知是否以为刘遵身不由己,主动提出要作出补偿。
刘遵见祖涣这般慷慨,应是换了些好东西回来,于是几番推辞后答应了下来。
刘遵命人拿了个蹴鞠出来,加赛嘛,最简单又刺激的就是互射十二码。
不过球门是唐代才有的,这时期的蹴鞠,还是沿用汉代流传的规则,得分是靠将鞠踢进场地两边挖的小浅坑里,这种坑名为“鞠室”。
刘遵又让人在校场中竖了两根木柱,木柱平行而立,相距2.1丈,又划上白线用作球门线。
这距离比后世的球门窄了些,但对业余玩家来说足够宽了。
他又在木柱离地面6.5尺处作了红色标记,当是门柱高度。
这时期的蹴鞠以皮革作球皮,内部充填毛发,弹性不算大。
差不多准备妥当了,刘遵标好了罚球点,就和众人讲解规则:大致就是每人各罚五球,一人踢另一人守门,得分高者胜出。
蹴鞠在汉代就引入到军中作为训练之一,很多士卒都有过蹴鞠经验,了解过球门这个概念后,很快便明白了。
刘遵让丰祁先踢,呼延博守门。也不知他俩理解了多少,反正看戏就是。
丰祁把鞠摆好,后退两步,一面轻松的样子;呼延博也在门前严阵以待。刘遵一敲铜锣,丰祁立刻把鞠踢出,呼延博还没反应过来,鞠便从球门的右下角穿过。1:0!
刘遵见丰祁用的是右脚,心想这小子很有可能会左右开弓,又是汉人,与其让其当骑兵队长,不如安排更合适的位置。
轮到呼延博了,他跺了几下黄土,再把鞠摆好。
丰祁在球门前却举起左手,似乎示意呼延博往丰祁的左边踢。
锣响,呼延博助跑了七八步,来到鞠前面发力一踢,皮球像闪电般飞往球门方向。
丰祁也没有扑救,鞠却正好“砰”的一声砸在木柱上,又弹到地上。
呼延博第一轮就没进,脸色有点不大好看。刘遵心里知道,没有当过门将的话,面对高速飞来的皮球,是很难刻意做出扑救动作的,不躲都算不错了。
这样反而运气占主导,不用伤了和气。
接下来的三轮,双方各进两球,丰祁有一脚被猜对了方向,他喜欢玩心理,没用多大劲,呼延博适应得挺快,一个侧身就蹭到了皮球,鞠没进门便算不进,不需要扑住。
而呼延博走刚猛路线,其中一脚发力过猛,把鞠踢飞了。
最后一轮,刘遵心想赶紧结束吧,别玩什么心理战了。
丰祁在锣响后又是立刻抬腿,呼延博几个回合后竟然学会了预判,他来不及细想,见丰祁的腿部动作做出便立刻往右扑去。
丰祁右脚在空中却有一个迟缓,见呼延博已经扑出后,改为用脚弓一推,皮球不快不慢地从球门中间位置穿过。
4:2,加赛结束。
刘遵长吁口气,他就怕又要加赛,到时不知道还要踢多少轮。
丰祁欢呼着,直接跑了去枣红色马匹那,像是会马语一样,和马匹聊了起来。呼延博坐在地上,有点沮丧。
刘遵拉他起来,说:“时运使然,不必介怀。”
呼延博长叹一声:“一山还有一山高,今日我算是领教了。”
宣布获胜者后,呼延博小队的三名骑兵却说自己只是为了名次,没打算换马。刘遵也不勉强,于是重新分配了马匹。
祖涣拿了一个礼盒来,又神秘兮兮地说,先送到刘遵住处。
刘遵没太在意,反而是问了祖涣附近有何津渡浅滩,祖涣又一一答之。
不知不觉已是正午,刘遵见选拔已超时不少,于是安排韩据继续操练阵式,又说提前半个时辰晚膳,用膳后在此集合。
说完便叫上丰祁,两人骑马一同出了城。
丰祁和刘遵年纪相仿,虽然今日表现优异,但此前不过是五人步兵小队队长,未尝与刘遵交谈。
见刘遵单独与他出城,心中也不知是何用意。
此刻丰祁骑的便是方才所得的枣红色良马。
两人往南面骑去,经过了两片稻田,刘遵率先开口道:“你可知李头之事?”
刘遵说的李头,是乞活军的一名将领。一年前,祖逖大军久攻谯城不下,于是向盘踞陈留的乞活军请援兵,乞活军首领陈川派了一支队伍前来相助,领头之人便是李头。
后来闭守谯城的樊雅选择了投降,祖逖缴获的战利品里有一匹骏马,李头非常想要又不好意思开口。
祖逖知其心思,就主动将那匹骏马送了给李头。李头回到陈川营中后,逢人便说“若得此人为主,吾死无恨”。
丰祁虽然未尝在祖逖阵中,但刘祖两军关系密切,平时也来往甚密,自然知道此事。他今日得到良马,刘遵又提起李头,言下之意相当明显了。
丰祁不是愚笨之人,他立刻翻身下马,跪拜在地,一字一句道:“丰某既得明主,虽死无恨!”
刘遵扶起丰祁,缓缓开口道:“平日于军中,我已有留意你表现,今日选拔便是让你扬名,好教旁人心服口服。”
刘遵又轻叹道:“可惜李头却叫陈川斩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