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教 学
结束巡逻后,燕十三就直接去了竹林那边。
很快,燕十三就到了。
换了一身干爽衣衫的大长老,不再是那副邋遢的乞丐模样。
衣服是旧了些,但胜在干净。
“师傅!”
燕十三来到大长老面前,恭敬的行了弟子礼。
“恩!”
大长老点了点头,然后看似无关紧要的问:“十三啊,你觉得对于一个习武之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听到这话,燕十三想也不想的直接回答:“武学秘籍!”
在这过去的一年里面,他听很多人都是这么说的。
“错!”
“哎哟!”
大长老直接毫不客气的给了燕十三一个脑瓜崩。
“对于我们习武之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桩功,也就是经常说的扎马步。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如果一个习武之人没把桩功这项基本功练好,哪怕他学的是最上乘的武功绝学,到头来也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假把式而已。”
说着,就立即在原地扎了个马步:“只有我们把下盘的基本功练好,即便是最简单的武学招式也能成为我们制敌获胜的法宝!”
“嗯嗯!”
燕十三认真的点头,似懂非懂。
“那么接下为师就来讲一下扎马步的要点……”
大长老一边示范扎马步,一边把扎马步需要注意的事项都讲解一遍。
燕十三跟着大长老学气沉丹田,双脚打开略宽于肩的动作扎起马步。
看到燕十三的姿势不够规范,大长老及时调整修正。
经过多次后,燕十三总算是扎成了四平大马。
“不错!”
大长老很满意的点头,说:“那么就先来上半个时辰吧。”
说着,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个大瓷碗放在燕十三的头顶:“你要是打坏了,就自己拿钱去买回来。”
而后,就找个地方休息去了。
只留燕十三敢怒不敢言:这老家伙坏的很!
刚一开始的确没什么,但伴随着时间的迁移,燕十三只感觉自己的双腿肿胀酸麻,整个身体都在饱受非人的摧残和折磨。
时间一久,燕十三感觉似乎有人拿刀在他的大腿上活剐。
这种折磨几乎让燕十三崩溃,可稍有懈怠就会被大长老呵斥。
时间是一点一滴的飞快流逝,半个时辰眨眼间就过去了。
燕十三把碗拿下来后,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气。
累!很累!非常累!
大长老伸着懒腰打着哈欠,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屏气凝神,把体内的真气运转起来游走全身。”
“是!”
稍微缓缓之后,燕十三立即打坐运转人山诀的心法按照路线图把真气调动起来游走全身。
虽已达到了初窥门径的境界,但体内的真气数量并不多。
然而燕十三并不知道,在他运转功法的同时,天地之间竟似有一种很特殊的“气”正源源不断地进入到身体里。
缓缓地,很舒服。
大长老看着燕十三,嘴角似有似笑非笑的微微上扬。
实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仿佛是出现了幻觉。
……
日子是一天天的过,燕十三的生活还是这么的平淡又朴实。
吸纳紫气,巡逻,回拙峰,去竹林扎马步,读书,写字。
这就是他一天的生活。
是的,自从大哥燕青雀通过乡试考入县学之后,就寄来了很多书。
像四书五经,一本不少。
这还多亏了燕十三每个月寄回家里的钱,才逐渐能买得起这些书。
自打有了这些书,燕十三身上那股子书生气是更加浓重。
用文人雅客的话来说,这是墨香!
可在这个年龄段的燕十三,身上竟会有种若有若无的成熟与稳重的气质。
这可真是个怪事!
随着认识的字也逐渐日益增多,在每日练习的必修课中,所书写的字确实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过,燕十三扎马步的桩功是越发的扎实,既而从平地提升到了足有1尺高的木桩。
这可不再是单纯的扎马步了,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起初的燕十三是各种的东倒西歪,最后摔了个四仰八叉和狗啃泥,从而逐渐趋于平稳。
而大长老,对于燕十三这个唯一弟子是愈发地满意。
这小子,确实是块练武的奇才。
进步的速度非常快,这可还只是个11岁的孩子啊!
再多给几年时间,不知道究竟会提升到什么样的地步。
时间悠悠似如流水般转瞬即逝,又仿佛是长了脚的妖怪跑得飞快。
转眼,已是半年。
金铁门与血狼帮的矛盾冲突是日益激化,每次死伤的人数逐渐增多。
而且,门里不知何时竟会起了某种很怪异的氛围。
每个弟子不论是生活还是做事,都变得小心翼翼。
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触动门规。
而燕十三所在的巡逻小队,除了燕十三本人之外的其他人,或多或少都遭遇了不测。
以至于,燕十三只能整日待在拙峰过着轻松惬意的小日子。
可以说,整个金铁门现在被一股莫名的阴霾团团笼罩着。
若非不是门内所给的待遇又提升了不少,估计人心早就涣散了。
也不知道,在这种怪异的氛围里还能坚持多久。
这一日
燕十三如往常一样练习桩功,在结束时想要运动驱散身体的酸痛时,大长老将一个不算精致的小瓷瓶丢给燕十三说:“这是有助于增进功力的丹药,每日只可服用一颗。”
接过瓷瓶的燕十三将瓶盖打开,一股诱人的药香顿时扑面而来。
“是!”
燕十三点点头,也不多话。
不知道是不是练功时把脑子给练傻了,原本还算开朗的性格竟然逐渐趋于木讷寡言。
这也不怪燕十三,谁让他整日没有个伴说话。久而久之,会变成这样也是不足为奇。
是啊,燕十三太孤单了!
哪怕大长老这老头儿每天变着花样像是逗孙子一样捉弄燕十三,也还是一样徒劳无益。
随即,燕十三就倒出一颗放进嘴里吞了下去。
紧接着,马上运功。
唉~
看着燕十三这个样子,大长老只得暗自叹了口气。
门内的事务他也插不上手,王小子那掌门当得真的是太憋屈了。
现在,只能听天由命咯!
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比什么都强。
很快,燕十三就把那丹药给炼化完毕了,他感觉自己的功力确实是精进了不少。
“多谢师傅赐药!”
燕十三起身朝着大长老拜礼,模样很是恭敬。
“行了行了!忙你的去吧!”
大长老懒洋洋的摆摆手
“是!弟子告退!”
当即,燕十三转身就离开。
大长老望着燕十三的背影,内心五味杂陈。
这孩子什么都好,他也喜欢,就是那性子是愈发木讷了。
不过也不碍事,等那天有机会了一定要给这小子找个可以说话的伴。
但,目前还不行。
没多久,燕十三就走出了竹林。
然,却遇到了个熟人。
这人是百机楼的,只见他把一封信递给燕十三说:“师弟,这是你家人捎来的信。”
虽然燕十三才进门一年多,但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和他们这些普通弟子拉开了距离。
别看明面上说只是拙峰用来所谓考验的临时弟子,可谁又知道这家伙是不是已经成为了正式弟子或者亲传弟子。
碍于这成身份,他们这些做普通弟子的只能亲自来送。
“好的,谢谢!”
燕十三回答的很平淡,可在这人眼里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那……师弟,我就先走了!”
说完,这人马上转身离开。
路上,燕十三边走边把信拆开。
信的内容很简单,除了讲诉大哥燕青雀平日里的一些趣事,还有就是对一个叫李鸿鹄的才子推崇备至。
这个李鸿鹄是城里李家的嫡子,从小饱读诗书,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才子。
明年秋闱,是县里的众多才子里最有希望考入州学的人。
州学,那是汇集了整个州府各个县所有的大才学子。
一旦入了那里,他日就一定能考进省学,从而得以有机会参加国考。
在这里,燕青雀还给燕十三普及了下知识盲区。
一般来说,童式、乡试、县试和府试归为省考;而国考,就分成了会试和殿试。只有通过了会试,才有资格参加可以面圣的殿试。
同时,参加能参加殿试的才子都可以称之为“天子门生”。
大唐的科举共分成了童试、应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等级,所谓的省考其实就是乡试。通过乡试的考生,就叫做“举人”。
而应试也叫院试,是各县、州府的官学每年所举办的考试。分“岁试”和“科试”两个等级,即是县试、府试,通过了的学子称为“秀才”。
而大哥燕青雀能够进入县学,就是通过了“岁试”的应试,所以也就有了“秀才”的功名。
看到这里,燕十三是泛不起一丝一毫的波澜。
他们都是大唐的子民,自然知道大唐非常之大,具体有多大就不得而知。
回到房间之后,燕十三就提笔给大哥燕青雀回信,这也是他唯一能与家人联系的方式。
燕十三回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大致是日常的问候与家里人的关心。
然后,就没了。
写完,就拿去百机楼那里寄回去。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夜幕也悄悄地降临。
某处偏僻的角落里,大长老提着两瓶酒凭空出现。
当即,就朝着黑夜说:“来了,就出来吧!”
“还是瞒不过大长老您啊!”
没错,来人正是王掌门。
只见他从黑暗了走了出来,脸上虽然带着微笑,但面色是眼见的憔悴。
大长老将其中一瓶酒丢给王掌门,接着就说:“喝点吧!”
有什么话,都在酒里。
接过酒瓶的王掌门,一点也不客气的大喝了一口。
然而,大长老却是轻酌一口:“怎么?还再为那些事情苦恼?”
王掌门没有回答,只是又大大地喝了一口:“您老又不管,问这么多干什么?难道是想重新掌事?”
“不了!不了!我这把老骨头也没几年了,就不必再管这些劳什子事。”
“不想管,那你还问!”
王掌门毫不客气的回怼。
“人老了,就想找个人说说话,你小子还来脾气了不是?”
就这样,二人一言我一语的互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