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数字经济的崛起
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热词。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生产力,不断改善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并进一步增强了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水平,加速重构我国的国民经济与政府治理(上层建筑)之间的新型经济生态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地迸发出引领时代的巨大正能量。
(1)什么是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这一概念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在杭州G20峰会时,数字经济被定义为以数字化信息为关键资源,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领域紧密融合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同时,数字经济也被认为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一种以比特思考为基础的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即有别于互联网时代将比特和原子割裂的状态,而是将比特和原子视为一个协同体系来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数字经济也被称为智能经济,具有工业4.0或后工业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信息经济到知识经济再到智慧经济”进化的核心要素。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必定会对传统企业及互联网企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成为促进我国创新增长的主要抓手[1]。
正因为得益于数字经济提供的历史机遇,我国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不断突破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指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四化”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数字经济“四化”框架
在数字产业化方面,2019年,我国数字产业化增加值已达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我国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数字产业结构“软化”成为趋势,互联网行业及软件产业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我国2019年的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达到28.8万亿元,所占GDP比重为29.0%,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2%、19.5%和37.8%。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数据供应链体系,在数据的收集、标注、存储、安全、交换等环节,以及时序数据库的管理、商业智能处理、数据的挖掘分析等相关关键领域形成了较好的数据产业体系。数据创新应用能力和数据规范化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在数字化治理方面,政府的数字化建设推动着政府治理能力从粗放到精细、由低效率到高效率、从呆板的程序化反应到灵活快速反应的转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加速助力我国政府治理进入成效导向、以人为本、协同创新、统筹集约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数据价值化方面,商务与政务数据资产化进一步推进数据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生产要素。
(2)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能。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从2015—2019年,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从18.63万亿元增至35.8万亿元,如图1-2所示,增速和体量位居世界前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逐步上升,2019年已经达到36.2%以上。

图1-2 2014—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万亿元)
数字经济在不断释放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的同时,也驱动着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新生态、新业态和新模式。从2015年最早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来,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政策不断深化与落地,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部署都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表1-1所示。
表1-1 数字经济政策内容

(3)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以电子商务为重要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所体现的新经济业态充分彰显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动力。未来,数字经济在我国高速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一定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的“四化”。
一是数据化。我国数字经济已进入2.0时代,数据、信息等资源的应用,已经完全打破了先前工业时代传统应用的局限性,特别是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迅速普及,使数据、信息等资源实现了高速的流动及共享。
二是精细化。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更加注重提供定制化与柔性化的生产和服务,以此展现出“用户至上”的理念。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实际需求展开全面、精准的捕捉和定位,抓住了用户的潜在需求,使服务更加精准,从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生态化。企业凭借数字化平台的创新运用,实现在不同领域的高质量跨界整合,同时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特色私域生态圈,以便能够为企业注入强大的创新力。
四是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数字化转型升级,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摆在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纷纷制订了鼓励、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实施方案,目的就是希望加快本国各行各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速度。另外,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并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企业开始不断扩大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并购、供应链整合等手段逐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
(4)数字经济助力电商市场蓬勃发展。
现在的数字化已不仅是传统产业转型的趋势,也使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成为趋势。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市场。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普及,数字化技术、产品和应用的创新将形成更大的市场。现在的数字技术是位于现在跟未来临界的突破性技术,不仅是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升级的关键桥梁(数字产业化),对电商等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产业数字化),尤其是加上区块链和量子通信之后。推进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成为国家主要发展方向,我国应该努力将数字经济迅速增长的先机变成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加快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建立开放、公平、健康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