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汉大业从益州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9章 卖的什么药?火药!

在临江县静候三日之后,沈稻终于迎来了李铁带来的喜讯。

“报——主公!黑山贼首已命丧手下归良贼兵之手,其麾下的众贼兵皆已弃匪归田,各返家中!”

此刻,沈稻正与郑度、张松等人于县衙之中谈笑风生,忽闻这声禀报,众人皆是一怔,旋即面露惊喜之色!

黑山贼首身亡,这可真真是个出人意料的好消息啊!

“李铁,你此番立下大功!自今日起,便再任偏将一职,于此地招募新兵,编练成军,皆归你统辖!”沈稻语气中满是赞许。

黑山贼首一死,黑山贼众便作鸟兽散,纷纷下山,重归良民之列!

这对于沈稻而言,无疑是解了一地久患。

“恭喜沈亭侯!如今临江之危已解,不知亭侯可否能与在下同往成都赴宴了?”张松拱手行礼道。

“先生所言,正合我意!明日,我便率领此前向刘州牧所借的五千东州精兵,随先生一同前往,赴州牧之邀。”

沈稻微微颔首,出声应答道。

此番临江县之危,虽然已经解除,但沈稻心十分清楚,眼下的益州之地,真正值得他留意的,还是那在鸿门设宴的刘焉!

张松见沈稻如此干脆利落地应下赴宴之约,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不自然!

原本还游刃有余的姿态也略显僵硬。

张松微微眯起眼,目光在沈稻俊朗的面容上逡巡,按理说此沈稻的表现不该如此啊!

益州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沈稻本部的益州兵马又一卒未带!

此番仅携此前借的五千东州兵与寥寥数位亲信,这般轻装简从,究竟是胸有成竹,还是另有盘算?

张松心中思绪翻涌,此番沈稻的自信让他心生警惕。

在他的眼里,沈稻绝非鲁莽之人,这般行事,必有其依仗之处,又或者他欲借此机会,在再下一城?

……

……

数日之后,沈稻亲率五千东州兵,浩浩荡荡朝着成都进发赴刘焉相邀之宴。

而严颜统领的一万益州大军,却如磐石般岿然不动,依旧驻扎在临江地界之外,既无进击之态,亦无退兵之意。

“这沈稻与刘焉那老匹夫,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此刻,刚完成冀州平定、势力大涨的袁绍,正端坐于堂中,心中满是不解与觊觎。

益州,这方风水宝地,向来是各方豪杰垂涎欲滴的肥肉。

如今刘焉大军压境,却对沈稻围而不攻!

沈稻亦是按兵不动,毫无与益州军交锋之意。

这般诡异的局势,让袁绍愈发觉得其中必有隐情。

“主公,依末将之见,沈稻此举,定是与刘焉暗中达成了某种盟约!”

下方谋士田丰,神色笃定地分析道,“他们这般拖延,分明是想迷惑外界,让旁人摸不清虚实!”

田丰目光一转,看向袁绍,透着几分急切道:“主公,如今局势复杂,我们断不能在益州之事上继续消耗精力与兵力!

益州虽不可不取,但与眼下解决幽州公孙瓒这一燃眉之急相比,尚还需权衡轻重。

当务之急,主公应先集中兵力,先解决北方的公孙瓒,稳固后方,再图他计!”

“哼!田元皓你此言差矣!”

话音未落,一旁的郭图便冷喝一声,满脸不屑地反驳道,“你怎知刘焉与沈稻就一定会结盟?刘焉现在可是大军压境之势!”

袁绍听得二人争执不下,眉头微蹙,却也未显恼色。

这般谋士争锋之景,于他而言早已司空见惯,各抒己见方能思虑周全。

袁绍抬眼再次扫过帐下众人,目光最终落在了一直沉默不语、神色沉稳的沮授身上,缓缓开口问道:“不知监军对此有何高见啊?”

沮授微微欠身,带着一贯的谨慎,拱手道:“主公,依我之见,益州之看扑朔迷离,刘焉与沈稻究竟是何意图,尚未明朗。当下之策,不可贸然行事。”

略作停顿后,继续说道:“如今,我们当先整顿兵马,厉兵秣马,以备不时之需!

即便不图益州之地,也可将这精锐之师调往北方,以应对幽州公孙瓒之患!”

说到此处,沮授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深谋远虑:“然,益州之地亦不可不图。若刘焉大军压境真是欲寻机灭了沈稻,那益州内部必生内乱。

届时,主公可举大义之旗,以平定益州内乱、解救百姓于水火之名,兵发益州。如此一来,既师出有名,又能坐收渔利,岂不美哉?”

言尽于此后,沮授很是礼貌的再次拱手看向袁绍,等待自家主公的决断。

袁绍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沮授此策稳妥周全,进可攻,退可守,实乃上策!

虽然说沈稻手下的武将远胜于自己,可若是要论智谋方面的文士,对方又是如何能来跟自己斗?

“此番就且依监军所言,传我命令,让鞠义去整顿现有冀州兵马,见机攻取!”

在袁绍眼中,刘焉及其麾下的东州兵,不过是疥癣之疾,从未真正入得他的法眼。

真正令袁绍心生忌惮、夜不能寐的,乃是此刻已经初露峥嵘的沈稻!

少年得志、锋芒毕露的英才,怎能不让人心生警惕,惴惴不安?

要知道沈稻的崛起之路,是何其迅猛!

初见时不过是一介酒楼楼主,而后竟能一跃成为拱卫京畿重地的城门校尉,而如今更是执掌益州一郡,权倾一方!

更令袁绍所顾忌的是,虎牢关前那一战,沈稻麾下竟有两员猛将,能与那天下无双的吕布相斗得难解难分!

其麾下冲锋在前的骑兵,更是锐不可当,哪怕是吕布手下的陷阵营也是碰之即碎!

沈稻,绝非刘焉之流!

此刻的刘焉,或许真已至迟暮之年,往昔锐气如残烛摇曳,早失了当年入主益州时那股睥睨。

可沈稻呢?

这般年纪轻轻便已崭露头角的人杰,又怎会甘心屈居人下?

袁绍想到这突然笑了,这种感觉他太熟悉了,当初他就是以这种血性,拔刀以迎董卓!

那时的他,满腔热血,一心只为匡扶汉室,铲除奸佞,何等意气风发。

面对董卓的专权跋扈,他毫不畏惧,公然与之对抗,联合十八路诸侯共讨逆贼,一时间威震天下,成为众人心中的英雄豪杰!

可如今,他已不再是那个单纯的热血青年,而是深陷权力斗争泥沼的一方诸侯。

“沈稻啊沈稻,你倒是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袁绍轻声呢喃,眼神望向帐外透着一丝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