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中医康复学的概念

中医康复的医疗实践历史悠久,中医康复理论和思维一直贯穿于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提出,但历代医学专著中均有其理论和实践的记载和论述。在中医古籍中,“康复”一词常为“复原”“恢复健康、返回平安无病的状态”“重新获得能力”等。如《尔雅·释诂》谓“康,安也”;《尔雅·释言》谓“复,返也”。因此,“康”即安乐、健康、无病,“复”即恢复、返回之意。《素问·五常政大论》就曾提出,对“久病”而“不康”者,应“养之和之,静以待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后世明确使用“康复”一词者,不乏其人。如《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患病后,通过治疗,“上以所疾康复”;宋代《宋朝事实类苑》记载“仁宗服药……圣体康复”,其中大多都是“恢复健康”之意。综合历代文献记载,“康复”包含如下内涵。

1.形体功能的恢复 主要针对慢性病或残疾者,尤其是老年病残者,已成痼疾,通过康复治疗,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使其重返社会。如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后序》记载:一老人病残多年,“头眩喘嗽,膝趾肿痛,不能动履”,经“复沉潜诊视,植方投剂,获效如响,不旬日而渐离榻,又旬日而能履地,又旬日而康复如初”。此外,《宋朝事实类苑》中有“圣体康复,思见执政,坐便殿,促召二府”的记载,意味着“康复”还包括恢复参与社会活动的含义。

2.精神情志的恢复 针对精神情志异常者,采用中医康复手段,可以调摄其精神情志。如《王孟英医案·狂》载一狂证患者“患烦躁不眠”,采取传统治疗手段,则“渐次康复”。《旧唐书》载“圣历二年,则天不豫(悦)”,其后武则天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改善,不悦情志“及将康复”,说明“康复”除了身体功能的提高外,还包括精神情志的恢复。

3.正气的恢复 正气是人体抗御邪气侵袭,及时祛除病邪而防止发病,修复调节形体,调摄精神,促进疾病痊愈的关键。《素问·调经论》有“卫气得复,邪气乃索”,认为通过针刺的方法,可以使正气恢复,并消除致病的邪气。如《王氏医案》载“陈足甫,禀质素弱……如法施之,果渐康复”,说明通过康复措施,能帮助正气复原,改善体质。《素问·调经论》针对“神气不足者”,采用“按摩”“著针”,使“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可见,调畅情志,振奋精神,重在扶助恢复正气。因此,促进正气恢复也是中医康复的重要内涵。

20世纪80年代,由于临床需要以及现代康复医学理论、技术的大量引进,康复医学学科在我国迅速发展,中医开始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理论、技术和治疗方法,并提出中医康复学这一概念。中医康复学植根于中医学,使用的是传统中医理论和中医学的诊治技术方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也吸收借鉴了现代康复医学的部分理念。因此,中医康复学既不能局限于中医古籍中“康复”的固有概念,也不能照搬西医学的康复概念。现代康复医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一门医学学科,它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问题,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具有相当优势。中医康复学如果照搬西医学的康复概念,将无法继承和发扬中医独特的康复理论和诊疗经验,也无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食疗、气功、导引等治疗技术,在康复临床实践中难以发挥自身简便廉验的优势和整体康复、辨证康复的特点。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中医康复理论和诊疗方法进行研究挖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中药、针灸、推拿、饮食、传统功法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改善和预防病伤残者的身心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在于使患者身心功能障碍得以改善或恢复正常,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使其能够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同健康人一起共同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总之,中医康复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传统中医理论和治疗实践为基础,融合现代康复医学的部分理念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