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持续高发多发,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据很大比重,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侵蚀社会诚信根基,已经成为社会“毒瘤”。据报道,2017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10.3万件,22.3万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已有可适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罪名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明确性和针对性,我们需要一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专门法律。
2022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出台,并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举措,立法进程快,体现急用先行,是“小快灵”立法的重要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形式。[2]这部法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实践需要,对一些关键环节和具体制度作出了规定,如进一步完善电话卡、物联网卡、金融账户等相关基础管理制度;加强对涉诈相关非法服务、设备、产业的治理;首创紧急止付、预警劝阻系统等制度;加强有针对性、精准性的宣传教育和防范预警,多部门联动,综合施策;强化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治理;对个人信息保护双重发力,既从上游阻断信息源,也防止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个人信息的二次泄露;加强追赃挽损、涉案资金处置、遭受重大生活困难的被害人救助、提出申诉救济措施;全面规定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防范责任,有关人员和机构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等。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从总体上实现了对电信网络诈骗“人员链、信息链、技术链、资金链”的全链条治理和“前端宣传预防、中端监测处置、后端惩治”的全流程治理,使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积极宣传、推进和保障《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刘丽琦律师等几位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法律实务工作的同仁合力编写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查学用指引》一书,对本法的主要特点、条款内容、典型案例、常见问题等进行解读。本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全面性。全书围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条文的重点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要点解读,解读时适当加入了前沿学术观点和司法实务观点,对全面准确理解《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条文涵义有帮助作用。
二是实用性。为方便司法、执法机关和法律实务工作者适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及普通公众理解《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本书不仅详细阐释法条要点,还逐条设置了“适用问答”和“案例指引”版块,“适用问答”对该法条在实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通俗易懂的解答,“案例指引”则精选关于相关法条的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以案释法,体现出很强的实用性。
三是关联性。为方便读者理解《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本书通过本法条文和“关联法律法规”逐条并列对照的方式将每一个法条的关联法律法规呈现出来,这些资料的整理,也契合了我的“立体刑法学”思维。
本书是该法颁布后推出的一本实务著作,希望作者继续关注本书涉及的理论研究。
是为序。
刘仁文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
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
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2022年9月25日于北京
[1] 《2017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电诈案件超10.3万件》,载民主与法制网,http:/www.mzyfz.com/cms/xinwenzhongxin/redianguanzhu/html/1581/2022-09-07/content-1572015.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2年9月20日。
[2]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治电信网络诈骗》,载央广网,http:/tech.cnr.cn/techyw/kan/20220907/t20220907_526001076.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2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