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裴寂发难
“启禀陛下,边疆之患,由来已久,而突厥之扰,尤为心腹之患。学生以为,要解此患,需有三策并举。”
李渊眉头微挑,显露出对这位年轻士子的见解颇为期待,他示意李麟戟继续。
“第一策,乃是‘强根固本’。”李麟戟继续说道,“我大唐应加强边防建设,筑坚城、练精兵,提高边军的战斗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应改善边关百姓生活,使之成为抵御外敌的坚强后盾。”
众武将听此,纷纷点头,认同其边防之重。
“第二策,为‘远交近攻’。”李麟戟的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可与远方的友邦建立联盟,通过外交手段,形成对突厥的包围之势。同时,对那些摇摆不定的小国,我们应采取积极攻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削弱其与突厥的联合。”
此言一出,一些经验丰富的武将开始露出赞许之色,认为李麟戟所言极具战略眼光。
“第三策,是‘文攻武卫’。”李麟戟语调提高,更显激昂,“在武力对抗的同时,我们还需利用文化的力量,推广我大唐的文化,以文化感化边疆各族,使其心向大唐,减少敌对势力的民心基础。”
李渊听到此处,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对李麟戟的见解十分满意。
“以上是学生的一些粗浅见解,还望陛下和各位大人指正。”
李渊听后,眼中露出赞许之色,频频点头,显然对李麟戟的见解表示认同。众武将也对李麟戟提出的三策表示满意。
这时,朝堂一角,一位身着华丽官服的老臣站了出来,面色凝重,此人正是尚书右仆射裴寂。只见他缓缓走上前,拱手对李渊说道:“陛下,臣裴寂有言,请允臣发问。”
李渊点头应允,朝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裴寂目光直视李麟戟,声音沉稳却不失严厉:“李士子,你的策略看似周全,然则是否过于激进?强根固本,自然无错,但大兴土木、扩军备战,恐劳民伤财,非王道所为。至于远交近攻,若不慎引发连绵战火,小国纷争不断,反使边疆不宁,此中风险,李士子可有周全考量?至于文攻武卫,文化感化固是上策,但需时日长久,非朝夕可成,当下之急,恐难即刻见效。”
裴寂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李麟戟策略的质疑,朝堂上一时安静,官员们纷纷侧目,等待着李麟戟的回应。这突如其来的挑战,无疑给原本和谐的讨论氛围增添了几分紧张。
面对裴寂突如其来的质询,李麟戟心中虽有波澜,但表面依旧保持着镇定。
按以往的惯例,新科进士第一次参加朝会,基本都是皇帝象征性提问几个问题,对外释放出一个重视科举的信号。
百官附和一番,基本上流程就走完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不会有类似裴寂这种突然站出来发问的情况。
在大唐,朝堂辩论是常态,但针对新科士子的还是第一次。
李麟戟心中暗自揣摩,裴寂此举颇有些不同寻常,似是有意为之。
偷瞥了一眼,离自己不远的裴行礼面露得意之色,李麟戟瞬间明悟。
李麟戟内心虽有波澜,但表面依旧维持着从容,心中快速盘算,他明白此刻的回应至关重要。
于是,他略作停顿,以示思考,然后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裴大人所言极是,策略之施,确需谨慎。然而,边疆安宁非一日之功,亦非一策可保。学生所提,旨在长远布局与当前应对并举,强根固本,实为稳固国本,非盲目扩张;远交近攻,旨在运用智慧,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和平;至于文攻武卫,诚然需时日,然若不始于此,何时方能见效?
“再者,王道之行,非仅限于怀柔,更有刚柔并济。面对外敌侵扰,一味退让非长久之计,适时展现国力,方能彰显大唐威仪,保护万民安宁。学生所思,愿与诸位大人共商,力求策略周全,兼顾王道与实效。”
裴寂在朝堂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话语往往具有不小的分量。面对李麟戟的回答,裴寂并未满意。
裴寂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冷意,继续说道:再次发难:“李士子,你的回答虽显周全,但未免过于理想化。强根固本,你如何保证不会因此而征敛过度,引起百姓不满?远交近攻,你又如何确定那些小国会愿意与我大唐结盟,而非倒戈相向,使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至于文攻武卫,文化的传播岂是一朝一夕之功,又如何在短期内稳定边疆,解燃眉之急?”
裴寂的连续追问,显然意在步步紧逼,朝堂上的气氛更加凝重,官员们或侧目相视,或低头沉思,场面一时陷入了僵局。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李麟戟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李麟戟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是裴寂在故意找茬,试图打压他。
“裴大人所虑,确为实际难题,学生愿再细述一二。关于强根固本,学生以为,可通过改革税制,减轻百姓负担,同时鼓励边疆贸易,使边民得利,自然乐意襄助国家。至于远交近攻,需细致分析各国利益,通过外交手腕,找到共同利益点,使之与我大唐利益相捆绑,从而达到稳定联盟的目的。至于文攻武卫,短期内虽难见成效,但可与前两策结合,以武力为后盾,文化为前锋,软硬兼施,逐步推进。”
李麟戟的回应不卑不亢,条理清晰,既坚持了自己策略的核心,又对裴寂的质疑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案,展现了他不仅有宏观的战略思维,也有处理细节问题的能力。
然而,裴寂似乎仍未打算就此放过,他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继续说道:“李士子,你所言虽有理,但策略终归要落实到执行,纸上谈兵易,实战操作难。你是否有具体实施的步骤,又或仅仅是空谈?”
裴寂的言辞越发尖锐,明显带有挑战意味,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
面对裴寂的刻意发难,李麟戟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他明白,这已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朝堂辩论那么简单了。
如果回答不当,很有可能会让自己的首次朝会表现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