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豪到富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3章 收拾东西

有人迟疑,自然就有人思索,若是国内的市场的用户真的超过了十亿的时候,那么国内的市场将会是多么的庞大?

不敢想啊,真的是不敢想。

一个用户价值100元的话,那么10亿用户保守就是1000亿的市值,不少人还是陷入了思考当中的。

这一场互联网大会,总体来说还是很成功的。

大家畅所欲言,同时也谈了一些合作的事项。

晚上吃饭的时候,何以笙也认识了一下阿里的马总,这个时候的马总还比较瘦,形象更加的像外星人一些,何以笙跟大强子一起找到马总,“你好马总,我是南城何以笙。”

“你可是厉害啊,创造了纳斯达克上市记录。”

“也是运气好,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大强子,你们都是搞电子商务的,让他跟你学习一下。”

“哦,你就是大强子啊,这么年轻?”

“你好马总。”

两人注定是无法成为朋友的,毕竟同行是冤家,董小姐天天骂同行,那还是有原因的。

相比起大强子,马总对何以笙的关注显然更多,大强子看马总也没有聊下去的意思,也就去其他地方了。

今天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甚至不少人未来二十年依然活跃在一线,也是一个结识人脉的好地方。

“听说你也搞了一个支付平台?”相比起这个时候的大强子,显然马总对何以笙的易支付更加的关注,这个时候有远见的去搞支付业务,可见何以笙比想象中的还要厉害一些。

“不过是小打小闹,主要方便用户去支付。”

“你说的这个点可就太对了,我们做商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方便用户……”马总的口才很好,要不然也不会让旗下的大佬们心甘情愿的跟随。

虽然这些理论何以笙后世的时候听过了很多次,但是第一次听马总当面讲,还是很有力量的。

最起码何以笙突然对创业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方便用户这一点,很多企业家甚至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只考虑赚钱的问题,如此一来就注定了要失败。

得人心者得天下,说起来容易,但是做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简单。

何以笙一时间也是有了许多的想法,比如微信,若是一开始还有所顾虑,那么现在就更加的坚定了信心。

社交工具虽然是企鹅的根据地,甚至这个时候名片上印QQ都是基操,可是如果是为了用户更加的便利,似乎也是应该的。

微信从鹅厂的左右手互搏中走出来,并不会比一个新企业更简单,当初微信的招数何以笙一样可以用。

然后就是手机,现在国内的手机格局早已经形成,国外摩托和诺基亚两大巨头拿到了大部分的利益,国内的中华酷联四个企业瓜分了中层市场。

剩下的就是山寨手机,2006年,几乎是处于智能手机的萌芽阶段,也是功能机的最后辉煌。

甚至现在水果手机还在缓慢的发展,安卓系统也没有独霸天下。

换了许多手机的何以笙,甚至对于未来手机的发展也是比较熟知,这也就确保了不会走弯路,既然如此那就必须快速的着手了,一旦到了2009年,水果手机的天下的时候,那就只能走小米的模式了。

“马总,感谢,若不是你我还会有点犹豫,现在前路已明。”被马总点拨了的何以笙,非常认真的感谢。

马总本来还在侃侃而谈,不过看到何以笙这一副受教的模样,也只能做出高人风范,笑而不语。

你懂什么了兄弟?

这是马总内心最大的想法,我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你就懂了。

“等到新产品做出来了时候,还希望马总到场指导一下。”

“那是自然。”不管怎么说,迷弟加一总是好事,想到好事马总突然想到另一个事情,“赢在华夏这个节目你听过没有?”

见马总说起赢在华夏的事情,何以笙内心有了一些想法,这一档节目自然是听过的,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13年的赢在华夏。

除了玩法更加的多变之外,另一个因素就是这一年的赢在华夏还是走出来不少的企业家的。

今年是第一年的赢在华夏,第一季的阵容是相当的强大,主评委是联想的柳老和海尔的张总,其他九大评委也是一方巨头,比如投资了大强子的今日资本,投资了何以笙的熊小哥,只不过参赛的学员就有些拉胯了。

最起码没有一个做出来独角兽级别的企业,基本上都泯灭了。

这也是2013年的赢在华夏更有流量的原因,跟选秀一个道理,节目成功不成功,不是看当时的流量,而是看能走出来几个明星。

第一季显然是不太成功,但是这些评委却都是大佬啊,是可以多多接触的。

以前何以笙还在上学所以与商界接触的就少一些,这一块的短板还是要补上的。

“我是这个节目的粉丝啊,简直是创业界的商学院一般。”

“那就好,节目组让推荐一个大咖帮忙录一期节目,当然了这也是双赢的,对我们的企业也是有一个不错的宣传。”

“你看看如果有时间,明天一起过去。”

“那感情好,感谢马总带我。”

“你可别打趣了,你可是大明星,你去了节目收视率都能暴涨。”

马总心情很好,看何以笙这个小兄弟不错,也愿意跟何以笙多聊聊,更是拉着何以笙跟与会的企业家认识一下,一圈下来何以笙倒是收获了许多的名片。

这也跟何以笙自己很值钱有关系,纳斯达克最年轻的上市公司创始人,光这一个名头就超过了现场九成的企业家,更别说何以笙身价几十亿,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投资人。

特别是柳老,还让何以笙过去多坐坐,想要多了解一下,若是有可能的话,他还是希望将何以笙拉入泰山会。

能够进入他组建的这个小圈子的,无一不是各个领域的大佬,据说后来脑白金的史总有事情的时候,泰山会真金白银的拿出来两亿去帮助他度过了难关。

要不然你真以为一个企业光打广告就能够做起来?除了有知名度还要有足够多的渠道。

对何以笙来说,这一次的亮相是相当的成功,算是给大家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至于后期还要慢慢的深入了解。

结束之后,何以笙回到公司,公司的一众管理层已经在会议室等待了,“微信要尽快做出来一版,我要做第一个用户,另外成立一家手机公司。”

何以笙说完就准备离开,突然一个中年人站起来,“何先生,我有话要说。”

何以笙过去开会,从来都是说完就走,这还是第一个质疑的人,看面孔有些陌生,应该是近期上来的人,“哦,你说。”

“何先生,我们定位大文娱方面,那么社交和手机就不应该做,社交这一块已经有了鹅厂,他们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互联网用户,我们现在进入,不是明智的选择。”

见何以笙没有说什么,他好似受到了鼓励,“手机更是如此,国内外早已经形成格局,我们现在进入只会消耗我们的资金。”

“说完了?”

“嗯,当然更详细的回头我给你一个PPT,对于这两个领域进行分析。”

“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看何以笙问自己的名字,他也是暗道自己是赌对了,一旦被何以笙记住了,以后还不平步青云的,升职加薪已经可以预见了。

“我叫黄柳,曾经在三大门户网站和雅虎工作过。”

“你回去收拾你的东西,你被开除了。”

黄柳本来一副来夸我的表情,结果听到何以笙这么说,当时都愣住了,随后反应了过来,“何先生,你不能听不进去下属的话,如果这样的话公司将会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