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你啦,内在小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别执着于原生家庭:抗拒“内化”影响,拥有活出自己的自由》:最终,我还是长成了他们的样子

朋友思思是一个视频博主,有一次她在社交平台上谈论抑郁症,话语质朴、真诚,直击人心,很快获得很多人的关注。她自称有十几年没有睡过好觉了,后来才知道自己病了很久,经历这次身体上的爆发后,她感慨“我一定要健康”,并呼吁大家正视和接受抑郁症。视频中,她还提到自己的性格与家庭环境有关,因为从小父母教育自己要懂事,以至于“长大后对人或者事都特别害怕,怕别人生气,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这一段话尤其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共鸣,很多人纷纷留言:“我也是这样,受父母的影响,成了讨好型人格,也有抑郁的倾向。”“是的,从小父母就向我灌输‘要懂事’的思想,我因此一直活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我也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因为成长环境很没安全感。”

关于“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的话题,曾经在网上被热烈讨论过,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影响很大,对此,众人大致分成了两个“派系”:“满意派”一般生活在比较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对父母认同度高,对自己的性格也比较满意;“怨恨派”觉得人生不顺是性格导致的,且认为这都是父母的错,并以受害者自居。

在我看来,看到“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只是第一步,而如何看待这些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才是比这些影响本身更能决定人生方向的关键。

01.“我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一位来访者,性格强势执拗,是大型企业的女高管,事业顺利,但对婚姻很不满意。她告诉咨询师,自己的母亲也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她家一直处于一种女强男弱的状态,只能母亲一个人说了算。小时候父母经常爆发“战争”,母亲会暴躁地骂父亲“窝囊废”。而她非常厌恶母亲,讨厌母亲的控制欲和攻击性,觉得母亲“不像个女人”,于是她发誓要做一个与母亲不一样的人,拥有幸福的婚姻和家庭。所以,她从初中就开始了住校生活,想以此远离母亲,与母亲划清界限。一路走来也算顺利,她学业优异,事业有成,直至结婚以后,她才发现了不对劲:她成了家里的“掌权者”。好脾气的丈夫虽然对家庭照顾有加,但性格唯唯诺诺,对她言听计从,事业平平。在一次和丈夫的争吵中,她没忍住冲他喊了一句:“一个男人这么没主见、没能力、没本事,真是窝囊废!”随后,她看见了镜子里自己那张因暴怒而扭曲的脸。那一刻,她心底突然涌起巨大的悲哀:我如此努力地想要摆脱母亲的阴影,可到最后,我还是活成了她的模样。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人生最怕的事是嫁给“父亲”,活成“母亲”,再生一个“我”。对大部分人来说,亲密关系都是用来满足自己潜意识中的需要的,或弥补匮乏,或弥补创伤。比如,缺乏安全感的人,渴望找一个强大可靠的伴侣;敏感自卑的人,往往对伴侣的情绪稳定性要求较高;而性格强势的,则需要一个“软弱”的人,来配合她的控制欲。也就是说,在无觉知的情况之下,你是什么样的人,几乎已经注定了你将拥有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所以,上面那句话的正确因果关系应该是:先活成了“母亲”,于是吸引了“父亲”,从而构成了一个和原生家庭相似的系统结构,最后孕育出一个同样的“我”,并由此继续代际循环。由此可见,从性格开始,再到婚姻、事业,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几乎可以覆盖到人生的每一个板块。

某位音乐大咖曾在《奇葩说》中坦言,他年轻时遇到的很多人生问题,绝大部分是自己制造出来的,究其原因,就是父亲对他的影响。直到最近几年,他才从原生家庭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种影响之深远,让很多人开始怨恨父母,认为自己活不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都是父母的错。

02.为何事与愿违?

明明是不认可父母的,为什么最终却活成了他们的模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分两个阶段来讨论。

首先是童年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将通过“模仿”和“内化”来完成基本性格的塑造。我的一个朋友,性格十分敏感。她的父母在她上小学三年级时离婚。在她的印象中,她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经常无缘无故地找她的父亲吵架,然后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放声痛哭。于是,我的这位朋友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绪,当她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她就会一个人闷在屋里,大哭大叫。以至于她的父亲每次都极其无奈地说:“你们母女俩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就是“模仿”。

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曾说: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学来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于是无形之中,孩子就承袭了父母的观念和言行。朋友在谈及她的敏感时还说:“你完全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不高兴,下一秒会不会吵架,你只能小心翼翼地去察言观色。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性格没法不敏感,不敏感就无法生存。”

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内化”的影响:她把情绪不稳定、爱争吵的父母,内化成了自己的“内在父母”,以至于在今后的每一段关系里,她都会把对方投射为“内在父母”,重复与父母曾经的相处方式,即“保持敏感”。所以,在早年个人意识尚未形成之前,父母就已经完成了对孩子人格底层系统的“源代码”植入。

而到了第二个阶段——青春期,个体意识开始萌芽,孩子的意识层面可能会对父母产生反感和排斥的情绪,想要成为“不同的人”,但越是否定、抗拒,往往越是在“强调”。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来访者,经过童年时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的“源代码”中很可能已经具备了“强势”的特质,她在潜意识层面中对母亲是认同的。当意识和潜意识出现分裂之后,她会对自己这个“不好”的部分感到非常焦虑,迫不及待地将其投射出去。她对母亲的“强势”所表现出的强烈反感和厌恶,恰恰是她自己也具备同样特质的体现。而不断地否定,又让她在无意识中朝这个特质投注了更多的力比多,反而达到了强化的效果,最终,她在意识层面越讨厌母亲,在潜意识层面反而就越认同母亲。

潜意识,往往才是无形中的“命运”。

03.换一个角度

如何弱化父母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建议。

第一,要完成精神上的“断奶”。就是说,要让父母成为父母,自己成为自己,成为完全独立的彼此。比如,有一些“啃老族”,嘴里咒骂着父母,抱怨他们毁了自己的人生,可实际上却从经济上、生活上,乃至情感上都无法与父母分离,反而与父母保持着高度共生的状态,他们必然会持续受到父母的影响。实现个体化分离后,会跳出“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关系,父母将作为一个普通且不完美的个体而存在,与你是血脉相连却又平等而立的关系。这时候你不再企图改变他们,他们也无法再控制你,他们对你的影响将大幅削弱。

第二,不恐惧改变与成长。或许父母确实给我们造成了一些创伤,而这些创伤也被写进了我们的人格,左右着我们的发展和命运。但是,当我们觉察到了这个事实,却依然企图让父母为自己的人生买单,这其实是在逃避责任和成长。因为成长意味着改变,改变代表着不确定、不熟悉,走出熟悉的“舒适区”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所以,很多人是因为恐惧成长,才甘心当一个“受害者”,继续被父母影响。相对应地,想要停止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就需要勇敢地做出改变。

第三,挖掘和发展性格优势。性格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能否驾驭之别。在社会偏见中,很多性格都被贴上了负面标签,比如,敏感的人太脆弱,强势的人人缘差,等等。这些负面标签,只看到了性格的劣势面,而完全忽视其优势面,这恰恰是无力驾驭性格的表现。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位女性CEO的采访视频:她的父亲就是一个性格内向、敏感的人,她的父亲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性格不好,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总之就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她从小就和父亲很像,也经历过“你就是太敏感了”“这种话说过就过了,你还往心里去吗”等类似的评价,但她不认为自己“不好”。在她眼里,“我敏感,所以我总能第一时间觉察到别人的情绪和需求,这是贴心”,“我不合群,所以我花了好多时间自己看书思考,我现在每天讲的课和写的文章都来自它们”,“我凡事都往心里去,于是我把很多人、很多事都装进心里反复琢磨,在管理学和心理学方面很有天赋”。

当我们有重新定义性格的能力时,父母给的“创伤”也许就变成了“宝藏”,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拥有了活出自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