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问心

许愿在越过红袍秀才没几步之后,眼前画面又是一变,终于是文庙中熟悉的那片竹林了。

竹林中,又一个红袍老秀才,坐在书案前,对着面前五个桔子,满脸纠结之色。

“四个人,五个桔子,到底怎么分才公平呢……”

许愿来到老秀才身前。

这年头,红袍秀才就没有个年轻点的吗,怎么一个比一个老。

“烛林小镇许愿,来过第二关。”

老秀才抬头,比橘子皮好不了多少的脸上,闪过一抹讶异,嘀咕了一句。

“这么快就有人来到第二关了吗?”

然后,也不见老秀才有多少反应,朝身前书案上的青石砚台一指。

“唤出自己的神通文字,注入其中。”

许愿依言,心念一动,‘陨’字滴溜溜钻入砚台之中。

顷刻之间,砚台上一阵漆黑的气流一闪,许愿只觉得眼前又是一花。

场景再变。

这堂堂童生大考,玩起场景切换没完了啊。

不过,许愿马上就收回了腹诽的心思。

因为,面前这熟悉的场景,让许愿眉头一皱。

……

赵九歌来到竹林小道之时,红袍老秀才依旧在对着面前五个桔子发呆。

“怎么分呢……”

赵九歌一身蓝衫,冲老秀才一拱手。

“青山县赵九歌,来闯第二关,问心关,请先生出题。”

老秀才看了他一眼,拿起桌上的毛笔,朝他随手一点。

一阵白光闪过,赵九歌身影消失在原地。

……

绿袍刘太岁来了,老秀才头都没抬,大红秀才袍袖一挥,刘太岁还没开口,身影消失不见。

……

许愿看着眼前熟悉街道上一具具躺在地上的尸体,还有不远处刚从饭馆里抄起一柄大勺的蓝杉背影,心里瞬间恍然。

原来这就是第二关,问心!

而自己的问心关,正是回到了新塘叛党祸乱青山县的当天!

至于为什么是这天,许愿心里多少也猜了出来。

李隐白说过,所谓问心,便是将内心急乱之处,拿出来,让参加大考的人重新面对一回。

看的是,当再次面对同样的境遇时,你会怎么做。

许愿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内心急乱时,现在想来,也只有他第一次杀人,浑身发抖的这天了。

心念至此,许愿晃了晃脖子,伸了个懒腰,抬头看了看日头,面对这条街道上,抬眼就能看到的十个凶徒,身后北斗帝君剑匣缓缓而出。

“这可是你们非要我重新再磨练一回的。”

言毕,许愿踏上了这条街的正中间,嗖的一声,身后剑匣中,一柄阔剑,化为一道流光,破空而去。

北斗帝君剑匣,破军剑,出鞘!

三个呼吸之后,耳边惨叫声尽皆消散。

破军阔剑,在十个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凶徒中游荡了一个来回之后,回归许愿身边。

许愿抬脚,一步跨出。

十个凶徒,这才反应过来,用手去捂脖子上狂喷而出的鲜血,但抬手之后才发现,不止脖子,手上,腿上,胸口,已经在方才破军阔剑电光火石之间,切了无数下。

此刻一抬手,就像给了身体一个反应过来的讯号。

哗啦一声,碎肉散了一地。

从头到尾,许愿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根据青山县衙门的告示,当天一共从青山外牢里逃出一百三十七个恶徒。

青山县,死伤百姓,五百七十四人。

其中,妇孺占据一大半,剩余反抗之人,尽数被削去头颅,悬在各家门口。

这些人,虽然跟我许愿没有关系。

但……

许愿淡淡扫了一眼满地的碎肉,目光之中,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颜婆婆的文符上,写的是我的名字。

那些文庙外,一张张举起的告示上,也有我许愿的名字。

人不能贪天之功。

但这功,既然已经记到了我的名下。

哪怕是问心关,明知道这是假的,你们也没有活着的理由。

许愿目光坚定,步入青山县下一个街道。

“还剩一百二十七个……”

与此同时,文庙外,三块巨大水镜的第二块上,有文字浮现。

“烛林小镇许愿,新唐祸乱青山幻境中,击杀匪徒十人,名单如下……”

跟着,便是许愿在幻境中的表现。

文庙门口,当一众青山县百姓,看到许愿手起剑落间,十个凶徒以极端解恨的方式被砍成一块块碎肉的时候。

每个人眼中,都闪烁大仇得报的快意。

“许公子,好样的!!!”

但就在他们的叫好声还没落下时,问心考中的许愿只觉得眼前的场景就像玻璃碎开一样,重新回到了文庙烛林之中。

不一样的是,刚才对着桔子满脸纠结的老秀才,此刻一脸心疼的举着好像被什么从中间一切为二的砚台,额头上青筋乱蹦。

许愿一身杀气顿时消散,挠了挠头。

“这就结束了?”

老秀才使劲压住想要将手中砚台砸到许愿头上的冲动,沉声问。

“童生大考,你用飞剑?”

许愿一脸不解。

“不可以吗?”

老秀才深吸一口气,胸口起伏不定,咬着牙。

“可以!”

许愿哦了一声,跟老秀才两人大眼瞪小眼。

好半天,老秀才见许愿没有一丝歉意,反倒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火再也压不住。

红袍一挥,一道红色功名才气冲出文庙,抹去第二面水镜中许愿的文字。

外面,青山百姓看着刚出现便消失的第二块水镜,面面相觑。

咋回事?

老秀才指着许愿的鼻子。

“携带飞剑参加童生大考,以力破关,有作弊嫌疑,方才成绩不作数,重来!”

许愿无所谓的耸了耸肩,也不反驳,指了指砚台。

“我还是把神通文字注入到这里面吗?”

老秀才皱纹堆积的面皮抖了两下。

“你不抗议?”

抗议?

许愿咧嘴一笑。

自己这个老乡,把这方世界教化的已经颇有样子了嘛,这么与时俱进的词都普及开来了。

摇了摇头。

“不抗议,因为您是第二关的守关人,抗议是没用的。”

老秀才眉头一挑,看着许愿,暗自点头。

“你说的没错,我是第二关的守关人,刚才如果你抗议,或者有一点不好的念头升起,这次大考,也就止步于此了。”

“本来我还想着怎么收拾你才能抵消掉我砚台损坏的怒火,现在看来,不用了……”

“你小子,对我脾气,也罢,既然你都这么识大体了,我也不藏着掖着。”

老秀才说着,朝书案上五个桔子一指。

“这里有道题,如果你能解答出来,不仅破坏我法器的事不予追究,我还可以考虑下,让你通过第二关,如何?”

许愿咧嘴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我好像没得选。”

老秀才嘿嘿一笑,眼中欣赏之色更重。

“家里有五个桔子,但阿娘有四个孩子,怎么才能把它分的公平?”

许愿满脸古怪。

“就这?”

老秀才眉毛一立。

还没等他发火,就听许愿开口道。

“为什么要都分给孩子,不给阿娘一个?”

老秀才闻言,浑身一震,手中裂成两块的砚台跌落在地。

盯着桌上的五个桔子,足足愣了一刻钟。

“我们兄弟四个,当年……怎么就没想到,给阿娘一个呢。”

然后,这个白发苍苍的红袍秀才,瞬间老泪纵横。

只见他身后,一枚‘心’字悄无声息的出现,闪烁起了耀眼的光芒,光芒越来越亮,到最后,碎成了无数道笔画,隐入老秀才眉心。

后世野史记载,大启三十五年,应天府青山县童生大考,神通文字困在释义境四十年未得寸进的秀才林乘风,受一考生点拨,一日入境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