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202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正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在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影响全球发展格局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攻关领域,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带动了生产模式的变革,凸显了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列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多次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科研信息化,即科学研究的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科研环境和科研活动的典型体现,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科研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产出的强有力抓手。当前,科研信息化在促进科技资源汇交与共享、引发科研组织与研究模式变革、推动科技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研信息化是重大科技突破的加速器。随着科学研究向超宏观、超微观和极端方向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最活跃、渗透力最强的前沿高新技术,其与科学研究活动结合得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科技成果产出必不可少的助推剂。例如,20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复杂物理系统”研究成功预测了全球变暖的趋势,该成果是应用超级计算系统进行气候物理模拟方法实现,科研信息化应用功不可没。

科研信息化是科研范式变革的驱动力。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也步入以“数据密集型”“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第四范式。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不仅能够帮助科学家提高科研产出的效率,还可以颠覆传统科研模式,引领和推动科研范式变革。例如,2021年,DeepMind公司推出了能够精确预测蛋白质3D结构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Fold2,开启了生物学家使用计算结构预测作为科研工具的时代。

科研信息化是实现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科研信息化建设,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将其作为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科研信息化是实现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级计算中心、科学数据中心、野外科学台站以及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科研要素互联互通的基础。国家级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中国科技云”通过对网络、计算、存储和软件等基础资源的整合汇聚,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发现、访问、使用与交付一体化云服务,大幅提升了从科学数据到知识发现的转换能力与效率,为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我国科研信息化在支撑科技创新、促进成果产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和新突破。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基础设施为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了存储、计算和传输解决方案,支撑了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与欧洲核子中心开展国际合作。依托高速网络的e-VLBI技术应用保障了我国探月与行星探测工程的测轨定位;基于“一网两平台”的多星多任务并行信息系统支撑了“悟空号”“实践十号”“墨子”和“慧眼”等空间科学系列卫星的海量数据处理;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攻克了大水深、长时序潜标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科研信息化在工业、农业、能源和环境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持续推动了国民经济和产业化发展,支撑了“一带一路”开展防灾减灾研究、驱动了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与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可能性研究。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医药学、生物学、基因组学等领域的深度结合与应用,为新冠疫苗研制、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推动新一轮科研范式的变革和创新模式的重组。我国正处于以信息化全面引领创新、以信息化为基础重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率先完成科研范式变革的关键窗口期。为总结和展示我国近两年来科研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科研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联合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编撰出版了《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2022》。本书得到了参与单位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邀请了国内科研信息化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我国科研信息化的态势战略、应用实践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编撰了29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近两年来我国科研信息化的发展态势、应用成果及建设现状。全书内容丰富、案例翔实,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可供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从事信息化或科研工作的领导、管理人员和一线科研人员等阅读和参考。

最后,由于工作周期短、掌握资料不全等原因,本书的内容可能无法完整、全面地反映中国科研信息化建设所有层面的工作与成效,特此致歉。同时,欢迎各界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以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竭诚做得更好。

《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2022》编写委员会

2023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