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O教练陪跑,看见即转变
黎文清 梦之岛丰润家总经理
我,黎文清。
有幸成为梦之岛集团“CEO私董教练陪跑项目”中的一员。
通过私董陪跑教练海江老师为期一年的CEO教练陪跑项目,我发现自己面对同样的问题时视角已经发生了转变,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变得更柔软,更有勇气,更能接纳。我体味到了自我领导力发展的路径,2022年我也将继续修炼自己,将心得和感想扩展应用到我的团队中。
也特别有幸将我的所感所得,在海江老师的书中分享给更多与我有相同经历的读者们。
一、开启
我的“觉醒领导力”陪跑项目开启于“MLEI——九型领导力风格测评”和“STLI——领导者战略战术测评”两个测评报告。两个报告的测评结果让我很直观、又很系统地看到:我自己在领导岗位上的当前状态是什么样的。基于报告的结果,在海江老师的教练陪跑下,我开启了对自我的深度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看见”。
看见自己原来是一个“思考者”+“驱动者”+“完美者”兼具的领导者。深切地看见这个风格正是推动自己在丰润家事业板块的发展布局,在业务目标的推动和达成,以及在对采购及利润指标的数据敏锐度上的独特优势。同时也看见自己在“艺术家”和“助人者”特质上暴露出的问题,这让我第一次感知到这两个特质不成熟的表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的卡点。
为此,我在老师的指引下,给自己制订了自己的领导力提升计划:
1.发挥自己的天赋,让其带着我飞得更高。
2.发展我的不成熟特质的部分,不让其成为前行的拖累。
为此,老师为我推荐个人领导力发展的书单。我同时做了扩展阅读文献,联系工作实践,边学习边归纳整理,并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型。经过9个月的理论+实践,边践行边迭代,一个新的“企业家的管理理念和思维”在逐步涌现和生成。
2020年9月份,我开始了定期做反思觉察,把涌现的理念和思想试着写下来,也作为一个看见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的映照。
二、生成
9月1日——企业家—思想转变
蓦然回首,在梦之岛集团工作已有十年之久。当了九年的职业经理人(行业名词),老师突然在2020年12月12日那天宣布要我转换名衔,即由职业经理人转变为企业家。一开始我内心真的是一脸的不屑,心想不都是一个代名词吗?不都是一个打工的吗?不都是一个过程的参与者吗?又有什么不一样?我还是我,我还是问心无愧的、恪守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以及全力以赴的努力工作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觉得其实不然。
当每月翻看海江老师给我编制的企业家陪跑计划教材时,通过点点滴滴的记录,我发现我变了,不能说变得优秀,但可以说变得成熟了。主要体现在思维、思想、行为、社会责任感、团队担当、集体协作、战略、领导力认知、信念、愿景等方面。
今天细悟思想和思维,都有不同层次的转变及深化,看问题的角度和维度更宽、更多维,已不单是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而是思前想后的、抽丝剥茧的、防患于未然的,或更多是未雨绸缪的。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是一个问心无愧或一个全力以赴就够的,起码是我这九个月来的感悟。
9月15日——企业家—行为转变
行为是在一定目的、欲望、意识、意志等支配下所做出的外部举动。
正如我在思想转变篇中说到的,企业家仅是一个问心无愧或全力以赴就能支撑的吗?从这两个词语的释义中,我悟得,只要全力以赴去做事了,就能问心无愧,结果好坏是老板兜底,与我无关。故从释义上明显丰满不了企业家的行为目的、欲望、意识、意志等行为,只有在反复尝试,反复推敲,反复总结,反复建模,从而建立标准、原则、规则、战术、战略及预防措施,再加上企业家的工匠之心,方能带领团队一起实现百年品牌。
职业经理人是品牌建立的参与者,而企业家是品牌建立的创造者,即是在“行”上的根本区别。
10月1日——企业家—思维结构
今天引用一下爱迪生名言:成功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灵感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思维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导图。
经过历时九个月的教练陪跑,以及自我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略悟得“企业家思维是99%创新思维加上1%的经验思维,而职业经理的思维是1%创新思维加上99%经验思维”。
企业家面对客观危机环境,博弈中开源求生存,危机中找商机。而职业经理人面对客观危机环境,博弈中节流求生存。节流是通过种种曾经成功的经验可以快速达成预期,反之开源是要在危机中找生机,要用无数创新思维去博弈、去实践、去找商机、去找机会点,而不是在危机中随遇而安。是要用99%创新思维,再加上1%经验思维,在危机环境中求发展、谋出路。
10月15日——企业家—领导模式
长期以来,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我,认为领导力由领导者的个性、人品、过往的成就或阅历决定。自从身份定义转换后,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海江老师的指引,浅悟得企业家领导模式和职业经理人领导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领导,后者是管理。
虽然领导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但其充当的角色不同,重点工作方式、方法也有如下根本区别。
1.变革和稳定:企业家主要是以变革为主,在稳定中求发展,尽可能通过改变现状打造美好未来。而管理是全力完善机构,完善流程,为更好的当下收益最大化。
2.外部与内部:领导工作更多是关注外部环境,如潜在的市场及已有顾客群体,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寻求商机。而管理是更多关注内部动态,关注内部发展是否按预期进行。
3.效力和效率:效力是衡量领导才能的重要标准,领导的行为效应是:什么是最佳的行为。行为回报不仅要有效率,更要有效力。
4.未来与当下:领导响应的是未来和未知,通过对当下成功基石不断变革,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而管理是对当下发生的管理工作做评估。
5.建立与实施激励体系:创造未来是依赖团队共同协作和共同目标,奋斗出来的,故要建立与实施激励体系。而管理多是通过惩罚,划清管理红线边界。管理是考量职业操守,而领导不但要考量职业操守,更要考量团队思想、思维升华和共创美好未来的动力。
故,悟得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是有战略、战术的动机区分。
11月1日——企业家—挑战力
在数字化时代,世界瞬息万变。
面对各种变化,企业家必须有极强的洞察力。如何利用数字化赋能企业战略实现,转换成工作工具,进行未来有价值场景提前布局,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1.企业家需要拥有挑战未来的认知能力,而不能只满足于当下。要随着时代变化而有挑战未知的技能技巧、数据,通过数字画像创造、创新,才能更好地面对新世界、新世界观。
2.企业家要拥有目标修正的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无时无刻不在变换中,企业家要抓住信息数字化转换而实时修正目标参数。
3.企业家要拥有辩证挑战能力。在论点、论据、论证的过程中,就是愿意试错,纠错迭代,持续创新,打破边界,挑战未来。
只有挑战,才能有未来。
三、过程回看,总结前行
回看自己连续记录了3个月的点滴文字,不但触动,而且倍有力量。
哇,原来对“企业家”这个Title有了亲近感,对他身上的责任和内在的能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看见;原来在字里行间看到自己也在无意识靠近并有意愿去成为那样的leader;原来发现自己面对同样的问题时视角已经发生了转变;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变得更柔软,变得更有勇气,变得更能容纳。
当然,这样的转变不是朝夕瞬间的事,需要持续地觉察和改善。通过一年陪跑过程中的看见—探索—改善—复盘—再看见,我体味到自我领导力发展的路径长啥样儿。
2022年我将继续修炼自己,并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扩展应用到我的团队中、生活中。
当下我们都不尽完美,但我们定会更加完美。
一直在路上,就很美,我将带着我的团队一起体味这种美好。
感恩在我的职业生涯上有您——海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