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叙言
诊法,初而视之,似乎无甚重要,认为观观病态、听音嗅味、问问病情、切脉按腹而已。这四种诊法,即望闻问切,不是可有可无的无所为方法;实际上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结合临床诊察研究,分析判断,详细辨别症状,归类何种证候,洞察病变,是认识疾病的核心部分。症状是疾病的现象,透过现象,可以看到疾病的本质。所以症状、证候、疾病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可分割。亦就是说,通过四诊,周密诊察,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内科诊法,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记载,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文献中,内容日渐丰富。在四诊合参下,建立了辨证、辨病多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病因和病机,例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毒证四层辨证、天癸四至辨证等,故诊法必须详细精准,望而知病吉凶,闻而知有无异味异气,问而知病轻重,切脉尽心守神。诊察患者时全神贯注,不可分心。人命关天,不可轻视,若遇急病重症,应及时配合现代医学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提高医疗质量,杜绝误诊误治及漏诊漏治。所以必须掌握诊法之关键。为此,余取中医内科诊法部分,结合实际运用价值,撰写了本书。全书共八章,重点阐述四诊要义、发病原由、辨证大旨、辨病大意、治则与治法、特殊辨治等。
在叙述过程中,力求繁简得当,简而抓住重点,繁而讲深说透,生动易懂,着重围绕临床实用。但由于时间仓促,缺点错误,在所难免,祈请大方之家正之。
苕溪医人 陆拯
2022年4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