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早期的病因说及对药物的认识
(一)早期朴素的病因学说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春秋时秦国名医医和最早提出“六气致病说”,开创了中医外感病因学说的先河,是后世“六淫”病因论之滥觞。公元前541年,晋侯有疾,“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蛊惑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从医和的这段议论中可以看出:第一,以四时、五节、六气等季节气候变化作为病因的概念已经形成。第二,从“阳淫热疾,阴淫寒疾”的记载来分析,说明“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病理学说也已基本明确;而“风淫末疾,雨淫腹疾”的说法,则与后世风病四肢痛、湿病多腹泻的理论有着密切的渊源。第三,关于五味、五色、五声的概念,也给后世诊断学及药理学以一定的启示。第四,“晦淫惑疾,明淫心疾”等情志为病也纳入病因的探讨中。这种脱离鬼神致病说,从对疾病认识的实际出发,形成了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病因观念。
(二)药物知识的积累
周代,药物品种不断增多,用药经验日益丰富,在现存的先秦文献《周礼》《诗经》《山海经》中,有不少与药物相关的资料。《周礼·天官》载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汉·郑玄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这可能是对药物进行的初步分类。
《诗经》收录了许多动植物,其中不少后世用作药物,仅植物就达50余种。另外对一些植物的采集、产地和食用效果,在原文及注中也有简明叙述。如“七月蟋蟀”“八月断壶(葫芦)”,指明了采集季节;“中谷有蓷(益母草)”,“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记载了植物的产地。所载内容文字虽简,但是仍不失为反映早期药物知识的珍贵史料。
关于《山海经》所载药物的数量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共126种,包括动物药67种、植物药52种、矿物药3种、水类1种,不详3种。从其功用来看,涉及后世补药、种子药、绝育药、预防药、美容药、毒药、解毒药、杀虫药、醒神药、治牲畜病药等多种不同类别。《山海经》里所收药物,可用以治疗内、外、妇、五官、皮肤等各科数十种疾患。大多是一药治一病,但亦有14种药物为一药二治,如虎蛟治肿也治痔,肥遗治疠也可杀虫等。这在药物的认识与使用上,无疑是个进步。其使用方法大致可分为内用法、外用法两大类,外用法包括佩戴、沐浴、坐卧和涂抹等。特别是所收药物中,有60多种用于预防,这是当时预防医学思想萌芽的佐证。但书中的大部分药物后世已无法考证,更不见临床应用。药物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带来了药物理论的升华,《周礼》中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理论。
(三)酒与汤液的出现与意义
酒在我国起源较早,可能远在原始公社时期,人们就已从野果与谷物的自行发酵中,得到了一定启示。考古发现在仰韶文化时期人类就已开始酿酒。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均发现专用的陶制酒器。而商代文化遗址中,有数千件种类各异的青铜酒器,足以佐证商代贵族饮酒成风。1979年河南罗山蟒张乡天湖商代墓地发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酒,装在一件青铜所制的容器内,密封良好,至今还能测出成分。
酒在当时奴隶主贵族中是奢侈的饮品,而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更多的是用于祭祀和医疗。酒具有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润皮肤、去寒气的功效,其在医疗上的应用是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内经》指出,古人制“汤液醪醴”,其医疗作用是“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古代医生治病时常借助于酒力,使药物取效。《汉书》“酒为百药之长”即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酒能“通血脉”“行药势”,故后世常用酒来加工炮制药物。另从汉字构造来看,繁体“醫”字从“酉”,系将治病时不可缺少的酒与针刺、按摩三者会意组合而成,说明古代医疗与酒关系甚密,体现了酒在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汤液即汤剂,又称“水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剂型之一。相传商代汤王的宰相伊尹创汤液。汤液就是将各种药物加水煎煮而成,其方法与烹调食物十分相近。人们服药逐渐由“咀”的方法过渡到煮食或去滓饮汤。汤液的发明,是无数先民积采药、烹调及用药经验而成的,是医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汤剂服用方便,易于吸收,可以多种药物配伍,以达到增强药效、降低药物副作用的效果。汤液的创制,也标志着方剂的诞生,故古人有“药食同源”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