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早期经验医学
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至公元前476年,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三代及春秋时期。
当时的国家形式是以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政体,王族为主体,利用血缘姻亲关系的纽带和封国制度相配合,形成严密的统治,即所谓王室有天下,诸侯有田,大夫有家。
在属于夏纪年范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卜骨,提示那时巫术已经产生。商朝崇尚神鬼祖先,认为祖先是天神的化身,王是天帝祖先意志的代表,凡攻伐胜负、农业丰歉、疾病寿夭等都要卜问吉凶,大批巫卜神职人员为商王供职,形成一股特殊的政治力量。殷墟甲骨文中有关疾病寿夭的卜辞不少,医药卫生活动在巫卜统治之下。西周时巫人从政作用虽然逐渐削弱,但仍有强大的影响。
青铜器的使用与推广是奴隶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夏代已使用少量的铜制工具,但仍处于“金石并用”阶段。商代冶铜技术不断提高,青铜器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劳动。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已达全盛阶段,铜制农具进一步得到推广,在农事活动中,从翻土、耕种、除草到收割,几乎已全部使用金属农具。生产工具的重大更新,有力地促进了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发展。此时的农业,已普遍推广“熟荒耕作制”,在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农作物选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园圃经营、栽桑养蚕等新生产领域的开辟和扩大,都极为有效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并使之上升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中国历史上以农业为本的经济结构就形成于这一时期。
农业的发展,金属工具和器皿的制作,带来了手工业生产的逐步兴盛和制作技艺的日益改进。商代后期,手工业已大规模地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西周的手工业生产因种类多、分工细而有“百工”之称,其中建筑、纺织、制陶、酿酒等行业的发展,还直接、间接地关系到医疗保健手段的充实与改善。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天文、历法也有了明显进步。夏代出现了“天干”纪日法;商代发展成“干支”纪日法;周代发明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冬至和夏至。这些成就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有助于人们认识疾病的发生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奴隶制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人格神“天”的思想出现动摇。与此同时,具有朴素唯物自然观和辩证观的阴阳说、五行说也逐渐酝酿而成。
总之,夏、商、西周及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理论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医药经验逐渐丰富,为此后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