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踏竹凌波初现世,青梅一镜动九州
河水在晨光中泛着碎金般的光泽。
乔夏调整着脚趾的力度,十根莹白的脚趾像吸盘般紧扣住湿滑的竹竿。六月的阳光穿透她单薄的苎麻绿衣,在后背晒出一片细密的汗珠。这是她每天清晨的必修课——在湍急的河面上保持平衡,直到外婆喊她吃早饭。
“今天多练三刻钟。“她自言自语道,想起昨晚外婆检查功课时失望的眼神。那根用来抽她手心的竹枝现在还隐隐作痛。
河风突然转向,带着上游腐烂水草的气息扑面而来。乔夏的足弓本能地绷紧,竹竿在水面划出一道急促的S形轨迹。就在这个瞬间,她听见了快门声。
三十米外的芦苇丛里,易天的手机镜头正闪烁着微光。
“别拍!“乔夏的呵斥声惊起一群白鹭。她的身体随着竹竿剧烈摇晃,绿衣下摆被风掀起,露出腰间一道淡红色的旧伤疤——那是去年冬天在冰面上练习时留下的。
易天从芦苇丛中探出半个身子,运动相机还挂在脖子上。“就拍个素材!摄影课作业要交'生活中的力学美'......“他话音未落,乔夏已经踩着竹竿漂到岸边。
“删了。“她湿漉漉的手掌伸到易天面前,指甲缝里还沾着青苔。
易天却后退两步,眼睛盯着屏幕发亮。“你看这个构图!逆光下的水雾,还有你转身时的衣袂......“他的拇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我稍微调个色就能......“
乔夏一把抢过手机。画面里的自己确实陌生得惊人——翠绿的衣摆在空中舒展如翼,足尖下的竹竿劈开水面,激起的水珠在晨光中形成一道微型彩虹。最惊人的是她的表情,那种专注中带着野性的神态,完全不像平时被外婆训斥时蔫头耷脑的模样。
“这根本不像我。“她嘟囔着按下删除键。
“哎别!“易天扑过来抢回手机,“已经云端备份了!“他狡黠地眨眨眼,“作为补偿,中午请你吃王婶家的酸汤鱼。“
乔夏正要反驳,远处传来外婆沙哑的呼唤声:“夏夏!回来磨墨!“
这个早晨的小插曲很快被她抛在脑后。直到三天后的午后——
•••
蝉鸣声震耳欲聋的晌午,乔夏正躺在院里的吊床上小憩。外婆新熬的艾草膏药贴在她肩胛骨上,散发着苦涩的清香。昨晚练习“青萍渡“第三式时,她不小心撞到了河边的礁石。
“乔夏!乔夏!“
易天的声音由远及近,伴随着一串慌乱的脚步声。乔夏迷迷糊糊睁开眼,看见他举着手机冲进院子,差点被门槛绊倒。
“慢点跑!“外婆的声音从堂屋传来,伴随着研墨的沙沙声,“摔断门牙看哪家姑娘要你!“
易天气喘吁吁地把手机屏幕怼到乔夏眼前:“你火了!“
刺眼的阳光让乔夏不得不眯起眼睛。屏幕上是一个短视频平台的界面,右上角的数字正在疯狂跳动:428,901播放量,83,245点赞。标题赫然写着《现实版轻功水上漂,00后女孩传承六百年绝技》。
“这不是你那天......“乔夏的睡意瞬间消散。
“我随手发的!“易天的脸颊因兴奋而发红,“现在全平台热搜第三!人民日报官微都转发了!“
乔夏的手指划过评论区,各种语言的留言不断刷新:
[这是吊威亚吧?]
[坐标发来我要拜师!]
[黔北独竹漂,非遗项目,没想到还有传人]
她的指尖突然停在一行英文评论上:“Can this girl teach me? I'll pay double.“(这个女孩能教我吗?我愿意付双倍价钱)
“文旅局的张局长刚给我爸打电话,“易天压低声音,“说想请你去省里参加非遗文化节。“
吊床的绳索突然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乔夏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坐直了身体,掌心全是冷汗。外婆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带着淡淡的墨香。
“给我看看。“
老人粗糙的手指划过屏幕,老花镜后的眼睛微微眯起。视频正好播放到乔夏转身的瞬间,竹竿在水面划出完美的弧线。
“蹬竿的劲儿......“外婆的声音突然变得柔软,“跟你奶奶当年一模一样。“
乔夏猛地抬头。外婆从不提起奶奶的事。
•••
暮色四合时,乔夏独自来到后院柴房。潮湿的霉味中,她搬开一摞旧报纸,露出底下尘封的木箱。铜锁已经锈死,她直接用河滩上捡的鹅卵石砸开。
泛黄的相册里,一张黑白照片滑落出来。照片上的年轻女子站在十根首尾相连的竹竿上,背后横幅写着“1973年全国水上运动大会“。女子腰间系着的红绸带,正是现在乔夏每天练功用的那一条。
“原来您骗我。“乔夏用袖口擦拭玻璃相框,声音发颤,“说什么独竹漂是祖传的养生操......“
阁楼地板突然传来“吱呀“一声。乔夏警觉地回头,手肘不慎碰倒了煤油灯。在黑暗吞噬视野前的最后一秒,她看见相册扉页上褪色的毛笔字:
“青萍渡第七代传人乔玉竹“
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一张从门缝塞进来的纸条。借着月光,她辨认出上面打印的字迹:
【青萍渡的传人还在世?】
凌晨三点十七分,乔夏被连续不断的微信提示音惊醒。易天发了二十三条语音消息,最后一条带着诡异的兴奋:“快看微博热搜!“
她迷迷糊糊点开链接,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出她骤然收缩的瞳孔——
#青春遇见非遗#话题下,《人民日报》官微转发了她的视频,配文:【00后女孩唤醒六百年独竹漂技艺】。更惊人的是热搜第二的话题:
#请水上仙子出战文化节#
点开话题页,置顶的是文旅部官方账号的投票:“你最希望在非遗文化节上看到什么绝技?“选项里赫然有“独竹漂(表演者:乔夏)“,票数已经领先第二名两万多。
乔夏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突然注意到详情页最下方的一行小字:
“特邀评委: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周怀瑾“
窗外,第一缕晨光正掠过河面。不知为何,这个名字让她想起小时候外婆讲过的故事——关于“青萍渡“真正含义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