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诸天从光字片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郑母去世

漫长的春节假期过去,已是临近二月末。

新年没有新气象。

所有身处吉春的人,都能感觉到,吉春这趟列车,从高速前进,到缓慢前行。

过了个年,这趟列车竟然几乎快要停下来了。

周秉昆和孙赶超、肖国庆三人,已经连续做了一个星期卫生。

堆料车间打扫的干干净净,电锯擦得锃亮,板材码放的整整齐齐,地上看不到一点碎锯末。

肖国庆:“这都一个多星期了,怎么还不开工啊?这不干活,厂子里还有钱发工资吗?”

孙赶超指着空荡荡的院子,“这不废话么,林场不给送原木过来,怎么开工?”

“那就催林场让他们赶紧送料!”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没有风。

周秉昆靠着堆起来的板材,晒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清凉的空气。

光线有点刺眼,他微眯着眼,看着湛蓝的天空。

很享受这种感觉。

肖国庆见周秉昆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伸手推了他一把,“秉昆,你倒是说句话啊!你咋一点也不着急啊?”

周秉昆两手一摊耸耸肩,轻笑道:“我又不是厂长,我着急也没用啊!”

肖国庆是个急性子,原以为这份工作是个铁饭碗,没想到,这碗饭才吃了一年多,眼瞅着就要没了,咋还能沉得住气。

他站起身,习惯性的拍拍身上一点也不脏的工作服,“我去找计划科的人问问,究竟啥时候才能开工!”

周秉昆一把拉住肖国庆,“你去也没有用。全厂这么多人呆着没事干,厂里领导肯定比你更着急。要是有啥消息,肯定一早就传出来了,还用得着你去问?你就踏实等着吧。”

“秉昆说的有道理,国庆,你就别去给领导添麻烦了。”

肖国庆看向他们两人,重重哼了一声,又蹲在地上:“咋你俩就这么沉得住气呢?”

周秉昆拍拍肖国庆的肩膀,“你就放心吧,用不了多久,厂子就能恢复正常生产了。”

“真的?”

“我骗你干啥?”

“那就好,我还指着这饭碗娶媳妇呢。”

“没出息!”

“滚犊子!”

因为上级传来了新的文件精神,整个三月,吉春的人事出现大量调整变动。

休整了一个多月的吉春列车,再次鸣笛启程。

为响应新的要求,适应新的任务计划,很多单位整合、消失,很多新的单位诞生。

随之而来,是吉春各个单位的调整变动。

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红星木材加工厂终于迎来,建国二十一年的第一车原料。

工人们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大家都听说了,上面给厂里下达了更多的生产任务。

裁剪好的板材,不再只是送往吉春或者周边城市的家具厂。

还有更多的板材,将源源不断的在吉春装上火车,然后运往南方。

在木材厂的工人看来,这一个多月的煎熬等待,完全是值得的。

单位的计划量增大,就意味着效益好,大家才能按时拿到工资,才能过上好日子。

而吉春歌舞团,也终于结束了漫长的文化学习,接到了新的通知:

“撤销吉春市歌舞团三级行政单位编制,现有固定资产全部编入北省文工团。所有文艺工作者将重新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纳入文工团编制。”

突然而至的消息,犹如平静湖面突然掉入的一块巨石。

文工团的工作以深入农村和部队等基层一线,进行各种宣传慰问为主。

可见,未来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待在吉春。

郑娟思考良久,最终决定放弃转编考核。

在这个时代人们眼里,一份编制意味着一个稳定的铁饭碗,一辈子就有了保障。

郑老太太觉得是她拖累了郑娟,好不容易得到的编制,就这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郑光明也多次劝郑娟,让她不要放弃转编考核。

说家里有他在,一定能照顾好郑母。

李素华也觉得郑娟不应该放弃这次转编的机会,唯有周秉昆,选择支持郑娟。

不单是因为他不愿意郑娟离开他身边,因为他知道,在未来几年后,人生还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一次真正的,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这场劝诫直到文工团的考核时间截止,才停了下来。

这段时间,郑娟内心承受巨大的压力。

幸好周秉昆一直在暗暗地给她打气,才让她坚持下来。

在她心里,并没有多大野望。

弟弟光明踏实肯学,有稳定的工作,不用她操心。

而母亲的身体已然一天不如一天,她只想陪在母亲身边,一起度过这最后一段时光。

然后,嫁给周秉昆,安心的伺候公婆、相夫教子。

一家人守在一起,快快乐乐。

在郑娟心里,没有什么事,能比这个更重要。

既然事已不可挽回,郑老太太也没再提起这事。

老人依旧如往日一般,一副和善慈祥的笑容,和大家闲话家常。

可周秉昆能看得出来,这根刺,在郑老太太心中并没有消除。

她不过是不愿在最后这时日里,让郑娟徒增愧疚罢了。

转眼到了四月。

清明节前一天气温骤降,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

半夜,周秉昆正觉得有点冷,想爬起来给炉子里添两块炭。

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喊声。

周秉昆立马翻身坐起,胡乱披了件大衣,趿拉着鞋,跑了出去。

突然之间,

郑老太太就这么走了。

吃晚饭的时候,

郑老太太还在叮嘱光明,要认真听师傅的话。

她跟郑娟说,对待李素华,要和对待她一样,好好伺候。

周秉昆还跟她说了会话,说等过了五一,南湖公园的花开了,带大家去那里看荷花呢。

谁能想到,她就这么突然走了。

毫无征兆。

让人猝不及防。

她走的很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

她的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或许是一双儿女都有了着落,让她放下了心中的牵挂。

在半夜时分,就这么安安静静的走了。

如她一生,将难过藏在心底,微笑留给别人。

总想自己扛起所有,生怕给别人添麻烦。

……

听闻消息的邱少宁也请了假,赶来太平胡同,和周秉昆、孙赶超、肖国庆三人,打扫房子,搭设灵棚。

幸好太平胡同的房子,周秉昆平时一直都有维护。

周秉昆陪着郑娟,操办完郑老太太的丧事。

七天后,安葬完郑老太太,郑娟姐弟收拾行李,准备搬回太平胡同。

李素华一直劝郑娟留下,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李素华早已把郑娟当自家儿媳妇看待,哪舍得让她搬回去。

太平胡同人员混杂,住那儿老太太也不放心。

虽然郑娟心里也把李素华当自家人,可她毕竟还没过门,现在又是戴孝之身,再住在周家,于理不合。

李素华再三挽留无果,只能周秉昆辛苦一点。

隔三差五,郑娟就会去一趟光字片,帮李素华做些家务。

而周秉昆,几乎每晚上都得去太平胡同一趟。

没办法,最近几年不太安稳。

尤其是太平胡同。

不去转一圈,实在放心不下。

这一年,周秉昆十八岁。

他多么希望时间能走的快一点,早点将郑娟娶进家门。

有一天,周秉昆买回来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

他跟郑娟说,等这段时期熬过去,华夏肯定要恢复考试。

这几年,正好在家看书学习。

到那时,两人一起考到京城。

人活一世,总要出去看看。

多年相处建立起的信任,郑娟毫不怀疑周秉昆的判断。

周秉昆将自己的很多秘密,都告诉了她。

虽然很多东西她还不理解,但她明白一点,周秉昆说的肯定有他的道理。

否则也不会闯下那么大的家业。

日子又恢复如往日一般,平淡如水,却也安稳如磐。

单位、光字片、太平胡同,三点一线。

这天,周秉昆刚进家门,李素华就告诉他一个事:

老涂家的涂志强倒卖假票被人举报,又被抓起来了。

据说性质恶劣,这回被判了十年。

不知道是从哪传出的消息,反正整个光字片都传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