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明交流互鉴内涵及相关解释
一 文明交流互鉴由来
(一)文明交流互鉴一词由来
文明交流互鉴首次于2014年3月27日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提出,他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第一次系统提出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该主要论断包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
把文明交流互鉴作为一个情感纽带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科教、经济贸易、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发展,才能塑造一种更具内涵的精神生活、更加互利共惠的和平发展展望。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活力与生命力。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以茶和酒作喻,强调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携手“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也深刻阐明了“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
2015年12月4日,在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也始终强调世界因为多彩而美丽,要加强中非两大文明交流互鉴。
2018年1月29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019年3月26日,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主张“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深化相互理解和各自认同,让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互信互敬”;同年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他强调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
(二)相关重要领导人关于该主题的阐述与总结
2019年11月28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功举行了首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高层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建设一个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的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吉炳轩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他表示,当今世界处于剧烈变化时期,加强彼此间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也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愿以此次对话会为契机,架起世界文明互学互通的桥梁,拉紧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3]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在致辞时表示,文明的精华是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华文化滋养的结晶,为人类制度文明增添了新内涵。我们将矢志不移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完善,并与世界各国分享治国理政的中国经验和智慧。与此同时,外方代表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文明观,认为中华文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明载体,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是中华文明的最新贡献。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对话交流互鉴,增进命运与共意识,避免导致矛盾,推动人类共同繁荣和进步。[4]
二 相关解释
(一)“文明”的内涵与分类
汉语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立。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文明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文化”,比如物质文明;二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比如文明国家、文明社会;三是旧时指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时新的、现代的,比如文明结婚等。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由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发展成为不同阶级,出现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国家。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5]比如中华文明,不是被编撰成册,或者被做成某一个器物实现代代相传,更多的是展现在每一个中国人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中。中华文明的特质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勇敢,值得东盟各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学习与共享。
文化是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蛮”。汉语的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明显区别的各种文明,比如华夏文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古印度文明四大文明,以及由多个文明交汇融合形成的俄罗斯文明、波斯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独特性质的亚文明。“文明”一般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形成的标志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取得了显著进步,达到一个新的水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组织和结构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进入文明社会。其特征是:社会的阶层分化加剧,出现阶级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王以及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职业官僚阶层,社会各个阶层的等级及其人们的行为规范被制度化,出现强制性的、以社会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公共权力——国家,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最根本的标志。[6]
(二)“交流”的含义
“交流”中的“交”指的是互相,交流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比如物质交流、文化交流、交流工作经验等,可以是交换物质,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与沟通。交流是信息互换过程,通过沟通交流,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
交流的意义非常广泛,有意识的也有物质的。如东汉班昭《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唐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的诗句:“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仇兆鳌注:“《三齐记》:历水出历祠下,众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所谓交流也。”即谓江河之水汇合而流。又如宋陆游《晚步江上》中的诗句:“山林独往吾何恨,车马交流渠自忙。”茅盾《子夜》一:“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匆匆地杂乱地交流着各色各样的车子。”所谓犹言来往、来来往往;再如谢觉哉《书同文,语同音》:“字难写:‘提起笔有千斤重’;话难说:‘字同音不同’。这是我们学习文化和交流文化的很大‘绊脚石’。”巴金《关于〈春天里的秋天〉》:“他们之间就只有这样一种感情的交流。”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卷中:“浑家初时也答应道该去,后来说到许多路程,恩爱夫妻,何忍分离?不觉两泪交流。兴哥也自割舍不得,两下凄惨一场,又丢开了。”即所谓相互传播与交换。“交流”即信息或物质互换、相互沟通、彼此影响。
可见,“文明交流”(cultural exchanges)是指存在于那些对于社会文明发展能够发生不同社会作用的不同社会主体,即不同社会文明群体之间而发起的平等、友好,并以客观公正态度从事双方主体或多方主体之间交往活动的过程。
(三)“互鉴”的含义
“互鉴”,即相互借鉴,是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等含义。其中借鉴是指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比喻别人的可供自己对照学习的经验或吸取教训,以便取长补短。
“文明互鉴”,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加强彼此交流,实现相互借鉴。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7]多年来,他在一系列重大场合均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主张,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影响在不断扩大。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再次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8],引起了全球共鸣。可以说,文明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稳固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2日,“文明互鉴”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9年十大流行语,已成为全球“热词”,在国际、国内媒体上广为传播。[9]
总之,“文明交流互鉴”就是指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公共文化外交新理念、发明创造和公序良俗的沟通传播和相互借鉴。
三 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
自古以来,由于地理空间的隔离,使得世界不同区域孕育了种类多样的文明形态,同时也由于经济、文化、政治、宗教、军事等方面的联系,使得不同文明成果相互流动。其中学术各界一致认为,文化和经贸交流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最为普遍的方式。
(一)经济贸易中的文明交流互鉴
与有2000多年历史,人尽皆知的“丝绸之路”相比,“茶叶之路”较少人知晓。“茶叶之路”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万里商道,距今有300多年历史。“茶叶之路”绵延1.3万公里,途经中、蒙、俄200多座城市。这条活跃了多年的国际商道在地球北部镌刻了一条条深深的商贾文脉。“茶叶之路”的繁荣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北方经济发展,大批城镇在其影响下萌芽、发育、成长。这批城镇以呼和浩特和包头为中心,在其两翼铺展开的有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定远营、河口镇、集宁、丰镇、隆盛庄、多伦、张家口、小库伦、海拉尔和牙克石、满洲里。[10]“茶叶之路”和“丝绸之路”一起为我国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旅游业带动的产业综合增加值中,有1/6由中国贡献;世界旅游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中,有1/4来自中国旅游业。在中国旅游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进程中,中国旅行社企业源源不断地将中国游客送到亚洲国家,同时为来中国旅游的亚洲游客提供服务,并肩负着向亚洲各国人民面对面讲好中国故事、交好民间朋友、深化民间友谊的重任,是中国与亚洲乃至全世界共享中国旅游发展红利的“助推器”。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面,就有学者探讨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并结合本国国情、本地实际进行创新的经验和启示。我国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借鉴复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优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建设,促进贸易投资市场化、便利化。[11]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从动力论角度来看,文明多样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生动力,文明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文明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外生动力。文明交流互鉴动力论深刻剖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构成与支撑,有力彰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助于更清晰地把握人类社会进步走向并做出合理的应对之策。[12]
(二)文化方面的文明交流互鉴
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原先丝绸之路的各国都在谋求与中国全面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在经贸合作、文化先行策略的推动和指引下,曾经在中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五卷诗》《四卷诗集》,至今依然是相关国家和族群共享的古代经典,其中诸多文化元素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世界,并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得以传承和实践,受到诸多国家的特别关注。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推广,中国积极推动沿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托相关民族古典遗产与多样性文化,充分展示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与现代张力,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打造,和遗产共享文化对话氛围的形成,让新丝绸之路成为跨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和谐之路。[13]同时以“文明交流互鉴”观为指导,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适应,加强各文明间交流交往交融是促进新疆宗教和谐、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14]
在文明传播过程中,技术与文明的秩序也十分重要,与数字传播技术相匹配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尖上的文明交流”将成为文明对话的最灵动的渠道和最有效的机制。数字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应以多样、平等、开放和包容为原则,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努力提升联结性、对话性、共享性和智能性,同时注重安全性,从而实现文明对话与文明互鉴。[15]在深度参与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既要吸收其他文明有益成分,又要坚守自身优秀传统和鲜明底色。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的理想信念为着力点,通过强化中华文化教育奠定认知基础、积极改善民生夯实中华文化认同利益基础、加大文化研究与产业开发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文化影响力等路径强化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