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是调整商品和服务标志因注册使用管理和保护商标专用权等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商标法》,自1983年3月1日起施行。此后,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进行了第一次修正;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进行了第二次修正;根据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进行了第三次修正;根据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进行了第四次修正。《商标法》在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商标法》共8章73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商标的分类、要素、取得、使用
对于注册商标的管理,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分设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进行商标事宜处理,其中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而商评委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我国明确规定经商标局核准的商标为注册商标,但并不否定未经注册的商标的合法性。商标的种类可以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可以构成商标的要素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目前,我国商标实践中较多的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或者其组合而成的标志,随着国际上声音商标的发展,使得声音首次在我国为立法所确立。
取得商标注册,必须由权利人向商标局申请注册,权利人可以自行办理,同时也可以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而对于外国企业或者外国人则特别规定,必须由商标代理机构进行代理。为规范实践中商标代理机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商标法》明确规定,商标代理机构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依法依规地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商标事宜,并负有保密义务。除对其代理服务申请商标注册外,不得申请注册其他商标。而对于委托人申请的商标,在接受代理时,如果存在法定的绝对禁注理由,应当明确告知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存在抢注等行为的,不得接受委托,如此严格地规定,目的是使商标代理机构在商标市场秩序中的行为得到规范,净化市场环境。
公司在使用商标时,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起到宣示作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10年,续展期仍然为10年,但对于续展,改变了以往的核准方式,只需商标注册人在期满前12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特殊情况的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期满如果未办理续展手续的,注销该商标。转让注册商标时,商标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同时对注册商标人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商标一并转让,避免导致日后权利争议,经过商标局核准并公告后,商标专用权发生变更。对于申请商标许可的,许可人应当将其商标使用许可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未经备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对恶意注册行为的规制
《商标法》对于恶意注册行为的规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强商标使用义务,将“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作为驳回申请、提出异议和请求宣告无效的事由。二是规范商标代理行为,规定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存在恶意注册行为的不得接受委托。三是对申请人、商标代理机构的恶意申请商标注册、恶意提起商标诉讼行为规定了处罚措施。对恶意申请商标注册的,根据情节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对恶意提起商标诉讼的,由人民法院依法给予处罚。由此,《商标法》将规制恶意注册行为贯穿于整个商标申请注册和保护程序,在责任主体方面既包括申请人,也包括商标代理机构。
三、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认定为驰名商标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针对驰名商标获得及宣传上的不正当行为,法律规定在进行商标使用时,生产者、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违反此规定,对驰名商标字样进行使用或宣传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行政处罚,罚款10万元。
四、注册商标无效宣告程序
针对注册商标存在绝对或相对禁注理由,商标法为规范商标的合法性、显著性,维护权利人的正当权益,设置了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程序。对于存在绝对禁注理由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局可以自行宣告注册商标无效,而此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依法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宣告注册商标无效,进行行政救济。在办理程序中,商标局自行启动宣告无效的,当事人如果对商标局的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后15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必须在收到申请之日起9个月内做出决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如果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仍然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通知后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单位和个人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启动注册商标宣告无效程序的,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9个月内作出维持或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当事人如果对裁定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定后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存在相对禁注理由的,提起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主体只能是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而且必须在五年内提起,避免商标权利的不稳定,但对于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权人则不受五年时间的限制。此时有权受理注册商标无效程序的主体为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评审委员会在注册商标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认定结果必须是裁定,为缩短程序、提高效率,其作出的维持或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时间为收到申请之日起12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延长6个月。当事人如果仍然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后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时对方当事人应当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五、注册商标的撤销程序
在给予无效宣告程序以外,为规范商标的正常使用,避免商标权利人不正当地使用以及注册大量不使用的商标,造成注册商标的浪费,法律规定了注册商标的撤销程序。提起注册商标撤销程序的主体既包括商标局,也包括任何单位和个人。法律对商标局、任何单位和个人提起的事由进行了不同的规范,商标局的提起是在商标注册人取得注册商标后,在使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自行改变了注册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先要求权利主体进行改正,期满不改正的,则由商标局撤销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提起在注册商标成为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的情况下,为避免任何人只要生产该商品就侵权的情况下或者注册商标权利人在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的情况下,方可向商标局提出撤销的申请,撤销权的受理主体为商标局。仅在当事人对于商标局作出的撤销或者不予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后,当事人不服的,方可自收到通知后15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在9个月内作出决定,考虑到特殊情况,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商标评审委员会可以延长3个月作出复审决定。当事人在商标评审委员作出决定后,仍然享有司法救济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法律的原则,对于撤销的决定,其法律效力只能自撤销决定生效之日起,不是自始无效。
六、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注册商标专用权属于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财产价值,权利人可以从中取得经济效益,但其使用不仅要符合法律的规范性要求,还需要在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使用,否则不为法律所保护。为规范此类行为,《商标法》明确了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的惩处力度,规定未经注册商标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品,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都认定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法》规定了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以及兜底规定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都认定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七、打击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在计算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时,原则上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近年来,假冒注册商标行为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为进一步健全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违法侵权成本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商标法》一方面提高了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新增条款规定,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侵权赔偿数额计算倍数由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提高至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法定赔偿数额上限从30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另一方面,《商标法》新增了对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及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的处置。新增条款规定,人民法院应权利人请求,可以责令销毁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及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即进入商业渠道。上述修改将提高赔偿数额、销毁商品及材料工具、禁入商业渠道作为对申请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主要处罚措施,有效威慑了知识产权领域范围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将侵权行为的赔偿数额上限提高至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