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离职解聘,怎么做才能和原公司好聚好散
如果你想谋求更好的发展,但你的领导却未必愿意成全。那到底该怎么提离职,才能获得领导谅解,和原公司“好聚好散”呢?
一、开口和领导“谈”离职
和原公司提离职的顺序最好是先口头、再书面;先和本部门领导提,再和公司HR提。并且在给领导发书面离职邮件时,一并抄送给公司HR。这样,既在态度上尊重了原领导,又在形式上尊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
尊重,是最好的修养。一个人对对方尊不尊重,不是看他在对方发展较好的时候怎样与之相处,而是看在对方遇到坎坷时他是否会保持初心、始终如一地对待对方。
在职期间,领导对你有直接管理权,因此对领导予以尊重并不难;然而在离职解聘期间,很多人会认为此时领导已经不再对自己握有生杀大权,于是就很容易有对领导不够尊重的表现。
1.消极怠工
很多人自从提了离职后,心就飞到了新公司,对原公司的态度也急转直下:违反规章制度,经常迟到、早退、旷工;领导安排的工作能推就推,消极怠工,应付交差。工作敷衍,却拿着全额工资,这样的员工不但领导看了烦心,团队看了也扎心。
2.先斩后奏
如果你选择先告诉原公司HR,之后再去找部门领导,等于直接开始进入离职交接期,会让领导感觉你就是“通知”他,而不是“征询”他的意见。作为你的领导,他仍希望在职期间对你的想法有“影响力”。
从HR的角度来看,以上的做法,恰恰都是员工从自己主观意愿出发,丝毫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和立场,并没有给予领导应有的尊重,其结果就是相互产生内耗,最终唏嘘收场。
科里·帕特森曾在《关键对话》中说道“互相尊重是对话的持续因素,一旦人们的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关于初始目的的讨论马上便会终止,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处于自尊的高度防御”。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如果你不尊重领导,当然也不会受到领导的尊重。所以,HR的专业建议是:换个角度,从尊重出发,你就能换来领导的理解与尊重。
1.领导先谈:不管平日里和领导关系怎样,你都需要第一时间和他正式谈一下辞职的事。这样,既在态度上尊重了原领导,又在形式上尊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领导,今天我正式向您提出离职……”
2.解释理由:和领导谈离职,领导或多或少都会问你离职原因。在这里,只要不是对领导对原公司有意见你都可以说。如果是真的想离开,就找那种绝对不会被驳回的理由,如“搬家了,离原公司太远了”或者“准备出国定居”;如果觉得还可以继续合作下去,可以留点余地,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可能需要多赚点钱还贷款”或者“职业发展有点受限”。
你的目的就是让领导在其他人之前知道这个消息,让他能有机会第一时间对你表达他的态度。
二、摆脱离职的内疚感
提离职,很多人会觉得不好意思,认为自己辜负了公司的培养,对不起曾经用心培养过自己的领导,因此会产生内疚。而这种心理,久而久之会变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人百般痛苦。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员工抹杀了自身工作上的付出,而把“提离职”与“被栽培”放在了天平的两端,这样的想法势必会使自己陷入“内疚陷阱”,不可自拔。以笔者多年的HR工作经历来看,如果我们跳出内疚的圈子,从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提离职”这件事,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从员工角度来看,如果公司对员工的发展足够重视,就会始终想方设法发挥其才干,不会让员工出现发展瓶颈;反之,优秀员工在公司内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安置,为了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寻求外部机会就无可厚非了。
从公司角度来看,如果提出离职的是公司的核心员工,公司就要考虑近期与该员工在薪酬、岗位方面的沟通情况。如果仍希望对员工进行挽留,可以尝试开出接近对方公司的条件。
从人性角度来看,离职是一个暂停键,是与公司暂时解除雇佣关系,是双方为了成全彼此,走向更好。也许未来某一天,大家又会在某一个时间点重逢,彼此以更好的姿态重新开始新的雇佣关系。而现在,只是双方愿意为美好的未来做出的一个选择而已。
摆脱内疚,人才能轻松地向前走。对于离职期间的你,回馈领导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工作上的交接,不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进程,这也是相关的团队领导和HR最希望看到的。
1.做好交接:你离职与否不是领导最关心的问题,而工作是否能衔接上才是领导最在乎的。主动提出对手头工作的交接,直接解决领导的痛点,站好最后一班岗,领导必会对你心存感激。你要和领导保证将自己目前负责的手头工作整理好,确保让接替你工作的人能够轻松地从你这儿接手,其中也包括你现在负责的项目的进度和一些问题,都需要交代清楚。“领导,您放心,接下来一个月我会做好交接,不会让部门的工作受到影响。”
2.解除顾虑:领导最希望看到的是你的离职对部门运转没有影响。因此,在完成交接工作期间,你还可以向领导保证对于公司规章制度的遵守以及后续相关问题的答疑。你能在最后时期仍然服从领导的指挥,维护领导的尊严;并在离开后仍然贡献你的剩余价值,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之后如果同事们对我这块工作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这样,领导会感恩你在最后这段时间的付出,即使以前你有些令他觉得不满意的地方,他也不会耿耿于怀了。
三、获得领导的好评推荐
感恩,是对他人对你的恩惠表示感谢与回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心怀感恩的人,看待每件事物都会从好的地方进行考虑,“美化”对方的行为;反之,即使是一件好事,也会被质疑其目的不纯,好事最终变成坏事。
懂得感恩就懂得付出,就会适可而止地索取。很多人认为在职场,领导对你的关心、指导都是理所当然的,是领导的职责所在;公司给你发工资,给你更多的职场发展机会,是因为你干得好,是你应得的……带有这种想法的人,就不容易满足,会陷入不断索取的负向循环,总觉得公司“对不起你”,甚至在离职期也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1.留烂摊子:很多人认为,不交接工作能给原公司带来麻烦。于是,在最后时刻他们会故意打乱工作流程、隐瞒重要信息、企图把公司搞得天翻地覆,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2.产生口角:“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很多离职员工会选择在最后时刻故意和领导起争执,把平时对领导的隐忍一股脑吐出来,以解自己心头之恨,顺带让领导下不了台。
这种做法毫无感恩可言,即使解了一时之恨,却得不偿失:你失去的不仅是原公司的人脉,更是自己的好口碑。原公司的领导或HR都极有可能在你新公司试用期结束之前,做背景调查时反映上述情况。试想哪家公司在听到你在原公司离职期的表现后,还会留下你这个毫无情商可言的“定时炸弹”呢?
其实,从笔者多年的HR工作实践来看,很多时候上下级的矛盾源于双方阶处位置不同,视角也不同。可能当下你没有办法理解领导的想法与其产生了矛盾,之后理解了但不好意思再重提旧事,那么在谈离职时,就可以拿出来提一提,表达自己过往的想法不成熟,争取和领导冰释前嫌。
1.表达歉意:就算过往有任何不愉快,也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在台面上要给对方最后的周全。这样,即使你以前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领导也不会再耿耿于怀。首先可以表达对此次离职的歉意。“领导,我的离职可能会在短期内给大家带来麻烦,我觉得特别抱歉。”这样既可以从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表达对过往产生的矛盾的歉意。“领导,之前有一次您骂我骂得特别凶,我好几天都没好好工作,现在想想我的做法特别不成熟,今天是我在这里工作的最后一天,我给您诚恳地道个歉,希望得到您的原谅。”
2.表达感恩:不管怎样,领导对你有知遇之恩,给了你入职的机会;在工作期间,领导或多或少也给了你机会和平台,你都可以以此来对领导表达感激。“感谢领导一直以来对我的包容,今后有时间我一定回来看您,也希望有机会和您一起吃饭叙旧。”
四、保护羽毛,别在离职期留下一地鸡毛
不论你和领导在工作过程中处得怎样,离职都有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和领导面对面重新修复彼此关系的机会。你可以选择任性地发泄,最后将自己之前辛苦建立起来的人脉圈付之一炬;也可以选择心怀感恩,保留体面,好聚好散。最后,请永远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