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刘徽《九章算术》序

原文

昔在庖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1),以合六爻之变(2)。暨于黄帝神而化之,引而伸之,于是建历纪,协律吕(3),用稽道原(4),然后两仪四象精微之气可得而效焉。记称隶首(5)作数,其详未之闻也。按周公制礼而有九数(6),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

往者暴秦焚书,经术散坏(7)。自时厥后,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近语也。

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8),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9),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顽鲁(10),采其所见,为之作注。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者,知发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庶亦约而能周,通而不黩(11),览之者思过半矣。且算在六艺,古者以宾兴贤能,教习国子;虽曰九数,其能穷纤入微,探测无方。至于以法相传,亦犹规矩度量(12)可得而共,非特难为也。当今好之者寡,故世虽多通才达学,而未必能综于此耳。

《周官·大司徒职》,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其景(13)尺有五寸,谓之地中(14)。说云,南戴日下万五千里。夫云尔者,以术推之。按:《九章》立四表望远及因木望山之术,皆端旁互见,无有超邈若斯之类。然则苍等为术犹未足以博尽群数也。徽寻九数有重差之名,原其指趣乃所以施于此也。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其远者必用重差(15),勾股则必以重差为率,故曰重差也。立两表于洛阳之城,令高八尺,南北各尽平地,同日度其正中之时。以景差为法,表高乘表间为实,实如法而一,所得加表高,即日去地也。以南表之景乘表间为实,实如法而一,即为从南表至南戴日下也。以南戴日下及日去地为勾、股,为之求弦,即日去人也。以径寸之筒南望日,日满筒空(16),则定筒之长短以为股率,以筒径为勾率,日去人之数为大股,大股之勾即日径也。虽天圆穹之象犹曰可度,又况泰山之高与江海之广哉。徽以为今之史籍且略举天地之物,考论厥数(17),载之于志,以阐世术之美。辄造《重差》,并为注解,以究古人之意,缀于勾股之下。度高者重表,测深者累矩,孤离者三望,离而又旁求者四望。触类而长之,则虽幽遐诡伏(18),靡所不入(19),博物君子,详而览焉。

注释

(1)九九之术:九九乘法运算法则。

(2)六爻之变:爻,八卦中的卦名,六个阳爻组成乾卦。爻表示变化、变动,因此称为“六爻之变”。

(3)律吕:即六律和六吕,古代乐律的统称。

(4)用稽道原:稽,考核。原,本源。用以考核道的本源。

(5)隶首:黄帝时的史官,据说是算数的开创者。

(6)九数:《周礼》中“九数”指六艺中的“数”,即数学中九个运算问题。郑玄在《周礼注疏·地官司徒·保氏》注释:“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7)散坏:散失、损毁。

(8)阴阳之割裂:这里指阴阳之别。

(9)探赜之暇:赜,精妙、深奥。暇,空闲、闲暇。

(10)敢竭顽鲁:竭,竭尽全力。顽鲁,顽劣、愚笨。

(11)通而不黩:黩,这里指累赘。通达却又不累赘。

(12)规矩度量:规,画圆的工具。矩,画方的工具。度,计量长短。量,测量重量。

(13)景:同“影”,影长。

(14)地中:这里指一地、一国的中心。

(15)重差:古代测量太阳高、远的方法。这里指反复测量取差,并且以差为比率进行推算。

(16)日满筒空:太阳光充满空筒直径。

(17)考论厥数:考证论述“数”的原理。

(18)幽遐诡伏:幽深神秘、隐藏不露。

(19)靡所不入:无所不囊括。

译文

古代先人庖牺氏是八卦的创始者,用神秘莫测的变化和类推万物的方法,创造了九九乘法运算,以便来推算六爻的变化评测。到黄帝时期,经过神化和引申,创造了历法,并结合乐律来考核道的本源,从而验证两仪四象的精妙之气。据说是隶首最开始运用算数的,但具体情况我们并不知晓。到了周公制礼之时有了九数,就是《九章算术》并流传至今。但是,残暴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大部分经典著作散失、损毁。之后,汉代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因为擅长算数而闻名。张苍对残留的数学经典书籍进行了整理、收集和删补,形成了现在的《九章算术》。因此,它的详细内容和古籍大致相同,而论述的方式却与当时类似。

我从小就学习《九章算术》,成年后又详细研究学习,观察阴阳之别,论述算术的本源,在探寻其玄妙之暇,终于领悟其中道理。因此,我虽然顽劣愚笨,但也竭尽所能地搜集资料,为《九章算术》做注释。凡事按照规律来类推,便会使其各得其所,因此尽管很多事物的旁枝虽看似不相干,却可以探究到同一根源。因此,我们若是用语言来分析其原理,用图形来解析其构成,定可以做到简明而全面,通达而不累赘,使得读者能领悟其大意。

同时,算术是六艺之一,是古时君主招揽贤人、教导弟子之法。虽然它称之为“九数”,但小能窥探细微渺小之处,大能探测浩渺无穷之地。至于算法的问题,基本以规、矩、度、量为基础,一般人都能了解和应用。现在喜欢算术的人寥寥无几,因此虽然世上有很多博学、通达的贤人,却未必能通晓算术。

《周官·大司徒职》中有这样的记载:夏至正午立一8尺的表,若是表影长为1尺5寸,则此地为“地中”。其中说,南戴太阳正下方距离太阳15000里,这是用算术的方法推断出来的。参考《九章算术》:立四根表杆,通过树木望山的方法,端点和旁点都相互可见。只要不是遥远到不可见的情况,都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观测。由此可见,张苍等人的算法还没有广博到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我了解到“九数”中有“重差”的运算方法,推测其宗旨就是为了计算这方面的问题。凡是望极高、极远之处,都可以利用这“重差”的法则。勾股的算法也将“重差”看作比率。在洛阳城内正南正北立两表,高为8尺,假设两表在同一水平面,同一时间测量两表正午时的影长。取影长之差为除数,表高乘两表的距离为被除数。被除数除以除数,得数加表高,即太阳距离地中的距离。影长之差为除数,南表的影长乘两表的距离为被除数,被除数除以除数,得数为南表与南戴日下的距离。以南戴与太阳的距离为勾,太阳与地中的距离为股,利用勾股定理求弦,弦长为太阳与人的距离。用直径1寸的竹筒观测太阳,太阳光充满竹筒直径,因此竹筒长为股率,筒直径为勾率,人与太阳的距离为大股,与之对应的大勾即太阳直径。这样一来,人们便可以测量天地的广袤,更何况泰山之高、江海之远呢?

我根据流传下来的典籍进行研究,并且参考世间万物,考证论述了算术的原理并且记录在册,目的就是让人们见识算术的精妙。我又探究古人的真意,把“重差”的算法加以注释,补充在勾股章节的后面。测量高度侧重于用表,测量深度侧重于用矩,若是观测的目标孤单、没有参照,应该反复观测三次;若是观测的目标孤单、没有参照且需要另外求其他,应该反复观测四次。因此,只要触类旁通,便可以观测那些隐藏不露、神秘莫测的目标。博学多才的能人,应该详细研读《九章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