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承唐朝的边地民族王朝
如前所述,河东的李克用与朱全忠之间矛盾极深,李克用极力反对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而且,支持朱全忠的众军阀中,也有反对其称帝的人,他们与李克用站到了同一条战线,这支持了一时衰落的李克用。在李克用死后,继位的李存勖继续反梁,双方十余年间激战不断。最后李存勖获得了胜利,称帝(庄宗),建立后唐(923年)。
后唐胜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首要的原因是后梁帝室的内讧。唐末军阀常为了扩张势力而多收假子(义儿,也叫义子、养子),使能干的部下以养子的身份效力。养父在世时,养子的确服从其命令,然而一旦养父过世,养子之间就开始互相争斗。后梁也是如此。太祖荒淫无度,甚至作为天子侵犯诸子的妻妾。义子朱友文之妻是大美人,太祖常常让她侍奉自己,与其私通,并因此关系重视友文,将他立为太子。这等情势令亲生儿子友珪无法安心,因为他的母亲原来是军中妓女,因而友珪弒太祖而即位。这样一来,诸义子不服,以至求援于晋。后梁自帝室内部开始瓦解,后唐则抓到了机会。
后唐制胜原因,还在于地利。其地近边塞,易于补充军马和剽悍的边地民族部队,能够长期维持精锐的军队,而且还有充裕的经济来源以供养军队。
清朝时,如果说起山西商人,那是能与安徽的新安(徽州)商人并举的势力,而其发展实始于五代。山西北部的长城内侧,是连接东西的交通要道;由塞外到中原的干道,也要通过山西。商人们来往于这些交通线路上。山西出产如铁、煤、明矾(明矾的专卖自唐末开始,至宋时仍延续,明矾是制纸、制革、染色、净水、入药的必需品)、盐、绢织物等重要物资,这些物资在战时是不可或缺的。后唐除了向商人抽税,政府可能还会自行贩卖这些物资。以商人为义子的情形,在五代也属多见,他们在财政方面十分活跃。后唐称霸最大的原因,就是精锐的军队,加上能够供养军队的丰裕财政。

后唐庄宗像(故宫南薰殿旧藏)
李存勖灭后梁,有复兴唐室之意,所以国号称为后唐,他即为后唐庄宗。李氏本来是突厥系的沙陀族,其部下中也多族人,因在安禄山和黄巢之乱中为唐室效力,故获赐姓李,被任命为节度使,所以对唐室深怀感恩。后唐立国后定都长安,远离经济中心汴州;后来不得已,又迁到唐的东都洛阳。但当时要求帝都,比起坚固易守的地势,更要具备军粮供应的便利性——这是动员大量部队的必要条件。所以,庄宗定都洛阳其实是逆时代潮流的。于是军队不时欠饷,这引发了后唐的改朝换代。庄宗还以复兴唐室的名义,要求藩镇恢复唐时的称呼,让唐朝宰相的子孙再为宰相,但这群人只是尸位素餐、毫无才干。总之,庄宗的政策完全不符合时代变革的要求。当初庄宗曾留心民政,但在灭梁后懈怠下来,自取李天下的艺名,沉迷演戏,导致纲纪崩坏。后唐很快就像后梁一样,由于义子的反目,最后被后晋篡国(936年)。

解州的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