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听闻那人
孙根源很想听其缘由,老妇也没有吝啬,很多年没有人愿意听她讲话,或是陪她这个老人说上两句话了。
老妇眼眸轻抬,向着众人讲述着那人的故事。
数年之前,在这个山村走出一位青年,名字叫做张爱福,他进京赶考,最后高中,成为了一个年轻的县令。
在任时,张爱福刚正不阿杀土豪,拒腐清廉有节气,任满后,因政绩卓著被召回京城。
皇上觉得张爱福敢做敢为还不错,可当朝最大的宦官张玉桥却说,张爱福年轻不稳待考察,因为,被张爱福整治的恶劣中,有他的爪牙。
至此之后,有人劝张爱福从了宦官张玉桥,必受重用,张爱福却我行我素,不齿与之为伍。
就这么的,张爱福又被打发到另一个地方,继续当他的县令,继续雷厉风行,可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后,军阀叛乱,叛军声势浩大,所到之处,地方官员望风而降,张爱福的上级也有降意,他劝张爱福也降,张爱福劝他善良,于是分道扬镳。
张爱福就地起兵组织忠于朝廷的民众,共抗叛军,响应者千余人,后带着他们撤入前城战略要地,与城中守军合为一处。
奈何总共也就几千人数,但张爱福知道守住此处就堵住了叛军南下之路。叛军大将率十余万,叛军兵临城下,气势汹汹。
张爱福拒城固守,多次击退敌兵,攻城指挥有度。
到了夜里,张爱福命士兵击鼓雷鸣,敌军以为张爱福来偷袭,却见城门紧闭,几次三番后,敌人置之不理。
此时,张爱福打开城门,只带几百精骑直插敌营,发动突袭,敌军不明,所以仓皇而逃。
张爱福又用计射瞎了敌将的一只眼睛,敌将退避三舍,此后再不敢大意,但也恨极了张爱福,仗着人数碾压补给充裕,每天都发动着暴风雨般的猛烈攻击。
而张爱福也早已从书生化作了战神,一座孤城,几千人硬抗,十余万大军寸步不让。
但要命的是,坚守了十个月,朝廷未有任何增援,至此,张爱福彻底的对这个朝廷失去了信心,被逼无奈下,他们杀光了战马,杀光了鼠雀,吃虫吃纸吃树皮。
望着空荡荡的城,还有什么吃,还能吃什么?
张爱福知道,自己必须坚守,这座城破了,第一个没的就是自己的山村,还有那千千万万的百姓,但是,此时的境地让他却也无可奈何。
他的妻子看着绝望的城,绝望的对着张爱福义无反顾的说了句。
“杀了我,我不愿做那叛军的俘虏,既然陪你一起守城,死也当为女中豪杰!”。
张爱福满眼泪花,他下不去手,看着自己手下的数千人,此时也仅剩几十人,心中有所慰藉,更多的却是苦涩,他守住了这座城,却又如没守住,他迷茫了,这就是为尽忠良的朝廷吗?
随后,张爱福坚定的咬了咬牙,手拿三尺剑锋,决定与叛军殊死抵抗,
在这最后的关头。
城外奔来万余人马冲到了张爱福的守城外,冲着叛军一路厮杀,张爱福心中一亮,他知道,此人一出,叛军必败,援军首将为一老者,身骑黝黑战马,手持长柄炙日翻云刀。
张爱福不再犹豫,出城迎敌,就这样,一老一少一万人,硬抵十万叛军,并且将其叛军将者杀的丢盔卸甲,护住了这江山根基。
老者并非朝廷援军,而是听闻张爱福守城之事,自发率领手下将士为护家国而战。
两人大杀四方,叛军已被悉数打散,几乎再无成型之势,二人方才回城,随后便草草一别,老者转身,回去他城之处。
不日之后,两人被朝廷召去,宦官张玉桥动用权势,最后在他的操作下,老者因为私自率兵出城,被贬到虎牢关口的遥城,只许做那守城之将,不能带兵打仗,而张爱福则被遣返回山村,打为庶民。
至此之后,张爱福看清了朝廷的嘴脸,如今宦官当道,正民难活。
后来,宦官张玉桥为了除掉张爱福,还将那流寇的帽子扣在了张爱福的身上,多次派人杀他,张爱福多处逃亡,最后心下一横,回到老家,扬起大旗,各路好汉纷纷响应。
至此,在这二道山,占山为王,很快便聚集了数千人马,成了那朝廷所说的山匪。
可张爱福占山为王,并未祸乱百姓,而是守护着二道村和这周边,只抢那些欺男霸女的地主老财,朝廷征税,来者便打,他处匪徒来抢,还会下山护住村庄。
从此,二道村在这乱世中,方可夜不闭户,村中还立有张爱福的泥身塑像,从此村民都称张爱福为张大人,因为他有那颗刚正不阿的正直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