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方法比较】
1.古今均用灸法
艾灸有温经通脉、散寒除湿、强身保健的作用,因此对于本病之瘀证、寒证、湿证、虚证等均当有疗效。在本病的古、今文献中,涉及艾灸者分别为23条次、28篇次,分列古、今诸法之第一、第二位,分占各自总条(篇)次的9.83%和28.28%,可见现代比古代更多地采用艾灸疗法,此当是现代临床发现灸法,尤其是温针灸和铺灸,对本病有效,故灸疗次数较高。
对于本病,古人艾灸多取背部穴,共22穴次,占艾灸总穴次的46.81%,近1/2,常用者为肾俞、大肠俞、肺俞、膀胱俞等。如《备急千金要方》载:大肠俞主“腰脊疼强”,“灸百壮”;“腰脊痛”,“灸小肠俞五十壮”。《针灸资生经》曰:“腰脊伤,持重得病而入肾,灸肾俞可也。”《医宗金鉴》道:膀胱俞“更治腰脊强直痛,艾火多添疾自痊”。《针灸则》治疗脊痛:“灸:肺俞、脾俞。”又如《针灸秘授全书》云:“脊痛:独灸中空(肺俞下三寸,又开三寸)。”中空为背部奇穴。再如《针灸捷径》言:中膂内俞“主腰痛,侠脊膂痛,上下按之应者,从项后至此穴痛,皆灸之立愈”。可见在选用背部穴时,当在穴位上下寻找压痛点,以提高灸疗效果。
古人艾灸也取腹部、足部之穴,如《备急千金要方》称:“男子腰脊冷疼,溺多白浊,灸脾募百壮。”脾募为章门,在腹部。又如前面“与热相关”中,《续名医类案》“灸昆仑穴、申脉穴各三壮”,昆仑、申脉在足部。
古人艾灸还循经取相应经脉穴,如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载:“腰痛,挟脊痛”,“灸太阳脉”;“脊内廉痛”,“灸足少阴脉”。
除了常规灸法外,古人还采用“太乙神针”法,此是灸法之一种,治疗时在穴位上铺数层布或纸,然后将点燃的艾条按在布或纸上,以防对人体肌肤的损伤。如《太乙神针》载:身柱主“脊膂强痛”;腰俞主“腰胯脊痛,不能俯仰”,即用“太乙神针”治疗本病。
现代艾灸治疗本病,除了常规灸法外,还采用隔物灸、化脓灸、温针灸和铺灸等疗法。如李林燕等介绍梁桢治疗脊柱结核的经验,取脊部凸部,用隔蒜灸,取至阳,施化脓灸;陈邦国治疗增生性脊柱炎,取大椎等督脉穴,以及肾俞、阳陵泉、足三里等穴,用隔姜灸法。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产物,由于针具的进步,针尾更容易装置艾绒,故在现代临床上得到推广。如陆鸿飞治疗增生性脊柱炎,取病变椎体的膀胱经穴,用温针灸;陈有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风池、大椎、命门、脊柱关节阿是穴,用温针治疗;万小卫则取华佗夹脊、风池、环跳,亦用温针灸。
铺灸是在治疗时于背部督脉上铺以大蒜和/或中药药粉,上置艾绒捏成的长条,犹如长蛇,从头、尾、中三点同时开始点燃,故又名长蛇灸,在现代常被用来治疗本病。如胡秋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脊柱或骶髂关节处,采用长蛇灸;冯祯根亦于三伏天,取脊柱正中督脉穴,用铺灸法;何永淮也采用麝蝥粉铺灸法。
2.古今均用针刺
针刺可产生止痛等效应,因此古今均用针刺治疗本病,而现代研究发现,针刺可激活体内吗啡样止痛物质,为针刺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本病的古、今文献中,涉及针刺者分别为18条次、40篇次,分列古、今诸法之第二、第一位,分占各自总条(篇)次的7.69%和40.40%,可见现代比古代更多地采用针刺疗法,此当是现代针具进步及受神经学说影响的结果。
古代用针刺者,如前面“与热相关”中,《济生拔粹》“刺手阳明经合谷二穴,依前法刺之,候遍体汗出即出针”,此乃用针刺以促使发汗。又如《针灸甲乙经》载:“腰脊强,不得俯仰,刺脊中。”《针灸大成》治疗“腰目疼,脊痛”,刺“足太阳井”,“不已,刺金门五分,灸三壮,不已,刺申脉三分”。《循经考穴编》云:“人病脊膂强痛”,“宜刺要穴人中”。《针灸则》治疗脊痛:“针:肩髃、肩井、曲池。”
现代用针刺者,如李和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脊柱及骶髂关节的痛点,用毫针针刺,并施以提插、捣刺、捻转等手法;曾莉亦取相应病变椎体部位的夹脊穴和骶髂关节痛点,用针刺扬刺法,施以提插捻转和刮柄法;白伟杰等则取腰阳关、命门、风市穴,施齐刺法,取肌肉-骨骼附着点症所致疼痛部位的阿是穴,施扬刺法;蒋向东针刺夹脊穴,T2透T7,T8透T12,L3透向骶骨;何树槐治疗肥大性脊柱炎,取脊柱旁阿是穴,用短刺法(深刺直达骨部,并在骨骼上下提插);管遵惠等治疗增生性脊柱炎,取脊椎压痛点及其四周穴(称为“九宫穴”),根据“九宫数”行捻转补泻手法。上述捣刺、刮柄、扬刺、齐刺、透刺、短刺、“九宫数”刺法在本病的古代文献中未见记载。
古今针刺均根据虚实采用补泻手法,古代用泻法共8条,用补法仅3条,显示本病在古代似以实证为多;而现代报道中,补泻未有如此明确的差异,这是古今不同的。
古今用泻法者,如元代《玉龙歌》道:“强痛脊背泻人中。”明代《医学纲目》言:“脾脊后心疼痛:中渚(泻之忌补)。”《针方六集》语:人中治“腰疼脊痛,单泻”。又如前面“与气相关”中,秦汉时期《灵枢经·四时气》“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前面“与热相关”中,《医学纲目》“通其俞太溪”,均为例。再如《医学纲目·脊痛脊强》谓:“脊膂并腰疼:人中(口含水突处,针入三分,略向上些,但泻无补,留三呼)、委中、三里(泻)、五枢。”此处在针刺人中时,先要在口中含水,找到人中突出部位,然后向上刺入3分,用泻法,此法可在现代临床上试用。现代用泻法者,如王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夹脊穴与督脉穴,用深刺泻法;李洵则取阿是穴,用泻法;万学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之寒湿痹阻证,取病变椎体的棘间隙、横突间隙,用提插捻转的针刺泻法。
古今用补法者,如前面“与气相关”中,《灵枢经·四时气》“刺太阴以予之”;前面“与热相关”中,《医学纲目》“补其荣然谷”,皆为例。又如宋元时期《琼瑶神书》道:“脊膂强痛要升阳,闪搓腰痛气下忙,委中升阳即使下,复使加弹即便康。”此处“升阳”当属补法,至于如何操作,尚待探讨。现代用补法者,如焦国瑞介绍郑魁山治疗脊柱关节炎的经验,取大椎、风门、肝俞、大杼、脊中、命门、肾俞、关元俞、膀胱俞、次髎、秩边、环跳、曲池、委中,用针刺“进火法”,该法为呼吸、提插相结合之补法;杜小正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脊柱局部督脉穴,亦采用上述郑氏温通针法;张杰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脾俞、肾俞、膈俞、京门、章门、三阴交、大椎、气海,用针刺补法。
古今用补泻结合者,如清代《医宗金鉴》道:“大肠俞治腰脊疼”,“先补后泻要分明”。又如宋元时期《琼瑶神书》云:“治腰脊强仰俯不得”,“至阴用泻灸无妨,血取委中即便康,肾俞加三从其补,刮提七次正相当”。其中取至阴用泻法和灸法,委中用刺血法,肾俞用补法,并用刮提之法,亦为补泻结合之例。现代用补泻结合者,如王凡星等治疗腰部增生性脊柱炎与强直性脊柱炎,针刺命门、腰阳关、肾俞、腰俞、腰眼,用提插捻转开合补法,针刺相应的华佗夹脊穴,用泻法。
现代针刺重视感应与强度,如袁志太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针刺“王氏夹脊穴’,配后溪,用泻法,以有针感上下传导为佳;侯冬芬治疗增生性脊柱炎,针刺夹脊穴,用提插手法,使感应向四周扩散,以向对侧脊柱或肢体传导为佳;陆鸿飞则针刺环跳,施强刺激。而在本病的古代文献中,则未见类似的感应与强刺激的记载。
3.古今均用刺血
治疗与瘀血相关之本病,古、今均用刺血疗法,分别为16条次、6篇次,同列古、今诸法之第三位,分占各自总条(篇)次的6.84%和6.06%,百分比相近。古代刺血多取关节部、末部、背部穴,或根据经络辨证取相应经穴,以下试述之。
(1)取关节部穴:
此乃邪瘀往往滞于该部之故。在关节部诸穴中,委中达11条次之多,十分瞩目。如《灵枢经·杂病》曰:“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针灸则》云:委中“腰脊甚痛不可忍者,刺之出血,顿愈”。《医学纲目》言:“如脊背痛者”,“委中(七分,见血立效)”。
(2)取末部穴:
末部亦为邪气瘀血聚集之处,古人亦刺之出血。如《灵枢经·热病》语:“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也。”《针灸内篇》载:长强治“脊强”,“泻血俱效”。前面《儒门事亲》取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五穴治疗“腰脊强”,又曰:“出血皆愈”。上述涌泉、“跗上盛者”在下肢末部,长强为背部下端,头顶五穴为人体上端。
(3)取背部穴:
此当为局部取穴。如《针灸则》治疗脊痛:“出血:膏肓”。
(4)根据经络辨证,刺相应经脉穴:
如《灵枢经·癫狂》谓:“癫疾始作而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止。”其中,“血变而止”显示出血量之大。
《医学纲目》又云:刺委中当“于四畔紫脉上去血,如藤块者不可出血,出血,血不止,令人夭”。《针灸甲乙经》曰:“腰痛引脊内廉,复溜主之,春无见血,出血(若)太多,虚不可复。”可见,对于委中处紫脉“如藤块者”,以及复溜穴在春天,均不宜刺血,以防“血不止”和“虚不可复”,此当是古人临床经验教训所得,在现代临床上报道不多,可作借鉴。
现代用刺血者,如陈有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风池、大椎、命门、脊柱关节阿是穴,用梅花针重叩或挑刺,再拔火罐,吸尽瘀血;李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大椎、命门、腰俞、夹脊穴、阿是穴,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万学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证,取病变椎体的棘间隙、横突间隙,病变的骶髂关节部位,取委中,针后加以拔罐,以拔出瘀血痰湿。总之,现代刺血亦取背部与关节部穴,而取末部穴与经脉穴的报道不多;现代刺血多用刺络拔罐法,这在本病的古代文献中未见记载。
4.现代发展的方法
现代还采用器械、电针、拔罐、挑治、穴位注射、推拿、火针、敷贴、埋线、刮搓、小针刀等方法,其中不少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当是现代针灸工作者的发展。
(1)器械:
如李邦雷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取颈、背部脊柱两侧旁开1.5cm处及脊柱间隙及臀部、骶髂关节、膝关节的5~10个压痛点,用短波进行治疗;管遵惠等治疗增生性脊柱炎,取脊椎压痛点及其四周“九宫穴”,用热针仪加热治疗,温度控制在40~70℃;侯文凤亦取相应夹脊穴,用电针治疗,并施中药离子导入,其中药包括川草乌、威灵仙、乳香、没药、红花、川芎、延胡索、羌独活、天南星、白芷、蒲公英、伸筋草、透骨草等,煮液浸润药垫,接通“电泳治疗仪”;桂清民等则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腰夹脊,刺入激光针进行治疗。
(2)电针:
如高猛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灵台、至阳、筋缩等督脉穴,膈俞、肝俞、胆俞等膀胱经穴,施以电针刺激;徐占英等则取夹脊、次髎、环跳、秩边、股骨大转子侧3穴、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用电针刺激;郭艳明亦取背部夹脊、督脉、膀胱经穴,用电针刺激;金建明等治疗肥大性脊柱炎,取压痛点及其上下夹脊等穴,用低频率疏密波的电针刺激。
(3)拔罐:
如曾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相应病变椎体部位的夹脊穴和骶髂关节痛点,施以针刺加拔罐;曲宝萍亦从大杼穴开始,依次取肝俞、脾俞、肾俞、小肠俞等背部两侧穴,行刮痧加拔罐术;王凡星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与腰部增生性脊柱,针刺相应的华佗夹脊穴,以及秩边、环跳、承扶、阳陵泉、委中等穴,并用闪罐法反复吸拔。
(4)挑治:
如余志辉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背部膀胱经、夹脊穴、督脉共7条线中最痛部位3~4穴,用挑筋法;罗键等亦取背部的膀胱经背俞穴、华佗夹脊穴、督脉穴、阿是穴等,用岭南挑筋方法,并发现治疗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微血管形态、流态、总积分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好转,可见现代还对挑刺进行了实验室检验,使研究更为客观和准确,并有助于分析疗效产生的机制,这样的研究在古代是没有的。
(5)穴位注射:
如袁其伦治疗增生性脊柱炎,取增生椎骨旁的夹脊穴等,注入葡萄糖水或生理盐水,必要时加红花液或维生素B1等药物;管遵惠等亦取脊椎压痛点及其四周穴,注入复方丹参、复方当归等药物;陈志煌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肿痛,取患部附近穴位,注入蛇毒注射液;蒋向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夹脊穴,注入当归寄生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伦新等亦取病变脊柱及其附近夹脊穴,用蜂针疗法,而蜂螫中含有类激素成分,故蜂针也可归入穴位注射中。
(6)推拿:
如王凡星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腰背骶部穴,用㨰、揉、一指禅、弹拨、按等按摩手法;袁志太则在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线之间,先用㨰法,再在脊柱棘突两侧施一指禅推法,或加用捏脊法;陆鸿飞治疗增生性脊柱炎,取腰背部穴,用揉、按、㨰等推拿手法,最后拍打脊柱;樊宝华则采用运气推拿法,施以推脊柱法、㨰脊柱法、拇指运气点按揉夹脊法、双掌交叉分推脊柱法、叠掌颤压脊柱法、拇指运气点患者俞穴法、掌分腰法、掌拍脊柱法、侧扳腰法及屈膝屈髋牵拉法,治疗本病。
(7)火针:
如师怀堂等治疗类风湿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均取病变脊柱两侧的夹脊穴,用细火针深刺;王秋云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红热肿痛,取阿是穴,用火针点刺3~5针;高猛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病变侵及部位为依据,选取4~5个背俞穴,用火针刺入1~1.5寸;朱少可等亦取相应部位及夹脊穴,用火针刺入1寸左右。
(8)敷贴:
如杜小正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脊柱局部督脉穴,贴敷中药膏剂(含附子、桂枝、细辛、白芥子、冰片、姜汁和蜂蜜等);牛文民等亦取背部督脉穴、膀胱经背俞穴与阿是穴,敷贴用中药(含乳香、没药、皂刺、白芥子、川草乌、威灵仙、透骨草、穿山甲、吴茱萸等,用白酒调成药糊);戚艳等则取夹脊穴,外敷用醋蒸热的中药(含附子、桂枝、桑枝、伸筋草、透骨草、土虫、防己、土茯苓等);张旸等取膈俞、脾俞、肾俞、腰阳关、关元、筋缩,外敷“伏九贴”(含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半夏等,用姜汁调和)。
(9)埋线:
如高广忠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双侧肾俞、白环俞,予以埋线疗法;江杰士等治疗增生性脊柱炎,取相应颈、腰椎的夹脊穴,采用羊肠线埋藏疗法。
(10)刮搓:
如曲宝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大杼、肝俞、脾俞、肾俞、小肠俞等背俞穴,用牛角刮板依次进行刮拭。
(11)小针刀:
如李邦雷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取颈、背部脊柱两侧旁开1.5cm处及脊柱间隙及臀部、骶髂关节、膝关节的5~10个压痛点,用针刀治疗。
此外,《太平圣惠方》中点烙“三十六黄”涉及本病,因此古代点烙为2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