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小儿推拿治疗15种常见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特色推拿疗法

  

1.点按印堂,再双拇指交替推印堂至上星,然后点按上星穴

【方法】用拇指或中指点按印堂30~50次;再用两拇指交替推印堂至上星,每分钟推100次左右。最后用拇指点按上星穴30~50次。

【位置】印堂穴位于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上星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2.分推坎宫及前额,再轻揉太阳穴

【方法】用两拇指或大鱼际自中间向两边分推坎宫及前额,推30~50次;再用两中指轻揉太阳穴30~50次。

【位置】坎宫位于自眉头至眉梢的一条横线上;太阳穴在眉梢与目外眦(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一横指是指一“食指”的宽度,也就是食指的直径长度。

3.按揉耳后高骨、风池、风府穴

【方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按揉耳后高骨、风池、风府穴,每个穴位按30~50次。

【位置】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骨骼高突处下方凹陷中,即乳突后缘下陷中;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风府穴位于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突下方,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风池、风府的简易取穴法:将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两边,轻轻滑动到枕骨下方两个明显凹陷处,即是风池穴;风府穴位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4.补脾经,平肝清肺

【方法】一手握住孩子手掌,另一手拇指顺时针旋推拇指指腹200~300次,为补脾经;将孩子无名指和食指暴露出来,用食、中二指或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自指根向指尖方向推200~300次,即为平肝清肺。

【位置】脾经在拇指指腹;肝经在食指掌面指根到指尖;肺经在无名指掌面指根到指尖。

5.捏脊

【方法】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双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用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近拇指的一侧提起背部肌肤并逐渐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捏6~9遍,可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三捏一提”;另一种是双手拇指在后,食、中两指在前,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提捏起背部肌肤,余操作同前。

根据孩子年龄大小,上述每一步手法分别操作1~3分钟(建议3岁以内1分钟左右,3~6岁2分钟左右,6岁以上3分钟)。以上手法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缓解感冒症状,还可减少感冒复发。

  

1.感冒,咳嗽痰多

加揉膻中、丰隆,推掌小横纹

【方法】用食指、中指并拢,揉膻中穴100次;再用拇指揉丰隆穴100次;然后用拇指推掌小横纹300次。

【位置】膻中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丰隆位于小腿外侧中间,外踝尖上8寸;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丰隆穴的简易取穴法:坐位屈膝,丰隆穴在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距胫骨前缘外侧约两指的宽度。)

       

膻中、中脘、摩腹                 丰隆

2.感冒,有积食症状

加摩腹,点揉中脘,推四横纹,运板门

【方法】搓热双手,用掌心沿顺时针方向在腹部环形摩动,100~200次;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端点揉中脘穴100~200次;再让孩子四指并拢,用拇指在四横纹穴位上横向来回推,从食指依次推至小指,推200~300次;最后用拇指板门100~200次。

【位置】中脘在上腹部,肚脐上4寸(大约在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四横纹在手掌面,食指至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板门即手掌大鱼际处。

板门、四横纹、掌小横纹、小天心

3.感冒,易惊厥、睡眠不安

将捏脊改为自上而下推脊,加捣小天心,掐老龙、合谷

【方法】用掌根自大椎(第7颈椎,颈后最高突的骨头)向尾骨方向推10~20次,再用中指指端捣小天心50~100次,最后用拇指指尖掐老龙、合谷穴,每穴10~20次。

【位置】小天心在掌根,大小鱼际相交处;老龙在中指指甲根处;合谷在手背,第掌骨之间,第掌骨桡侧中点。

(合谷的简易取穴法:将拇指与食指并拢,骨缝处的肌肉最高点处即为合谷穴。)

合谷、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