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悲观者称半杯水为半空,乐观者称半杯水为半满,我享受现在半满的生活。
——张爱玲
张爱玲的一生,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大悯大悲之人,多有出世的通透,不食人间烟火的心境与风骨。而张爱玲却许多时候自诩乃是市井之人,活得痛快或不痛快,也同普通女子并无差别,人和人,有什么差别呢?
或许,经历是装束人一辈子的一个花筒,赤橙青蓝紫,缤纷、艳丽、绝美、忧郁、高贵,这些不尽相同的色泽诠释,植入了人心碎了去,一点点融入气质和眼神。张爱玲是高贵的,张爱玲是冷艳的,张爱玲是美丽的,这就足够了。
她是隔岸的灯火,远远地,拿捏着黑夜的呼吸,痉动间恍如一帘幽梦的轻佻,一星子便作了流行。纱笼杳缈飘摇,似是而非有看透吗?我们,依旧不懂。
想起这些美好,突然间,缺了伤悲的代入感,只想与之暂作飞舞。而后,再渐行渐近,一路同行。这些心内寄托的情愫桥段,给予了幻梦如织间的一簇簇清冽缓缓。
沉浸美好情景的同时,一场惊心动魄正在酝酿中撕开口子,决裂在眼前!
还得再次提及这个家,这个背景因素,这是反反复复的老生常谈,让我们近距离地细细地认知一个遥远而可触的张爱玲。一张张黑白片子装帧引领着过去、现在、未来,她的所有故事。
镜头一:《渔光曲》从黑白键盘上跳跃着微澜节奏,一个女孩,兴奋痴迷地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一个清晨,一个大户人家,一次明媚里。如果是作普通的家庭,这是和谐的音符,一束缕缕的曦光,一串快乐的节拍,换作今天的父母,在被窝里都是笑意融融的,定会说:“瞧,你看孩子多用功,多专心啦!”子女的快乐便是父母的快乐。但,对于这家人不是,女孩的琴声,佣人小胖的伴唱,惹来一顿好骂,劈头盖脸的,没有半分留情,这出口训人的便是张爱玲的父亲,这弹钢琴的女孩自是张爱玲了。当然,背后的怂恿调拨者,便是张廷重的新妻子、名门淑媛孙用蕃,琴声扰了她的清梦,当然不行!
镜头二:一个女孩苦苦地为一只猫咪求情,在父亲面前,她放到了最低,她,只是喜欢这只猫咪,只是想继续留下这个能与她朝夕相处的玩伴而已。何况,有这只猫咪在,那些吱吱叽叽的,四处乱窜的老鼠们,也会望风而逃啊。小猫洗澡,小猫捉跳蚤,与小猫玩乒乓球,彩色球一滚一滚的,逗得大家兴奋起劲,女孩弟弟也在一旁喜欢极了,气氛欢愉而自然。但,这些声音,如果是极不喜爱之人,那就是噪音,该绝了。后母讨厌,父亲无论如何也不敢喜欢的。于是,就有了女孩悲伤地诉求着。孩子们玩意儿并不多,父亲心有动摇,便将小猫的玩具彩色球没收了。没了情趣的小猫咪也慵懒了,不再活泼。快乐场景也不复存在。
镜头三:一篇《后母的心》,凭借张爱玲的文笔,自是能写得感人肺腑,至情至真,文韵流淌。孙用蕃无意间看到后,估计一时间也是眼泪哗哗地都会挤出几滴来。实际上,人都是感性动物,对于赞扬的话语,谁愿意抵触呢?更何况,似乎这些故事和情感,都是以孙用蕃这个后母的高大全形象为背景铺设而刻画的,其实孙用蕃就是认为张爱玲为自己而作。因此,在亲戚朋友间,会放大地夸夸其谈此事,父亲张廷重当然也心生喜悦。女儿多才,更重要的是女儿能正确看待和理解后母孙用蕃,并且似乎感触颇多,才有了这样的作文。当然,知女莫父的他也是心内明白这文字后面的真实,不说,人有时需糊涂几许才好。你说这《后母的心》,张爱玲真是为孙用蕃而作,认识初衷如此?有人或许认为张爱玲的习作,根本与后母无关,就一个题材罢了。有人则说确是为后母孙用蕃而写。或许,我们现在讨论这个,都不能全面地了解当时的情形,但是,作为感性张爱玲,她是很细腻很真情的人,她有人类纠结体的多面性,特征明显,所以,这篇作品我们也可以从另一种视角去理解,张爱玲心目中的后母是这样的,而盼望和希冀孙用蕃也如所写形象。是有感而发,一个综合人物写真,充满了孩子的向往和渴求,以为记。
每一个少女,都恋过父亲,这是一种天性,亲近,自然。儿子赖着母亲,这是老百姓家经常如斯的感情状况,也不是说感情有偏颇,而人类自有的异性吸引对于亲人间也如此。性格互补,刚柔融和,情趣各异,这些既明显又不太注意的小差别,也许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递进的小秘密,这些世间规律,亘古相传承。
张爱玲恋着父亲,这是肯定的。父亲再不济,毕竟是自己的父亲,血肉相连的无法分割的亲人,这是其一。其二,父亲博学多才,而这个博学多才对于当初的张佩纶,今后的张爱玲来说,虽无法相提并论,但实际上在那么一个文化厚重浸染的家庭里,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加之张廷重生性疏懒,对于知识和学问不好显摆,所以,自然予人的感觉是痼疾颇多的旧式男人,而这种男人大抵上是无能和无才的。我们真正地忽略了这一出,其实张廷重才学也不差。就凭书房里的陈设和布局,张爱玲经常去父亲房里搜集书看,时常能在案几上发现一些精彩本子,这还需说明更多吗?而张爱玲的才气和天才,真的就是自我的迸发吗——没有引线,没有伏笔。
张廷重对女儿的爱,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他懂得张爱玲的脾气,懂得张爱玲的性子,所以,张廷重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一世文学天才张爱玲,这是不能剥夺的功绩。母亲黄逸梵毕竟断断续续地在身边,而母亲清瘦绝情离去的背影,是张爱玲一生也无法忘怀的。她也无法原谅和解释自己在面对母亲离去时不多言语的冷漠情怀。那是多么的凄凉在心头,道不出,还有恨,如何说,难不成她不爱母亲,不愿意自己的亲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张爱玲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幽幽离去的身形,消失在心头的这一抹空白,一生也无法弥补和愈合。
因此,这就凸显了张廷重对于张爱玲的影响力和深远意义了。
在张廷重离婚至再婚的期间,与张爱玲姐弟,三人的学习生活有一段极为温馨的日子。张爱玲每每回家,都喜爱在父亲书房看书,她会和父亲闲谈对一本小说的看法,她的思维独特,张廷重会静静耐心地听完女儿的见解,也会将自己的看法说道出来。张子静便是一个安静的旁听者,也融入到此情此景。张爱玲最爱谈及《红楼梦》,父亲张廷重便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对人物的理解、时代背景、情节刻画等详细地为女儿解读,全家人很融洽,这是让人羡慕和高兴的。她和父亲更多谈高鹗的续写,她精细研究后,提出了两个疑问:一是高鹗在续作中对某些主要人物的形象描写,与原作相差太多。二是原书开头写宝玉梦中在惊幻仙子处看见十二金钗画册上的题诗,已暗示了她们将来的归宿,但续作并没按照曹雪芹的构想去写。她认为这是续作最大的不足之处。因此,就有了张爱玲经典的叹息:“人生恨事:(一)海棠无香。(二)鲥鱼多刺。(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一位了得的天才,原来是如此练就的。
张子静在《我的姐姐张爱玲》中这样来描述张爱玲一生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对她的影响:“在她发展天才梦的过程中,我母亲与我父亲的角色是推动者,我姑姑的角色则是照顾者。这三个人对姐姐文学事业的发展,每一阶段都有很深的影响。至于我,我是一个见证者。而且如今是,唯一的幸存者。”
张廷重对张爱玲的无意间却又渗透式的启蒙,于知识、世界观,乃至思维、认知、感触等,都如丝丝细螺嵌入到了张爱玲的心扉里去,点点吸纳、切割,反复搅拌、合成。张廷重的细腻、无羁、自怜、彷徨、堕落,在张爱玲的世界里,既恨又爱。毕竟,与父亲相处讨论知识和文学的时候,那种随意自然不是其他人可以相提并论的,这是一种真正的心灵契合,父女间最为暖融的感觉。她恨他,他懦弱、无能、自弃,没有守住家,守住他和他们一世的温暖、稳定。这种交错的情感,是张爱玲一生的徘徊和纠结。
张爱玲希望自己的爱人,可以长自己5岁到10岁都行,对于成熟男子的依赖,或许微微可以诠释张爱玲的恋父情结。
母亲黄逸梵与自己是不会抢夺父爱的,如果抢夺她估计会更高兴。但是,换作他人则不同了,特别是与张廷重有关系的女人,意义则不一样。
孙用蕃的出现,孙用蕃的介入,孙用蕃的入门,这些,张爱玲都可以承受,毕竟父亲是一个正常的男子,正值大好年华,不论怎样,再结合一位妻子理所当然。但是,如果一个女人抢走了自己的喜欢,或者抢走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爱呢,那么,将是怎样的心态和心理,该是如何的悲伤和不满?
孙用蕃赤裸裸地抢走了张廷重,在我们拉长的镜头里,些许小事情,明了又深刻地挖掘出了这个家庭的格局。张廷重听新夫人孙用蕃的,或不是男人的软弱,是真想有一个女人和自己好好过日子吧。所以,孙用蕃的话,孙用蕃的提议,孙用蕃的不爱,张廷重也爱屋及乌地有了改变,有了对于家庭成员一子一女不知不觉的疏离和淡薄。至此,这个家庭因后母的一些挑唆,裂痕渐渐地撕开了。
人生,除了分离,伤痛的极致,更是那些出走的亲人,不记得回家的路了。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说。
经典的,无论在哪里都是经典。就像张爱玲的传奇,注定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