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第一节 治未病
一、已病防传,虚实异治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傅脾,肯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傅,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蘖稠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裂。制:赵开美本原作“伤”,据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所因论》改为“制”。肾,肾氯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氟盛;心火氯盛,则裂肺;肺被制,则金氨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氯盛。故寅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译文】
问道:高明的医生治未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说:治未病的意义,如见到肝病,知道肝会影响到脾,就应当先补脾,但如一年四季脾气旺盛的时候,脾就不会受到肝邪的侵袭,那就不必补脾。一般的医生不知这种相传的道理,见到肝病,也不了解应当先实脾的方法,而只知道治肝。
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所以治疗肝虚的病,应当用酸苦药以补之,用焦苦药以助之,以甘味药以调之。因为酸味药入肝,焦苦味人心,甘味入脾,脾气旺盛便能制肾,肾受到制约,肾中阴寒水气便不会亢而为害,由是可保持心之少火旺盛,而心之少火旺盛可以制约肺金,肺气受制,则肝气便可逐渐旺盛,所以补脾,肝病就会自然痊愈,这是用补脾来治疗肝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只能用在肝虚病,肝实病就不宜应用。
古代医经上说:虚征忌用泻法,误泻益虚;实证忌用补法,误补更实。应当用补法治疗正气不足的虚证,用泻法治疗邪气有余的实证,这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不但肝要虚实异治,其余各脏的病,亦可以此为准,进行辨证论治。
【解读】
本条的基本精神,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举肝病传脾为例,说明脏腑病理传变规律,提示在治疗时应注意照顾未病的脏腑,以预防疾病的传变。仲景治未病何以突出肝脾为例?这是因为四时之气始于春,人体五脏之气始于肝,而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在疾病过程中,如果脾脏受损,气血营卫的来源就会缺乏,因而导致病情趋向恶化。另一方面,临床上肝木克脾土,肝脾失调的病变又最为常见,所以肝病传脾很具有代表性。首段“肝之病”属肝的实证,故在泻肝的同时,要注意调补不旺之脾,防止肝病传脾;如果脾旺则不受肝邪之传,即勿补脾;中工不知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只能见肝治肝。
(2)治病当分虚实,仍以肝病为例来说明。“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这是治肝虚的方法,酸人肝,肝虚当补之以本味,所以补用酸;焦苦人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所以助用焦苦;甘味能够和中补脾,所以“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至于肝实病证,以上方法就不适用,而应当泻肝顾脾。“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十七句是解释肝虚病用酸甘焦苦治法的意义。肝木既虚,肺金必然会侮其所胜,这是五行生克制化的一般规律。所以,在肺金未侮肝木之前,就得用酸味药来补肝的本体;用焦苦味药以助心火。助心火有三种意义:其一,心旺可以感气于肝;其二,心旺可以不泄肝气;其三,心火旺可以制约肺金,肺之邪气受制,则木不受克而肝病自愈。至于本法中用甘味药来调补脾土,其目的在于补土制水,肾的阴寒水气不亢而为害,则水不凌心,心的少火之气旺盛,则能制约肺金,肺的邪气不致乘侮肝木,则肝之本气自盛;且土能荣木,脾气健旺,有助于改善肝虚的病变。文中“制”字当作“制约”理解,说明五行(五脏)相互制约,才能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状态,才能生化不息。如果五脏之间失去了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就会出现病理变化,可见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因而仲景据此立论,重视调整脏腑失衡病变,使之归于平衡,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以肝虚为例,提出味具酸甘焦苦,功兼调补助益的具体治法,以恢复脏腑相互制约的生理平衡,显然,这是根据五行相制理论以调整五脏失调的治法的范例,具有指导意义。
(3)本条最后引用经文对虚实异治作出结论:虚证不能泻,实证不能补,否则虚者愈虚,实者愈实。必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是正确的治法。肝病如此,其他诸脏可以类推,故云“余脏准此”。
二、未病防病,已病早治
夫人稟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chèn)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道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译文】
一个人生活在自然界,要遵循木、火、土、金、水五行运行的常理,自然气候能帮助万物生长,也可以伤害万物,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样。若人体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活动正常,无论气候怎样变化,也都能适应,人即安和无病;如果人体脏腑失和,正气虚弱,又适逢外界气候反常变化,在外因通过内因的作用下,轻则发生疾病,重则引起死亡。疾病种类多种多样,但究其病因,归纳起来只有三条:第一是经络受邪,传到脏腑,因而引起内部疾病;第二是四肢九窍与血脉互相传变,阻塞不通,这是外部皮肤所引起的疾病;第三是房事过度、创伤和虫兽咬伤所引起的病痛。用这种方法来归纳,一切疾病的病因,都可以包括在内了。
如果人能内养正气,外慎风邪,不使风邪侵犯经络,那么就可以不病或少生病了。若受到邪气的侵袭,要趁病邪还未深入的时候抓紧早期治疗则内因经络所受之邪,就不致为患了;当四肢才觉重滞不适的时候,便可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治疗方法,使四肢血脉流通,九窍不致闭塞,则外因皮肤所中的病就可痊愈了;更要注意不犯国家法令,避免虫兽伤害,节制房事,这样精气竭乏等因素所致的各种伤害就可避免了。另外,在衣着饮食方面,注意寒温适宜,不要偏嗜过辛、过甘、过酸、过苦、过咸的食品,使正气充足,形体不衰,则病邪无从进入腠理了。所谓“腠”,是皮肤的毛窍,为周身气血津液所通会灌溉的地方;“理”,是皮肤与脏腑中间的纹理。腠理是人体御邪护正的屏障。
【解读】
本条从“夫人禀五常”至“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为第一部分,说明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自然气候,但自然气候有常有变,如果自然气候反常,就会伤害万物,人在气交之中,如不能适应反常气候,就会发生疾病。客气邪风虽然是致病因素,但能否引发疾病,仍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适应能力的强弱,如果五脏元真之气通畅,说明生命物质充裕,生理功能正常,抗病能力强盛,能适应反常气候的变化,则人体平和无病。反之,如果正气虚弱,适应能力减低,不能抵抗外邪,邪气就能乘虚而人,导致疾病发生,甚至造成死亡。此理即《素问·评热病论》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自“千般疢难”至“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为第二部分,阐述病邪侵袭人体,其传变一般是由表入里,由经络传人脏腑。但由于病邪特性不同,体质强弱有差异,疾病的发生也会有种种不同的变化,尽管有“千般疢难”(痰难,即疾病),但归纳起来,不外三条:其一是脏腑正气不足,邪气乘虚侵袭人体,由经络传入脏腑,是内在环境有空疏亏虚之处,所以能被邪气侵入,故称“内所因也”。其二是邪气侵犯皮肤,仅在血脉传注,壅塞四肢九窍,使气血失于通畅,这是因为外邪由皮肤侵入,传注血脉,阻塞四肢九窍,故称“为外皮肤所中也”。其三是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即后世所谓的不内外因。无论疾病种类如何繁多,其病变总离不开脏腑、经络、气血;无论疾病的病因如何复杂,归纳起来,总不超越以上三条。
自“若人能养慎”至“病则无由人其腠理”为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养生的重要性,强调疾病要早期治疗,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如节制房事,以免损耗精气;起居饮食适当,以保持形体不衰;此外还应防备意外灾伤,如金刃、虫兽咬伤,更应遵守国家法纪,以免刑役之苦损伤形体。总的说来,如能做到养慎,病邪就不易侵入腠理。“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是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防微杜渐,以防病邪深入。所以当经络开始受邪,尚未深入脏腑,便应及早治疗,通过导引(即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使机体气血通畅,提高正气的抗病能力,即可驱邪外出,使疾病早愈。不然的话,早期失治,病邪便会传变,产生“九窍闭塞”,甚至“流传脏腑”,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这时治疗就困难了。
原文的第四部分即末尾一段话,是仲景对腠理作出的解释,阐明广义的腠理为三焦所主,与皮肤、脏腑关系密切,它既是元真相会之处,又是血气流注的地方,如果人体对外抵抗能力减退,它即可成为外邪侵入的门户。
三、时色脉相违则病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勤,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峙色脉,皆当病。
【译文】
老师说:寸口脉的搏动,是随着五脏所旺的季节而有所变动的。例如肝旺的季节颜色是青色,其他季节应表现的颜色,也都与五脏旺时有关。春季是肝旺的时候,它的颜色应见到青色,如果反见到白色,就不是所旺季节应有的颜色与脉象,都属于有病的象征。
【解读】
人体五脏之气各有旺时,与季节气候变化相应,因而随着春夏秋冬时序的更替,脉象和色泽也相应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例如春季木旺,则肝应之,其色当青,其脉当弦;夏季欠旺,则心应之,其色当赤,其脉当洪;秋季金旺,则肺脉应之,其色当白,其脉当浮;冬季水旺,则肾脉应之,其色当黑,其脉当沉。这是正常现象,这就叫做四时各随其脉色。假如春天肝旺,色应青而反色白,这就是非其时色;脉应弦而反浮,这就是非其时脉,非其时而有其色和脉,这是不正常的现象,故皆为有病。
四、气候节令相违亦病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属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译文】
问道:时令与气候,有的未至而至,有的至而不至,有的至而不去,有的至而太过,这应该怎样解释呢?老师回答:季节的推移有常,气候的变化无定。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气相隔的时间是十五天,而气候的寒暖变化,却不一定这样准确。例如“冬至”节后六十天就是“雨水”节,其时少阳当令,冰雪解冻雨水渐多,阳气开始生长,气候逐渐温和,就是时至气也至了,这是正常的气候。如未到“雨水”节,天气就已变温和,这就是时未至而气已至,所以叫“未至而至”。如已到“雨水”节,天气仍未温和,这是时已至而气未至,所以叫“至而不至”。如已到“雨水”节,而气候不温和,反而寒冷很厉害,这就是时已至而寒冬的气候未去,所以叫做“至而不去”。如刚到“雨水”节,而气候过热,如盛夏五六月一样,这是时至气候太过的现象,所以叫“至而太过”。这些都是反常的气候,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解读】
节令与气候变化,相当相应,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正常的自然规律,有利于万物生长。本条所说“冬至之后,甲子夜半”(此处指冬至之后的六十天),实际即是冬至后六十天的雨水,此时阳气开始从地面生发,故称“少阳之时,阳始生”(少阳:古人将一年分为三阴三阳六个时段,各六十天,自少阳始,至厥阴止。详见《难经·七难》),说明气候渐转温和,时与气相符合,是为正常气候。
原文中从“以未得甲子”之后,主要说明时令与气候不相适应的情况,包括太过与不及,如未到雨水节,而气候已温暖,这是时未至而气已至;如已到雨水节,气候尚未温和,这是时已至而气未至;如已到雨水节,气候仍然很冷,这是时令已至,而严寒气候当去不去;如已到雨水节,气候变得像盛夏一样炎热,这是气候至而太过。以上所说的太过或不及,都属于反常现象。总之,非其时而有其气,就容易酿成六淫外感或时病流行,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
五、杂病预后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cù)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译文】
问道:寸口脉沉大而滑,重按搏指滑利有力,沉大为血实,滑大为气盛,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突然发生昏厥,凡病情较重,邪入已深者为入脏,预后不良,病情较轻,邪入尚浅者为入腑,预后良好。这应该怎样来区别呢?老师回答:若唇口青紫,身体厥冷,说明邪气内闭,血行郁滞,阳气衰竭,病深且重,此为入脏,预后不良。若身体温和,微汗自出,说明气血流通,病浅且轻,此为入腑,故易治愈。
【解读】
“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是指脉沉为血实,脉滑为气实,脉大为邪盛。邪在于血则血实,邪在于气则气实。故寸脉沉大而滑,说明邪气充斥,气血俱病。
“实气相搏”,指血实与气实相并,可以引起血气并走于上的“卒厥”证(指突然昏倒的一种病证)。这与《素问·调经论》所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的意义相同。
“血气人脏即死,人腑即愈”是指五脏主藏而不泻,血气并入以后,不能自还,使神明昏聩,猝倒无知,出现唇口青,身冷等症。唇口青是血行不利,身冷是阳气衰微,此时元真之气不行,升降出入道路阻绝,故谓“人脏即死”。六腑主泻而不藏,血气并人,容易外出,邪人于腑,虽有猝然昏仆,手足逆冷等症,但与脏气欲绝者不同。血气虽并人于腑,只是暂时现象,少顷即可气返血行,阳气外达,邪气随之外泄,使身体温和,汗自出,而病告愈,故谓“人腑即愈”。示人及时救治,防其由轻变重。
第二节 阴阳规
一、杂病病机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译文】
问道:古代医经上说“厥阳独行”,这话如何解释?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阳没有阴,阳气独行于上,所以称为厥阳。
【解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之间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若阴血(液)亏虚于下,则无阴维系的孤绝之阳浮越于上,疾病便接踵而至。有与无乃相对之词,全系病态,借以表明阴阳失去相对平衡是导致一切杂病的总病机。
二、杂病分类与中人五邪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裹,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译文】
问道:阳病十八种,包括哪些病征呢?老师说:头痛,项痛、腰痛、脊痛、臂痛、脚掣痛。又问道:阴病十八种是指的什么病?咳嗽、上气、喘息、哆逆、哕逆、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种,合为九十种病。人又有六微,各有十八种病,合为一百零八种病。另外,五劳、七伤、六极和妇女三十六种病,不包括在内。
清邪即雾露之邪,多伤上部;浊邪即水湿之邪,多伤下部。大邪即风邪,多伤于表;小邪即寒邪,多伤于里。饮食失节从口而人,是食积为病。风、寒、湿、雾、饮食五种病邪伤人,各有一定的规律,风邪伤人多在上午,寒邪伤人多在下午,湿邪伤人偏于下部,雾邪伤人偏于上身,风邪使人脉浮,寒邪使人脉紧,雾邪伤人皮肤腠理,湿邪则易流入关节,饮食失节伤人脾胃,寒气盛伤经,热气盛伤络。
【解读】
本条可分为两段解析。
第一段论古代对疾病的分类和计数。阳病是指头痛,项、腰、臂、脊、脚掣痛等六种在肌表经络的病证。因阳病有营病、卫病、营卫合病三者的不同,三六合为十八病。阴病是咳、上气、喘、哕(呃逆)、咽(指咽中梗塞)、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等九种在脏腑的病证,因阴病有虚实的不同,故二九合为十八病。五脏病各有十八,是说五脏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而为病,有在气分、血分、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六合为十八,五个十八,合为九十病。六微谓六淫之邪中于六腑,腑病较脏病为轻,故称为六微。六微亦有气分、血分、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六合为十八,六个十八,合为一百零八病。至于五劳(《素问·宣明五气》及《灵枢·九针》均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为五劳所致。《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以志劳、思劳、忧劳、心劳、疲劳为五劳。《诸病源候论》又有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之说)、七伤(《诸病源候论》以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为七伤。本书《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大黄廑虫丸条,有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共为七伤)、六极(《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均以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备急千金要方》作髓极”、精极为六极)以及妇女三十六病(《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均作十二瘕、九痛、七害、五伤、三痼),由于致病因素不属六淫外感,所以说“不在其中”。
第二段论述五种病邪的特性及伤人的规律。清邪为雾露之邪,故居于上;浊邪为水湿之邪,故居于下。大邪指风邪,其邪散漫,多中肌表;小邪指寒邪,其性紧束,常中经络之里。馨饪之邪即宿食,从口而入,损伤脾胃。由于五邪的性质各有不同,故其中人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风为阳邪,多中于午前,病在肤表,脉多浮缓;寒为阴邪,多中于日暮,病位偏里,脉多紧急;湿为重浊之邪,易伤于下而流入关节,故有腿酸、脚软、麻痹不仁等症;雾为轻清之邪,故伤于上而连及皮腠;脾主运化,饮食不节则伤脾胃。经脉在里为阴,络脉在外为阳,寒气归阴,所以说“极寒伤经”;热气归阳,所以说“极热伤络”。
第三节 诊疗
一、望诊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译文】
问道:有病的人能从他的面部气色看出来吗?老师说:鼻头色青的,主腹中疼痛,如再加怕冷的可能致死;如鼻头色微黑,为内有水气;色黄是胸上有寒邪;色白的是失血;假如鼻头微发红色而在不应该出现的时候,则病人可能死亡;再从眼睛来说,直视转动不灵的是痉病,这类病是不易治疗的。又观察面色,青色主疼痛,黑色主劳损,红色主风热,黄色主便秘,面色鲜明的,是水饮停聚于内,水气上泛的现象,所以说面色鲜明者,是有留饮所致。
【解读】
人体脏腑的精气,藏于内为气,露于外为色,因此观察面部气色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原文中首先提出鼻部的望诊,鼻属脾,青为肝之色,如鼻部见青色,症见腹中痛,为肝乘脾,如再见极度怕冷,则属阳气衰败,阴寒内盛,预后不良。如鼻部色现微黑,黑为水色,是肾水反侮脾土之征,故主有水气。其次是望诊面色,色黄是指面色黄,不单指鼻部。
面色黄有两种情况:一是脾病不能散精四布,因而水饮停于胸膈之间,所以说色黄者,胸上有寒;一是湿热蕴结,脾气郁滞,不能运化津液,故症见大便难。面色白是血色不能上荣于面,故主失血过多之症。如失血之人面色反现微赤,又不是在气候炎热之时,此为血去阴伤,虚阳上浮之象,故主病情危重。
面色青,是因血脉凝滞不通,故主疼痛。黑为肾之色,劳则肾精不足,其色外露,故色黑为劳。风为阳邪,易从火化,火色赤,故面赤为风。面色鲜明是体内水饮停积,上泛于面,面目浮肿,反见明润光亮之色。
条文中还提到目部的望诊,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目正圆”,乃两目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之象,多为风邪强盛,五脏精气将绝所致之痉病,故属不治之症。
但必须指出,本书各篇中所称“死”或“不治”,是表示疾病已陷于危笃,并非绝对不能救治。
二、闻诊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译文】
老师说:病人平时很安静而突然惊呼的,是关节有病;因病在骨节,不动则不病,偶因转动而疼痛加剧,故突然发出惊叫。语声低微,浊而不清,这是痰湿郁结,阻塞胸膈,气道不利的缘故;语声细小而长的,是头痛病。若高声减叫,则脑部被震,头痛加剧,所以发出细长的声音。
【解读】
声音虽发于喉咙,实有关于五脏,正常人语声虽有高低急徐之不同,但发音自然,声音均匀和畅,一有反常,便是病音。不同病音可反映不同病变,对诊断脏腑气血津液的盛衰、不同性质疾病的病变部位及病人情志变化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条仅举例从语声的改变以测知病变部位,例如:
(1)病在骨节间,是指关节疼痛的一类病证,由于病在关节,则体位转动不利,动则作痛,故病人常处于被迫的安静无声体位,若偶一转动,则疼痛加剧,便突然发出惊叫声;
(2)原文中所谓心膈间病,是指结胸、心痞、懊侬一类病证,由于邪气闭塞心胸,致气道不畅,故语声低微而不清澈;喑(yīn),一作痦,哑也;
(3)头中病多指偏头痛、巅顶痛之类疾病,由于病在头中,如大声说话则震动头部,其痛愈甚,故其声不敢扬,而胸膈气道无病,故声音虽细小,但能保持清长。啾(jiū),虫、鸟细碎鸣声。
三、表里同病治则
问曰:病有急当救裹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裹;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译文】
问道:表里同病,有的先当治里,有的先当治表,这是什么道理呢?老师说:表里同病,先表后里,原为常规治疗法则,但也要斟酌先后缓急,或先治表,或先救里,灵活拿握。例如:表证病人本应发汗解表,若误用泻法攻里,致使脾肾阳衰,脾阳伤不能健运,肾阳伤不能蒸动气化,故病人里虚泄泻,完谷不化。表征未解,故仍身体疼痛,里征又急,有亡阳人死的危险。此时治疗,虽有表证而里虚已急,故当先救其里,救里之后,大便恢复正常,说明脾肾阳气来复,如身体仍然疼痛者,开治其表。这是根据病证的表里虚实,先后援急的治疗法则。
【解读】
本条也见于《伤寒论》第91条。一般而言,表里同病,当先解表,表解后再治里证,否则易导致外邪内陷而使病情加重。但疾病变化多端,医者既要知其常,亦应达其变。本条的主要精神,就在于说明表里同病时,要辨虚实,分缓急,急者先治,不可拘泥先表后里之说。如病邪在表,本当发汗,而医者反误用下法,至脾胃受伤,形成里虚证,下利清谷不止,此时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存在,仍须以里证为急,待里证解除,二便恢复正常,尚有身体疼痛的表证,则当再治其表。
所以,凡是表证而见下利清谷不止者,当急救其里,否则正虚难以抗邪,邪气势必蔓延,将会发生正虚阳脱之变;如仍以表未解而发其汗,更虚其阳,则会导致上下两脱之危候。
由此可知,凡是表里同病,属里实者应先解表,后攻里;属里虚者,应先救里,后解表。
四、痼疾加卒病治则
夫病痼疾,加以卒(zú)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译文】
患有久病未愈的病人,又加患了新病,应当先治新病,否则,新病未傲气旧病增剧,必将导致不良后果。这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辩证论治的重要法则。
【解读】
痼疾,指原有的旧病;卒病,指新病。新旧病同时存在,应根据二者孰缓孰急来确定治则,一般而言,当以旧病为本、为缓;以新病为标、为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治新病,后治旧病。况且旧病日久势缓,不容急治,必须缓图,欲速反而不达。而新病势急,不容缓图,必须急治,恐迟则生变。且旧有痼疾日久根深难拔,而新病邪浅易除。先治新病后治旧病,还能避免新邪深人与旧疾纠合。
五、五脏喜恶调治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译文】
老师说:五脏的病,各有它所适宜的饮食,能得到适合的饮食,就很易痊愈。同理,五脏的病,各有它所不适宜的饮食,如果遇到病人厌恶的饮食,病就会加重。假如病人忽然想吃他平时不喜欢吃的东西,食后反助病气,很可能引起发热。
【解读】
所得、所恶,这里均指饮食居处的宜忌。尚应包括时令、气候、精神情志和药物性味等方面,所有这些都与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有关,因此在疾病治疗和护理中应予重视。得者,相合之意。《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这就是五味各有所合于五脏。
五脏疾病各有所得,足以安脏气而却病邪,故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如心恶热,肺恶寒,脾恶湿,肝恶风,肾恶燥。由于五脏有以上不同的特征,因而各有其适宜的治法。如肝体阴用阳,肝病阴虚喜酸收,肝病气郁则欲辛散。再如脾恶湿,脾为湿困则恶肥甘而喜辛开。
在安排病人饮食居处等护理方面,也应注意到这些特点,如心主血,心病血热,禁热衣热食;肺主气,肺病气虚,禁寒饮食寒衣。五脏病如此,推之六腑病,乃至肢体经络病,也应如此,如湿痹患者当安排在干燥居所,寒痹患者应该有保暖措施,只有进行恰当的护理,才能使疾病获得痊愈。
“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是说未病之前从来不喜欢的食物,病后反而突然思食,这是脏气为邪气所改变,食后可能助长病气而引起发热。
总的说来,对于任何疾病,不论是治疗或护理,都应根据“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的理论,按照“远其所恶,近其所喜”的原则处理。
六、审因论治原则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肯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舆豬苓汤。余皆仿此。
【译文】
凡是病在内脏,进行治疗时,必须根据其所得的病邪施治,如水停于里的口渴症,就可给与猪苓汤,其余可照此例类推。
【解读】
诸病在脏,是泛指一切在里的疾病。病邪在里痼结不解,往往与体内有害物如痰、水、瘀血、饮食等相结合,医者应当随着里病(脏腑)所依据(引申为合适、满意、喜欢)的病因(病机)予以恰当的治疗。如渴而小便不利,审其原因若为热与水结而伤阴者,当与猪苓汤育阴利水,水去热除,渴亦随之而解。他证亦可依此类推,如热与食结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热与血结用桃仁承气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