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龟鳖类

第七篇 介部

水龟

[名词解释]龟的形态像离卦,它的精神内涵在坎卦。龟背隆起有花纹与苍穹对应,龟板平坦与大地相合。负阴抱阳,头如蛇头,颈如龙颈,其骨甲包绕里面的筋肉,肠与头部有络属关系,因而能通运任脉。肩宽腰粗,它属于卵生动物,喜欢蜷缩,且用耳朵呼吸。雄龟与雌龟通过尾巴交配,也能与蛇交配。它于春夏之际苏醒出洞,秋冬之际再回到原先的洞穴休养,所以灵慧而且长寿。

[药性气味]味甘、酸,性温,无毒。又有人称它:味甘、咸,性平。

[药效治疗]食后令人轻身不饥,益气增智,开胃。用它酿酒,可治中风,四肢拘挛。用水煮后食用,疗风湿痹痛、身肿、骨折、筋骨疼痛、日久寒嗽。还可止泻血血痢。

龟甲

[药性气味]味甘,性平,有毒。

[药效治疗]治漏下赤白、腹内包块、疟疾、外阴溃烂、痔疮、湿痹、四肢萎缩、小儿囟门不合。经常服用,可以轻身不饥。还可压惊解烦,治胸腹痛、不能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役或肌体寒热欲死,用甲作汤饮服,效果良。烧成,治小儿头疮瘙痒、女子阴疮。

[药效治疗]治久咳、疟疾。炙后研末用酒冲服,疗中风。

[药效治疗]治血痹。烧灰后可治脱肛。

下甲

[药效治疗]补阴。治阴血不足,活血化瘀,止血痢,续筋骨,治劳累过度、四肢无力。又可治腰腿酸痛,补益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泻。主难产,消痈肿。烧成灰后可敷臁疮。将龟肉作羹食,虽说能大补,但多为神灵,不可轻易而杀。有人曾食龟肉,则占卜不灵,勿食为好。孙真人说:在六甲日、12月都不能食龟。否则使人精神萎靡。也不能同猪肉、菰米、瓜、苋食,否则害人。李时珍说:龟、鹿都是有灵性而长寿的动物。龟头常缩在腹中,能通任脉,故取其补心肾血虚,滋阴;鹿鼻常反向尾巴,能通督脉,故取其补精气、命门,壮阳。这种物性之玄妙,功效之神奇,推究事物的人不可不知。

[药性气味]味咸,性寒,无毒。

[药效治疗]治脱肛。治跌打损伤,和酒饮用。

[药性气味]味苦,性寒,无毒。

[药效治疗]治痘疹后眼睛浮肿,闭经。取汁点,良。

[药效治疗]将龟放在荷叶上用镜子照,它的尿就会自然流出来。将尿滴入耳中,治耳聋;点舌下,治大人、小孩中风,惊邪不语;摩擦胸背,可治小儿龟胸、龟背。李时珍说:按《岣嵝神书》载,用龟尿磨瓷器,能令瓷器变软;磨墨题碑,能入石数分。因此而推,人在5月5日,煮肥龟用盐、豆豉、蒜、蓼拌食,叫做菹龟。这是取其阴内阳外的义理。

秦龟

[名词解释]生长在陕西山地,又有人说它生活在海水里。

[药效治疗]补阴养血。

[药效治疗]除风湿性关节炎、颈风冷痹、关节气壅、妇女白带含血,破气消积,强心,治淋巴结瘘管。

灵龟

[名词解释]它生长在海边,在山上休息,在水中捕食,能入水。

[药性气味]味甘,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祛风热,利肠胃。

[药性气味]味咸,性平。

[药效治疗]主治毒箭伤。

龟筒

[药性气味]味甘、臭,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主治各种血症及解刀箭毒,煎汁饮,可解药毒及蛊毒。

[附加配方]治痘疮黑陷:这种病是由心有郁热、血液凝结所致。用生玳瑁、生犀牛角,一同磨汁一合,加入猪肝血少许,紫草汤五匙。调匀温服,痘疹即刻之间透发。

纳鳖

[名词解释]没有裙肉而头脚不能伸缩的鳖,叫纳鳖。

[药性气味]有毒。

[药性气味]有小毒。

[药效治疗]主治虚损劳乏及妇女闭经。

绿毛龟

[名词解释]生长在南阳的内乡和唐县,如今只有蕲州人将其作为特产。养殖者从溪涧中捕捉到后,畜养在水缸中,用鱼虾来饲养,冬天将缸中的水倒掉。时间一长,龟就会生毛,长4、5寸,毛中有金线,脊骨上有三条棱,底甲呈象牙色,大如五铢钱的,才是绿毛龟。其他龟饲养的时间长了也长毛,但大而没有金线,底甲颜色也不同,为黄黑色。《南齐书》载“永明中有献青毛神龟”,其中青毛神龟就是绿毛龟。另外《录异记》载:唐玄宗年间有一方士进献1寸左右,金色可爱的小龟。说是将它放在碗中,能解毒蛇之毒。这也是一种奇龟。

[药性气味]味甘、酸,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主通运任脉,助阳道,补阴血,益精气,治痿弱。将它捆缚在额上,能禁邪疟。收藏在书篮中,可杀蛀虫。

[名词解释]又叫团鱼、神守。李时珍说:鳖就是甲鱼,可在水里和陆地生活,脊背隆起与龟类似,甲壳的边缘有肉裙。鳖在水中时,水面上有鳖吐出的津液,叫鳖津。人们根据此液而捕捉它。现有呼鳖的人,作声抚掌,望津而取,百无一失。

[药性气味]味甘,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主补中益气。能治热气及风湿性关节炎,腹内积热。和五味煮食,微有腹泻、妇人漏下杂质、形体消瘦:腹内积气结块及腰痛者,宜常食。还可去血热,补阴虚。做肉羹食,可治久痢,长胡须。做威丸服,治虚劳、脚气。《礼记》载:“食鳖去丑”,说的是颈下有软骨如龟形的人,吃鳖能患水病。吃鳖时不能同鸡蛋、苋菜食。以前曾有人挫伤了鳖,用赤苋包置于湿地,经过十天后,都变成了鲜活的鳖。孙真人说:鳖不能同猪、兔、鸭肉食,否则损人;也不可同芥子食,否则生恶疮。妊妇吃了它,会令胎儿颈缩。李时珍说:根据《三元参赞书》载:鳖性冷,吃了能发水病。有冷劳气、腹部包块的人不宜食。鳖生性畏葱及桑灰。凡吃鳖的人,宜取沙河中的小鳖,去血,用桑灰汤煮熟,然后去掉骨甲换水再煮,再放入葱、酱做羹膳食,才好。它的胆味辣,破后放入汤中,可代替椒而辟腥气。

鳖甲

[药性气味]味咸,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治胸腹包块、积滞寒热,去痞块息肉、温疟、腹内积气结块及腰痛、小儿胁下肿胀。隔夜食,治脐腹或胁肋硬条块、冷腹胀气、虚劳羸瘦、除骨熟、骨节间劳热、结滞壅塞、下气、妇人漏下杂质。治下淤血,去血气,破结石恶血,堕胎,消疮肿肠痈及跌损淤血。能滋阴补气,去复发性疟疾、阴毒腹痛,治积劳成病、饮食不当、旧病复发、斑痘烦闷气喘、小儿惊痫、妇人经脉不通、难产、产后阴户开而不闭、男子阴疮石淋。还可收敛疮口。

[药效治疗]除白发。拔掉白发后,取脂涂孔,即不生。如欲再生的,用白狗的乳汁涂。

[药效治疗]烧灰,治小儿多种疾病及妇人子宫脱垂,产后阴户不闭,发高烧及胸腹痛。还可敷多年脱肛。

[药效治疗]用盐腌藏后煨食。止小儿下痢。

[药效治疗]在5月5日收藏入衣领中,能增强记忆。

[附加配方]治脐腹或胁肋长硬条块:用大鳖1个,蚕沙1斗,桑柴灰1斗,淋汁5次,同煮烂后去骨再煮成膏,捣成梧桐子大的丸。每天服3次,每次服10丸。

治寒湿脚气,痛不可忍:用鳖2只,水2斗,煮取1斗。去鳖留汁,加苍耳、苍术、寻风藤各0.5斤,煎至7升,去渣,用盆盛好后熏蒸,待水温凉一些再浸洗。

治痈疸久不收口:将鳖甲烧存性,研末掺在疮口上,效果很好。

治妇人难产:取鳖甲烧存性,研末,用酒送服1方寸匕。

治阴茎生疮:将鳖甲烧后研末,用鸡蛋清调匀涂。

治小便沙石淋痛:将九肋鳖甲用醋炙过,研末,用酒送服1方寸匕,每日3次。

治产后阴户不闭:用5枚鳖头烧后研末,每次用井水送服1方寸匕,一日3次,或者加用2两葛根。

治大肠脱缸:将鳖头烧后研末,用米汤送服,方寸匕,一日2次。再将末涂在肠头上。

纳鳖

[名词解释]鳖之无裙,而头足不缩者,名曰纳。亦作魶。

[药性气味]有毒。食之令人昏塞,但以黄芪、吴蓝煎汤服之,可立解。

[药性气味]有小毒。

[药效治疗]传尸劳,及女子经闭。

能鳖

[名词解释]能鳖又叫三足鳖。

[药性气味]大寒,有毒。

[药效治疗]折伤,止痛化血,生捣涂之。

[名词解释]鼋是一种大鳖。甲虫中只有鼋体形最大,它生长在南方的江湖中,背色青黄,头大颈部色黄,肠与头贯通。它以鳖为雌,卵生,所以说“鼋鸣鳖应。”

[药性气味]味甘、性平,微毒。

[药效治疗]它具有补益作用。可以治湿气、邪气及多种虫疟。

[药性气味]味甘、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炙黄后用酒浸,能治慢性淋巴结炎,恶疮痔瘘、风疹瘙痒及五脏邪气。杀百虫毒,去百药毒,续筋骨。治妇女血热。

[药效治疗]主治风癣及恶疮。

[药性气味]味苦、性寒,有毒。

[药效治疗]主治咽喉肿痛,用生姜、薄荷汁化少许服用,取吐即愈。

[名词解释]又叫螃蟹。它有两只前爪,八只脚,都极为锋利,它的外壳坚硬,上有十二星点。雄蟹脐长,雌蟹脐圆。腹中的蟹黄随季节而增减。它的性很躁。生长在流水中的,色黄而带腥味;生长在死水中的,色黑红而有香气。霜前的蟹有毒,食用害人,霜后即将冬蛰的味美。

[药性气味]味咸、性寒,有小毒。

[药效治疗]主治胸中邪气,热结作痛,口眼歪斜,面部浮肿。能养精益气,解漆毒。产后腹痛血不下的,同酒食。筋伤骨折的,生捣后炒烂贴在患处。小儿囟门不合,将蟹的前脚同自芨末捣后涂用,直到合为止。能治疟疾、黄疸。将汁滴入耳中,治耳聋,且能解药物及鳝鱼毒。独螯,两目相向,独目,有六足或四足,腹下有毛腹中有骨,背有基点,足斑目赤的,都有毒,食用害人。可用冬瓜汁、紫苏汁、蒜汁、豉汁、芦根汁解毒。孕妇不能吃,易引起难产。蟹极能动风气,患有风症的人不能吃。不可同柿子、荆芥食,否则易生霍乱,唯有木香汁能解。

牡蛎

[名词解释]又叫蚝。它属于蚌蛤类动物。有胎生和卵生两种形式。只有雄的,没有雌的,绝无仅有,故得此名。名蛎和蚝,是因为它粗大。如今海边都有。尤其以东海、南海为多,都附着在石头上。像房子一样相连,称为蛎房。刚生长时只有拳头大,逐渐向四面生长,直到1、2丈长,漫布于岩石之上,形状像山,俗称蚝山。它身体有二房,每个房内有一块肉,大房如马蹄,小房像人的手指头。每次涨潮,它的房门都打开,若有小虫进入,则合上房门,以充饥。渔民得到它后,凿开它的小房,并用烈火烧,挑出房中的肉当食品吃,味道鲜美且益人,所以把它当做很珍贵的海味。

[药性气味]味甘,性温,无毒。

[药效治疗]煮食,可治虚损,且能调中,解丹毒及妇人血气。拌以姜、醋生吃,治丹毒,酒后烦热,止渴。炙食可以美容。

[药性气味]味咸,性平、微寒,无毒。

[药效治疗]治伤寒寒热、温疟、风疟,消惊恚怒气,除急性或慢性淋巴结炎、女子白带含血。长期服用,有壮筋骨,辟邪,延年益寿。除去留在骨节和荣卫之间的结热、虚热、心中烦满疼痛气结。能止汗止渴,除淤血,治泄精,充实大小肠,止大小便频繁。还可治咽喉肿痛、咳嗽胸胁下结块热。以之做成粉擦身,可止大人、小孩盗汗。治阴虚盗汗还可与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又治风疟及鬼邪缠身。能补肾安神去烦热,治男子虚劳、小儿惊痫。还可化痰软坚,清热除温,治疝瘕积块,甲状腺肿大。

[附加配方]治梦遗及大便溏:用醋将牡蛎粉制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次服用30丸。用米汤送下。

治疗妇人月经不止:牡蛎煅烧研末,米醋调成团,再煅烧研末,用米醋调艾叶未熬膏,做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服40—50丸,醋汤送下。

治痈肿未成:水调牡蛎粉涂在患处,干了再涂,以拔毒根。

[名词解释]蚌的品种很多。如今江河湖泊处处都有。其中尤以洞庭湖和江汉平原居多。大的蚌约有7寸长,形状如牡蛎;小的像石决明。它的肉可供食用。壳可制成粉末,当地人都印成锭出售,称为蚌粉,古人称为蜃灰,用来装饰墙壁和封墓穴,就像今天用的石灰一样。

[药性气味]味甘、咸,性冷,无毒。

[药效治疗]能除热止渴,解酒毒,清肝热,明目除湿。能治妇女劳损下血、白带过多、痔瘘,解丹石毒。放入黄连末取汁,点眼,可治耳目红肿、视物不明。

蚌粉

[药性气味]味咸,性寒,无毒。

[药效治疗]能治各种疳痰,止痢及呕吐呃逆。

烂壳粉

[药效治疗]治反胃、心悸短气、呕吐白沫,解热除湿,化痰消积,止小便白色浑浊、带下痢疾、消水肿及痰湿咳嗽,明目。还可用来搽阴疮湿疮及痒等。宋徽宗时李防御为御医,有一宠妃患咳嗽,彻夜不寐,面目浮肿如盘。徽宗诏令李防御为她医治,如3日无效则斩。李非常担心害怕,与妻泣别之时,忽然听到外面叫卖咳嗽药,一文一帖,服后即可得睡。李防御便买了一帖,见其色浅碧,恐药性太烈,只好自服两帖试验,未见不良反应,于是又买了三帖,合而为一,入宫让病妃服,当天晚上咳嗽就停止了,第二天一早浮肿即消去。徽宗闻讯大喜,赏赐他价值万缗的金帛。李防御恐徽宗索要药方,便去寻访,愿高价求得药方。卖药的人说:“我少时从军时,见到帅用此方,于是窃得。以度余生。”其方见下。

[附加配方]治痰饮咳嗽:将蚌粉放入新瓦器中炒红,加入少许青黛,用麻油调匀,每次服用2钱。

治反食吐食:将2钱蚌粉,一盏姜汁,用米醋调好,送服,立即见效。

冶痈疸红肿:用米醋和蚌粉调涂。

治近视,夜晚视物不明:用建昌军螺蚌粉3钱,洒上几滴水,剖开雄猪肝一叶,将蚌粉放入扎好,再同第二次的淘米水煮熟。另以蚌粉蘸食,以汁送下,一日一次,功同夜明砂。

治脚趾湿烂:用蚌粉掺涂即可。

马刀

[名词解释]是细长的小蚌。长三、四寸,宽五、六分,形状像刀。泥沙中也多见。

[药性气味]味甘,性寒,无毒。

[药效治疗]主治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除热,止渴,解酒毒,治疗妇女劳损下血,功用大抵与蚌相同。

[药性气味]味辛,性寒,有毒。

[药效治疗]主治妇女非经期阴道流血、寒热,破石淋,杀禽兽、贼鼠。除五脏间郁热,止烦满,补中,去四肢冰冷通利关节,能祛痰,消甲状腺肿大,治瘰疬瘿瘤。

[名词解释]又叫扁螺。色黑体小如蚶。能预测风雨的到来,且能飞动。

[药性气味]味甘、咸,性冷,无毒。

[药效治疗]主治流行病,开胃。解丹石毒及疔疮,除湿气,通乳汁,糟腌煮食都很好。将生肉浸过取汁,可洗疔疮。能除暴热,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不易衰老,利小便,治热气脚气湿毒,解酒毒,目黄。浸汁服,能治消渴。

[药性气味]味咸,性温。无毒。

[药效治疗]止痢,治阴疮及遗精泄精、反胃。烧灰服,治反胃吐食。能化痰止呕,除心胸痰水,治吞酸心胸及暴嗽。烧灰,能涂一切湿疮。

蛤蜊

[名词解释]生长在东南沿海。壳色白,嘴唇紫色,约2、3寸大。福建、浙江人用它的肉充海味,也用酱、醋、糟藏后,贩运到各地,被推为佳品。蛤蜊的穴在海滨的沙泥中,沙上有孔如针孔。人欲掘取,只要出其不意,一挖便得,否则挖得再深也得不到。

[药性气味]味咸,性冷,无毒。

[药效治疗]主滋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寒热引起的结胀,妇人淤血,宜煮食。又能醒酒。

壳粉

[药性气味]味咸,性寒,无毒。

[药效治疗]主热痰、老痰、湿痰、顽痰、疝气、小便白浊、白带过多,定喘嗽,止呕吐,消浮肿,利小便,止遗精,化积块,解结气,消瘿核,散肿毒。还可治妇女血症。用油调匀可涂汤火伤同香附末、姜汁调服,可止心痛。

[附加配方]治雀盲夜视不清:蛤粉炒黄为末,用油熔化和成皂子大,放入猪肾中扎定,蒸熟后食用。一日一次。

治小便白浊遗精:洁古说:阳盛阴虚,就会泄精,宜用珍珠粉丸。也可取煅过的蛤粉1斤,在新瓦器中炒过的黄柏1斤,一同研为细末,和水做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次服用100丸,一日2次,用温酒送下。蛤粉味咸能补肾阴,黄柏味苦能降心火。照此服,没有不愈的。

车螯

[名词解释]又叫蜃,生活在东海里,即大蛤。能吐出气体形成楼台。春夏的海岛边,常有此气。它的肉味像蛤蜊,且柔嫩。李时珍说:蜃壳呈紫色,璀璨如玉,有斑点如花。海边的人捕到后用火烤,蜃壳便打开,人们乘机取其肉而食。钟岏说:车螯、蚶和牡蛎,内无眉毛、眼睛,外壳紧闭,无香臭味,与瓦石有什么不同呢?却能供食用。罗愿说:鸟雀进入淮地为的是能捕食蛤,野鸡到海边是为能捕食蜃。大蛤的肉可以吃,它的贝壳可作为装饰品,烧成灰可以抹墙,又可将粉用来美容,甚至能生珍珠,它的用处太多了。

[药性气味]味甘、咸,性冷,无毒。

[药效治疗]主解酒毒、消渴及痈肿。但不可多食。

[药效治疗]治疮部肿毒,烧赤后,用醋浸两次为末,同甘草各等分,用酒送服,并用醋调匀敷用。还可消积块,解酒毒。

[附加配方]六味车螯散:可治发背痈疽,不论深浅大小。用车螯4个,黄泥包好,煅烧至红赤以出毒,研成末。取灯心草30茎,栝楼仁1个炒香。再同甘草节2钱炒,合作1副药。然后加酒2碗,煎取半碗,去滓,入蜂蜜1匙,调车螯末2钱,空腹温服,直到下恶涎毒为止。疗效如神。

紫贝

[名词解释]又叫文贝。形状像贝子但比它大,约二、三寸,质地:洁白如玉且有紫色斑点。

[药性气味]味成,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主治、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去热毒。可治小儿癍疹入目,眼睛生翳。

[附加配方]治小儿癍疹入目:紫贝一个,生研为细末,再取羊肝一具,用快刀剖开将紫贝末放在里面,扎好,同淘米水煮熟,装在瓶里放上一夜,然后空腹嚼食。

淡菜

[名词解释]又叫东海夫人,它的肉像珍珠母,一头小,中间衔着少许毛。味道甘美。

[药性气味]味甘,性温,无毒。

[药效治疗]主治虚劳、精血衰少,吐血久痢、肠鸣腰痛、症瘕积聚、妇女白带过多、产后身体虚弱及淤血、腹中冷痛。还能治腹部结块、润毛发。可烧食。煮熟食用,能补五脏、壮阳、消食、治脚气除腹中冷气。也可烧沸它的汁而食,能消瘿气。但不能多食,否则使人头昏眼胀,肠结,发丹石,且久食脱发。

海螺

[名词解释]螺属蚶类。大的如斗,生长在潮水中。

[药性气味]味甘,性冷,无毒。

[药效治疗]主治多年眼痛。将生螺肉取汁洗,或将黄连末放入眼内,取它的汁点。同菜煮食,治心痛。

田螺

[名词解释]形状呈圆形,大的如梨、橘,小的如桃、李。螺属于蚌类。它的壳上有圆形的纹理。它的肉随着月的圆缺而肥瘦,生长在水田及湖泊。

[药性气味]味甘,性寒,无毒。

[药效治疗]主治眼睛红肿疼痛,解渴。煮汁能清热醒酒。用珍珠、黄连末放入汁中,隔片刻,取汁点目,可以治愈目痛。煮食,利大小便。除腹中结热、眼胞黄、脚气向上冲心、小腹拘急、小便短赤、手足浮肿。利湿热,治黄疸,压丹石毒。将它的生肉浸汁饮,止消渴。捣肉,可敷热疮。捣烂贴脐,能退热,止痢疾,饮食不进,下水肿淋闭。煮水,可搽痔疮狐臭。不可多食,否则会腹痛。

[附加配方]治小便不通,腹胀如鼓:用一个田螺,半匕盐,生捣敷在脐下约一寸三分处即通,治痢疾、饮食不进。将二枚大田螺捣烂,加入三分麝香,制成饼,烘热后贴在肚脐上,过半日,热气下行,人就想吃东西了。

治酒醉不醒:用螺、蚌和葱、豉煮后饮汁,即醒。

治大肠脱肛:将三至五枚大田螺用井水养上一、二天,去掉泥沙。将鸡爪,黄连研末放入螺厣内,等到药物化成水后,先用浓茶洗净肛门,再用鸡毛蘸取药水扫,然后用软布托上,即愈。

治外阴长疮:用大田螺两枚,连壳烧存性,加入轻粉一同研末,外敷,有效。

治腋气狐臭:取一只田螺,先用水养,待它的厣打开时,放入一个巴豆仁,将田螺放入杯中,六、七月只需一夜,十一、十二月需七夜,便会化成水。经常涂擦即可断根。或者用一个大田螺,放入三分麝香,埋入地下四十九天取出,先用螺汁洗擦患处,再涂上墨,然后洗掉,有墨点之处便是病根所在,只需用螺汁点三五次即愈。

蜗赢

[名词解释]就是螺蛳。大如指头,壳比田螺厚,只喜欢泥水。三、四月,人们采来后放在锅中蒸,它的肉便自出,各处湖泊小溪都有,它的生命力很强。

[药性气味]味甘,性寒,无毒。

[药效治疗]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利尿,止渴,醒酒解热,利大小便。消黄疸水肿。治反胃、痢疾、脱肛痔疮出血。多食使人腹痛不消。

[药效治疗]主治痰饮及胃脘痛、反胃膈气、咳嗽及鼻窦炎、脱肛痔疮及水火烫伤。

[附加配方]治黄疸酒疸:将小螺蛳用水喂养,让它吐出泥土,每天煮食饮汁,自愈。

治各种淋症及小便白浊:将一碗螺蛳连壳炒热,倒人三碗白酒,煮至一碗,挑肉吃,用此酒送下。几次即愈。

治小儿脱肛:用二、三升螺蛳,放入桶内,让小孩坐上去,即愈。

治淋巴结炎已溃烂:取土墙上的自螺壳为末,每日敷用。

治小儿哮喘:取朝南的墙上年久的螺蛳为末,下午用水调匀,晚上吞服。

海蛳

[名词解释]和螺蛳相比,身体较为细长,壳上有六、七道旋纹,头上有厣。每年三、四月出现,粘在海崖石壁上。

[药性气味]昧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淋巴结核,胸中郁气不舒。

[附加配方]将它同盐、酒、椒、桂烹熟,然后敲掉尾、尖、使它的通气,便可吸食肉毒煮食时火候要适当,太过或不及,都会使它的壳肉粘连,不能吸食。

海月

[名词解释]海月大如镜,色白浑圆,常常死在海边。壳中有肉肥美无比,它的壳很美丽。

[药性气味]味甘、辛,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主治消渴下气,调中,利五脏六腑,止小便,消食和胃,增强食欲。

魁蛤

[名词解释]又叫魁陆、蚶、瓦屋子、瓦垄子。李时珍说,形状像小蛤而圆厚。《临海异物志》载,大的蚶,直径有四寸,背上的沟纹像瓦垄,肉味极佳,现在浙江东部近海处有种植,称为蚶田。可用糟腌贮藏后贩运到远方,是海中的珍品。

[药性气味]味甘,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主肢体软弱无力,泻痢、便脓血。能润五脏,止消渴,利关节。服丹石的人宜食,可免生疮肿热毒。还能除心腹、腰脊冷风,健胃。可温中消食壮阳,养颜。

[药性气味]味甘、咸,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烧过后用醋浸制成丸服用,治一切血气、冷气、腹内包块。连肉烧存性敷小儿牙龈肿痛。

真珠

[名词解释]真珠又叫蚌珠,它的母珠小而不孕,称为珠胎。中秋没有月亮,蚌就没有珠胎。现有培育的珍珠。

[药性气味]味咸、甘、性寒,无毒。

[药效治疗]主治镇心。点目,去翳膜。涂面,让人皮肤光泽颜色美好。涂手足,去皮肤逆胪。绵裹塞耳,主治耳聋。磨翳坠痰。除面,止泄。和知母,疗烦热消渴。主难产,下死胎衣。

石决明

[名词解释]又叫九孔螺,两广及山东海边都有。大的像手,小的如食指或中指。可以浸水洗眼,其中七孔和九孔的疗效好,十孔的较差。渔人食它的肉。寇宗奭说:登州、莱州海边盛产。人们采石明肉或将干的石决明,以充苞苴。李时珍说:石决明形长如小蚌而略扁,表皮很粗,有杂乱的细孔,内部光滑,背侧有一行整齐的小孔,就像人为穿成的一样。生长在石崖顶上的,渔人泅水过去,只要乘其不备就能轻易取到,否则它会紧粘在石崖上,难以剥脱。江浙人把石决明、酒蛤蜊当做美食,即是指此。

[药性气味]味咸,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治目生翳障、青盲。长期服用,益精轻身。除肝肺风热,骨蒸劳极。通各种淋症。

[药效治疗]其功效与肉相同。

[附加配方]解白酒味酸:用石决明不论多少,用火煅过,研为细末,将白酒烫热,以石决明末搅入,盖好。稍候,其酸味即去。

海蛤

[名词解释]海蛤是海中诸蛤的总称。李时珍说,海蛤可从海边沙泥中得到。黄白色,或黄赤相杂。它不是一类,而是诸蛤之壳,为海水磨砺,日久光莹,都不是原来的质地。

[药性气味]味苦、咸,性平,无毒。

[药效治疗]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疗阴痿。主十二水满急痛,利膀胱大小肠。主治水气浮肿,项下肿瘤。疗呕逆,胸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漏带下。止消渴,润五脏,治服丹石人有疮。清热利湿,消积聚,除血痢,伤寒反汗抽搐,中风瘫痪。

[附加配方] 1.水肿满。用海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以有水排出为度。

2.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用海蛤、木通、猪苓、泽泻、滑石、黄葵子、桑白皮各一钱,灯心三分,水煎服。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汤”。

3.腹水肿肛,四肢枯瘦。用海蛤(煅成粉)、防己各七钱半,葶苈、赤茯苓、桑白皮各一两,陈橘皮、郁李仁各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丸”。

4.血痢内热。用海蛤粉二钱,蜜水调服。一天服二次。

5.伤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中风瘫痪)。用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共研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捏扁,放足心下,外以葱白包住,扎好,在热水中浸脚,浸至膝部最好。水冷须换热,以遍身出汗为度。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疗一次。

6.鼻血不止。用海蛤粉一两,筛七次,槐花半两(炒焦),一起研匀,每服一钱,水调下。

车渠

[名词解释]车渠又叫海扇。李时珍说,海扇是海中的甲壳类生物。其形状如扇子,背部纹理如屋上的瓦片。每年三月三日潮水退后才出现。沈括《梦溪笔谈》载,车渠大的像簸箕,背部有沟渠,像蚶壳,可用来作器物,像白玉做成的一样精致。

[药性气味]味甘、咸,性大寒,无毒。

[药效治疗]主润五脏,止消渴,利关节,治肢体软弱无力,及泻痢、便脓血。服丹石的人,吃后可免生疮肿热毒。

[药效治疗]主安神定志,解药毒及虫毒。同玳瑁等分,磨人乳服,极灵验。

贝子

[名词解释]贝子也称贝齿、白贝。

[药性气味]味咸,性平,有毒。

[药效治疗]主眼睛生翳、五癃、水道不通、虫毒鱼痊、腹痛下血。解温疰寒热、体虚结热、水肿、小儿吐乳及疳蚀。还能治鼻腔出脓血、下痢、男子阴疮,解毒。

[药效治疗]烧灰研末,点眼,去眼中生翳。

[附加配方] 1.目花翳痛。用贝子一两,烧研成粉,加龙脑少许点眼。若有息肉,再加真珠末等分。

2.鼻渊脓血。用贝子烧研,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大便不通。用贝子三个、甘的二铢,共研为末,浆水调下,不久即通。

4.小便不通。用贝子一对,一个生用,一个烧过,共研为末,温酒送服。

5.下疳阴疮。用贝子三个,煅红,研为末,搽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