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提倡施行仁政的《孟子》
春秋中后期的时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一时期,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不断地发生兼并战争,使得原本分散在各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和财富,逐渐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天下也逐渐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诸侯国。
公元前408年,强大的齐国攻破了鲁桓公后代孟孙氏的食邑郕城,孟孙氏子孙便分散流落到其他诸侯国,其中有一支迁居到邹国。
迁居到邹国的孟孙氏后人中有个名为孟激的人,他妻子仉氏为他生了个儿子,取名轲,字子舆。小孟轲刚3岁时,他父亲孟激就去世了,小孟轲的母亲靠给别人织布艰辛地抚养着小孟轲。
小孟轲家附近有一个墓地,有一次,有个人去世了,发丧的队伍经过他家去附近的墓地。小孟轲见发丧的队伍哭得死去活来,他觉得很有意思,便和几个小伙伴模仿发丧,玩起游戏来。
孟母看到后,她认为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对小孟轲成长不利,便决定搬到没有墓地的城里去住。
搬到城里不久,一天,小孟轲见家对面卖鲜肉的小贩手提着鲜肉叫卖非常有意思,他便和小伙伴们手拿着萝卜模仿卖鲜肉小贩的叫卖。
孟母看后决定再次搬家,不再跟卖鲜肉的小贩为邻了。想到小孟轲喜欢模仿,这次孟母决定把家搬到学校附近居住。搬到学校附近后,小孟轲5岁了,孟母就把小孟轲送到私塾读书。
刚开始的时候,小孟轲读书非常认真,但渐渐地,小孟轲对读书生活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有一次上课时,小孟轲乘老师不注意悄悄地从学校溜回家,正遇到孟母在织布机上织布。
孟母 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在我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由此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孟母从大清早起来就开始织,这个时候已经织成好大一块布了。她见小孟轲回来,就问:“你怎么不好好在学校跟老师读书,回家做什么?”
小孟轲说:“妈妈,我不想再读书了,读书没一点意思。”
孟母听了非常生气,她从织布机边站起来,拿了一把剪刀,将已经织好的布匹一刀斩断。顿时,已经快织好的布散落了一地,变成了废料。
小孟轲看到后十分心疼,他不解地问孟母:“妈妈,这布已经快织好了,你为什么要把它斩断?”
孟母说:“我这么做,就是要你明白,学习知识如同织布,靠的是日积月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如果你现在不读了,岂不是跟这织了一半的布一样?半途而废太可惜!”
小孟轲深受震撼,从此以后,他便专心致志地发奋读书,再也不贪玩了。
孟轲15岁的时候,拜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师,经过青少年时期的饱学和钻研之后,孟轲开始在家乡聚徒讲学,逐渐成为了当时最有影响的儒学大师,被人们尊称为孟子。
儒学 也称为儒教,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我国古代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我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态。
那时候,天下诸侯混战的情形,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诸侯国为了争当“霸主”,对内力图改革,以富国强兵,对外则进行兼并战争以扩大疆土,致使人民流离失所。孟子称这种“以力服人”的强权政策为“霸道”。
当时,士人追求的是“学而优则仕”,士人的学习目的,是凭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参与政治活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孟子在40岁时其学术思想形成之后,他便开始周游列国,以游说诸侯,推行他的“王道”学说和“仁政”主张。
在当时,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要有高深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懂得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达到讽劝执政者的目的。
孟子是当时有名的辩士,一次,他到魏国去见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您如果要求‘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那么大夫也会要求‘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下面的一般人士和老百姓也都要求‘怎样使我自己有利’,这必然会使全国上下互相争夺利益,这样国家岂不就危险了吗?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兵车,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兵车,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利’的后面,这些大夫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夺国君的地位。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梁惠王听后十分惭愧。过了几天,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抬头看到天上飞的大雁和原野上奔跑的麋鹿问孟子:“贤能的君主也喜欢这个吧?”
孟子回答:“贤能的君主并不会把这种娱乐当成首要的追求,不贤明的君主即使喜欢这些也没有办法欣赏。”
孟子又引用了我国先秦诗歌总集的《诗经》里面《大雅·灵台》的诗句劝诫梁惠王:“周文王用民众的力量修建灵台、挖掘灵沼,但老百姓觉得很幸福,把他的台叫作灵台,把他的池塘叫作灵沼。他们高兴这里有麋鹿和鱼鳖。古代圣君与民同乐,所以才能真正地欣赏享受园、池,就好像《汤誓》中写到的一样。”
《汤誓》《尚书》中的一篇。为了一举消灭夏桀,临战之前,商汤发出了隆重的动员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誓”。史官记录这篇誓词,名叫《汤誓》。《汤誓》分两段,第一段说明兴师征伐的原因,第二段申明赏罚的办法。
梁惠王又问:“我治理梁国费尽了心力,河内遭了天灾,我便把河内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居住,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救济那里的灾民。河东遭了饥荒,我也这样做。我曾考察过邻国,发现他们并没有做到像我这样爱护百姓。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也没有因此而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您喜欢战争,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丢盔卸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逃跑了50步,却去嘲笑逃跑了100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这对不对?”
梁惠王说:“不对!逃跑50步跟逃跑100步本质上没有区别。”
孟子说:“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当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时,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接着,孟子给梁惠王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分给百姓5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5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7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70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徭役 在我国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都称为徭役。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它是国家强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孟子》则有“力役之征”的记载。
梁惠王说:“我愿意听您指教!”
孟子说:“请问大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那么,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梁惠王又问:“当年,天下没有比我们魏国更强的国家了,而现在到了我当政,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边又丧失了河西之地700里,割让给秦国;南边又被楚国侵占了8个城邑。我为此感到非常耻辱,希望能早日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做呢?”
孝 指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所谓“百行孝为先”,这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同时,孝文化也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仁、义、礼、智、信等同是我国古代的优秀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孟子回答说:“在任何方圆百里的小国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国土推行王道,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原因是秦国和楚国侵占了百姓的农时,使百姓无法耕种田地来赡养父母。他们使老百姓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各自逃散,您如果兴师前往讨伐这样的国家,有谁能跟您较量呢?‘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
仁政 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儒家认为,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
孟子对各诸侯国之间发动的攻伐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深恶痛绝,所以,他怀着救民于水火的美好愿望,一再劝梁惠王要以“仁者”得“天下”,而不是靠发动战争争霸天下。然而,当时梁惠王致力于富国强兵,希望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并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齐宣王曾经向孟子问:“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并没有谈论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您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齐宣王问:“那么,怎么做才可以用道德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这就要求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去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了。”
齐桓公(前716年~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是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吗?”
孟子说:“能够。”
齐宣王说:“你凭什么知道我能够呢?”
孟子说:“曾经有人告诉过我一件事,说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您看到了,便问:‘把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准备杀了取血祭钟’。您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牵牛的人问,‘那就不祭钟了吗?’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回答说:“是有这件事。”
孟子说:“凭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大江南北了。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都认为您是吝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
齐宣王说:“是的,确实有老百姓这样认为。不过,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会吝啬到舍不得一头牛的程度呢?我其实是不忍心看到牛害怕得发抖的样子,所以用羊来代替它。”
孟子说:“您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您如果可怜牛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么羊不也是毫无罪过而被宰杀的吗?试想一下,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说:“是啊,老百姓这样认为,的确有他们的道理。但我真的是不忍心看到牛害怕得发抖的样子,所以用羊来代替它。”
孟子说:“您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你之所以要用羊来代替,是因为您当时没有亲眼见到羊被宰杀的样子。从古至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齐宣王(前350年~前301年),妫姓,齐威王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他在公元前前319年到公元前前301年在位,执政共21年。他招揽贤士,得人而治,也非常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齐国到做官,对齐国文化发展影响很大。
之后,孟子又游说于魏、齐、宋、滕、鲁等国,但其“仁政”理想均未能实现。随后,孟子便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论、政治活动和思想学说,属语录体散文集。全书共有7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孟子》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孟子的政治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并把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这一学说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以德服人,实行王道,反对以力服人,实行霸道;对臣民应减轻刑罚与赋税,发展农业生产:对百姓应施行道德教化,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性善说 孟子的学说,孟子提出的一种对人性的一种看法。是在他自己的那套心、性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心、性观主要有以下两点内容:第一,它是“道德层面”的心性,不是“情欲层面”的心性。第二,这个“道德层面”的心性具有仁义的内在先天规定性。
孟子认为,一国之君要施行仁政,就要进行“推恩”。仁政的具体措施,有保民、养民、教民等几项措施,不仅仅要让百姓生存,而且更要让他们有教养,这样就会确保王道仁政。
孟子提出的一套仁政主张,成为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重视民心向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口号。孟子认为君主实现仁政,应该以使人民心悦而诚服为目标,国君作出重大决定,应认真听取国人意见。
随着儒学在社会意识形态中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仁政几乎成为所有统治者所尊崇的施政目标。另外,《孟子》还具有较强的民本主义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并不是说百姓的地位要比国君的地位高,而是说国君在治国时,如果不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就很难维持自己的统治。
《孟子》还指出,国家存在的根本不在于“天时、地利”,而在于“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劝诫统治者要与民同忧同乐。
《孟子》中的“仁政”学说,其哲学基础是“性善说”。孟子认为人性善,把仁、义、礼、智看成是人的本性,是先天固有的,所以人就应该努力地去培养和扩展这些善的本性。
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义合一,居仁由义,是现实的伦理与合理的道德。
从孟子开始,“义”便在道德哲学体系中具有了特别重要的地位,从而形成了儒家以“仁、义”为核心和标识的道德哲学体系。
同时,孟子还将“羞恶之心”提高到“义之端也”,意即提高到“义”的根源地位,也就将羞耻心与道德直接同一,将它当作道德的现实性与道德合理性的基础。孟子特别强调“耻”对于德行的重要意义。他说:
耻之于大人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还说:
人不可以无耻矣,无耻之耻,无耻矣。
除此之外,《孟子》还非常重视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强调人的自我教育,主张修身养性,“养吾浩然之气”,以完善自我;书中还教育人们为实现远大奋斗目标,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吃苦精神。并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
在孟子所处的时代,政治斗争激烈,各派学说蜂起。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孟子不得不与其他各类思想与学派进行交锋,这就使《孟子》中的许多文章充满了论辩性。
在论辩中,孟子往往巧妙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采用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方式,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另外,孟子还“长于譬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这使得《孟子》一书的文章富于形象性,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君子气势浩然是《孟子》一书的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的修养。
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东汉著名的经学家赵岐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后来元代至顺初年,元文宗皇帝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尊封为“亚圣”,从此,孟子便与孔子合称为“孔孟”。直到清末,《孟子》一直都是科举必考的内容。
阅读链接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杀猪,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道:“煮肉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
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