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善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宋真宗的苦恼

太和殿里传来一阵久违的欢声笑语。守在殿外的李德伦可是真心地为主子高兴:“皇上可是很久未曾露出过这般笑容了!

”自从寿春郡王赵祯与李氏回宫后,这两天皇上一直将俩母子留在太和殿。

或许是十几年父子俩未曾见过面!仰或皇上自己觉得时日无多!这两天俩父子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自小的经历,使得本来天资聪慧的赵祯,已经养成了怯生怕人的脾性,对父皇始终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真宗自几年前废除太子之后,渐渐地觉察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已现日薄西山之征兆。更无多余的精力打理朝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现在的局面:王钦若、王应之、丁谓一伙愈来愈明目张胆的欺君罔上,把持朝政、打压异己。如若再这么放任下去,赵氏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将毁在自己手里!

真宗心急如焚,但凡有更好的办法,也不会如此之急召赵祯回宫。

“祯儿,你有么有想过,待朕百年之后,你如何治理朕留给你的江山?”真宗握着赵祯的手一字一句地道。

赵祯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习惯性地望向站在父皇身后的李氏,这些年他已经养成了凡事依赖嬷嬷的习惯。

李氏微笑地对他点点头,有了张小凡之前的预警,来京师的途中,李氏已经预想到真宗会提出这些问题。

“禀告父皇,儿臣先前并无理政经验,父皇仓促托付江山与我治理,有些许欠妥。”赵祯说完,战战兢兢地抬头望着父皇。

宋真宗一言不发,浑浊的双眼就这么静静地注视着赵祯。

一时间大殿内安静地出奇,李氏站真宗身后大气也不敢出,她以为赵祯的回答犯了龙颜。

“呵呵呵....我儿就是太迂腐!你的兄弟费尽心思想做太子而不得,你倒好!居然还推脱?”顿了顿又道:“这也好,无为而治!心中无贪念,兴许才能心无旁骛专心治国!”

这时站身后的李氏道:“妾身久闻陈州通判范仲淹身怀大才,或可调他入宫教化祯儿,实为贤以致用。”

真宗闻罢回头训喝:“十几年没回宫,太祖的遗训你忘了吗?宦官后宫不得干政!”

一声断喝吓得李氏匆忙伏地抽抽噎噎。

毕竟是夫妻一场,也是儿子生母,真宗叹了口气:“唉,李妃说的也并非不无道理,范仲淹的确是大宋建朝以来少有的大贤,经天纬地之才。只是那范仲淹于朝中声望太过高盛,一旦他回宫任职,附随者将会如过江之卿。就怕他是那第二个王钦若,祯儿尚且年幼,待朕百年之后恐无人能够制他!只恨朕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已然是灯枯油竭。”

伏地的李氏急忙辩解:“可将他召回东宫任太子太傅,专职教化祯儿,不在朝中任其它职,如此一来,既能够不埋没了他的旷世才略,也能够辅佐祯儿。太子太傅没有了实权,也能够防他结党私营,皇上您看意下如何?”

宋真宗听了这番话不由大感惊奇:一阶妇人竟有如此见识!此时此刻他心里有了主意!

上前扶起李氏道:“如今看来要坏了太祖的遗训啦!”

李氏惶惶不安地望着真宗,不明白他为何如此说话!宋真宗叹了口气:“眼下只有依你所言,马上召范仲淹入宫,等明天朕过了五十大寿,就即刻册立祯儿为太子,入驻东宫。”

这时候册封太子,就意味着朝廷有了储君,一朝天子一朝臣,历朝历代替换新帝都会换一大批官员,这是历史千古不变的永恒真理,这就势必会引起王钦若之流的万般阻挠。

宋真宗虽然年老体弱,但这些门道他非常清楚。

当即道:“即刻调任应天府尹马元芳为春宫大夫,负责东宫太子安全事宜。不但如此!等到朕百年之后,祯儿也还是弱冠之年,江山社稷许多国策大事,必须要有爱妾拿主意,千万不能如朕一样,万事全指望朝廷大臣!以免重蹈覆辙,被居心叵测的奸相佞臣架空了皇权。老祖宗留下的社稷可不能毁在我们手上啊!”

一番话听得李氏直心惊胆战:皇帝的这番话就是赤裸裸的遗训、权利交接!

她拉着赵祯跪伏真宗跟前道:“臣妾定当不辱圣上懿旨,一心一意辅佐我祯儿早日成才,为圣上分忧。只是臣妾担心,刘皇后不会容我入宫议政!”

真宗摆摆手:“这些你勿须太过理会!朕会拟旨下召天下,任用你为太子监国,届时只望你能够与后宫不计前嫌,勿使皇权以泄私愤!”

“臣妾万万不敢造次!”

李氏心里非常清楚,母凭子贵,日后赵祯当了皇帝,这是真宗怕她以后找刘皇后秋后算账!毕竟十几年前的狸猫换太子历历在目!怎能不叫人生恨?

慈元殿内,刘皇后正呵斥着宫女太监。本来明天就是皇上的五十寿辰大典,应该高高兴兴才是。可自从她听到风声李氏带着赵祯回宫以后,这两天她是既气又怕,气的是当年心软,留了赵祯性命!怕的是李氏这次携子回宫会找她秋后算账!

派出去太和殿打探消息的太监回来告诉她;这两天皇上都和李氏母子在一起,更让她惶惶不可终日。

直觉告诉她:这次李氏携子回宫就是为了夺位!一定是准备册封那个孽子赵祯为储君!虽然这几年满朝文武都不敢提起太子二字,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圣上龙体已经风烛残年。这属于赵氏的大宋江山总是得有人继承!那二皇子赵禔自小贪玩成性,就是个满朝文武公认的废物!四皇子赵祉却是癫痫,更是无可能继承皇位。如今看来只有这赵祯是圣上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虽然这小野种的出身不怎么光彩,但是毕竟也是赵家血脉,更何况现如今没有谁能够替代!

想到这些,刘皇后就一肚子不爽。正在慈元殿寝宫找由头发脾气呢!身边的宫女就得跟着倒霉,个个战战兢兢地伺候着,生怕她一个不顺眼就将自己丢出去做了官妓!

一通无来由的发泄之后,刘皇后也累了,躺卧在锦榻上气喘吁吁: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法子让圣上改变主意才行,如让小野种得势,李氏还会放过自己吗?可是赵家有祖训:后宫不得议政,自己也不敢直接劝阻皇上。

皇上已经很久没有上朝,朝中大事多由枢密院的王应之与中书房的王钦若决断。小野种继承大统之后肯定会事必躬亲,这两人的权力就会大打折扣,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对,就找他俩,让他们说服皇上,由二皇子赵祗继承皇位,只有二皇子赵祗继承皇位,王钦若、王应之他们才能够继续掌权,而我也才能后顾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