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铸剑:军事科技与现代战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飞机与坦克——机械化兵器时代的军事科技

机械化兵器时代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历时近100年。机械化兵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是内燃动力技术及火力、电子技术等科技的发明和运用。现代机枪和高爆炸药大量运用于战争,潜艇、航母、飞机、坦克、无线电以及化学毒气等大批自动化、机械化武器装备研制成功并陆续用于战争,不仅使战场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而且使军事科技创新开始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人类真正步入了机械化战争时代。

内燃动力技术拉开了机械化的帷幕

18世纪中期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即蒸汽机革命,把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带入工业社会。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革命成果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性能,对军事装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19世纪下半叶,以近代科学炼钢法的发明与应用为起点,以电能及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以重工业为重点、以大机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按照各种机床的不同性能,采用流水作业办法,制造各种零部件,最后组装成整机,这为制造出精密度相当高的大型设备提供了可能。用机器制造机器的关键是动力机械的革命,即内燃动力技术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70年代,伴随着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内燃机终于问世,这为人类彻底摆脱畜力交通奠定了基础,也为机械化战争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内燃动力技术的发明与完善,机械化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由此,内燃动力技术的发明使人类战争掀开了新的一页,机械化战争时代如期到来。

机械化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形成是一个理论先行的过程,并最终在技术的支撑下,得以完成机械化军事变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速射机枪、坦克、飞机、潜艇、高射炮、反坦克炮、迫击炮、远程火炮、毒气弹、烟幕弹、高爆弹、无线电通信和光学测量等武器与技术,开始大量装备于部队并得到广泛运用,这使军队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以及作战指挥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战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由此步入了一个新的战争时代——机械化战争时代。

机械化战争主要特点:首先是作战方式、样式出现变革,战争理论空前发展。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的军事家竞相研究军事理论,在总结“一战”经验的同时,对坦克、飞机出现可能导致的战争形态变革给予了充分预测。英国的富勒、德国的古德里安、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于未来机械化战争的具体作战方式和作战手段的预测。随着部队的机械化、摩托化水平不断提高,空地协同、步坦协同和闪击战等新的作战样式纷纷被创造出来。同时,制空权理论、制海权理论、总体战理论、大纵深作战理论,乃至人民战争思想纷纷闪亮登台。

其次,战争能量释放方式、战场空间表现形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化战争中武器装备释放能量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释放的是动能和化学能,武器装备性能和威力不断提高。坦克、飞机、潜艇、航空母舰和化学武器等新兵器纷纷出现,军队面貌大为改观,战场异常壮观。战争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战场从平面变成了立体,从二维发展到三维,对人类的破坏亦是史无前例的。

最后,空军、防空兵、化学兵、装甲兵等新军兵种闪亮登上人类的战争舞台。新的军兵种的出现和武器装备的极大发展,导致军队编制规模空前扩大,出现了集团军群甚至方面军群。军队的编制体制向规模化、合成化方向发展。

20世纪30年代,军事技术进入了研制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飞弹技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掌握了飞行距离约300千米的V-1巡航导弹和射程约32千米的V-2弹道导弹技术,还掌握了对付英、美轰炸机群的“龙胆草”和“莱茵女儿”等地对空导弹技术以及反坦克、反舰导弹技术。为了适应军事斗争的需要,地地导弹技术、潜地导弹技术、空地导弹技术、空空导弹技术、反舰导弹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导弹技术的发展,使军事技术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由于技术革命的优异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局部战争的推动,不仅使一些传统的军事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技术,开辟了许多新领地。

总之,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结果,使得自行火炮、坦克、装甲车辆、飞机、军舰等各种机械化兵器大量涌现并用于战争,军事斗争因此进入了机械化兵器和机械化战争时代。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飞机、火炮、潜艇、航空母舰的大规模使用,表明以机械化为核心的军事科技发展已进入顶峰阶段。

机械化战争时代,飞机、坦克等武器的出现,使军队使用的能量和作战平台发生了根本变化。热兵器战争时代直瞄对射式的战斗方式终结,交战双方凭借由空地、空海作战形成的综合火力决定战争胜负的方式,形成了以机动力和火力为主的战斗形式。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地上有坦克,天上有飞机,海上有军舰,战争双方好像同处在一个“搅肉机”里,炮声隆隆,血肉横飞。这样的战争场面,似乎是对机械化战争最真实的写照。

军用飞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初在飞机创造发明活动的推动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由经验摸索发展到了理论形态。德国普朗特创立了有限翼展机翼升力理论、低速流动的边界层理论,奠定了低速空气动力学的基础。1934年,由美国杜兰德主编,7个国家20多位学者合编出版的《空气动力学理论》一书,综合反映了航空领域的研究成果。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飞机等飞行器的研制,为飞机等飞行器性能的完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保证。

1.飞行之初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行成功。“飞行者”1号是莱特兄弟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此架飞机所完成的人类首次飞行纪录是:飞行时间12秒,飞行距离36.68米。虽然只有短暂的12秒,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大事,它宣告了飞机的诞生和航空时代的来临。

莱特兄弟及其发明的飞机

飞机的发明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此后,在人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0世纪中叶,飞机一直以令人惊奇的速度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航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对于飞机,人们最初想到的军事价值是侦察。1909年,美国陆军就装备了第一架军用飞机,机上装有1台3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速度为68千米/时。同年,研制成1架双座莱特A型飞机,用于训练飞行员。1910年1月,美国进行了投放“战斗负荷”的飞机军事用途试验。

美国最早装备的军用飞机

关于飞机怎样运用于军事,有人开始做这方面的试验研究。1910年6月,美国航空先驱寇蒂斯在纽约州,进行了空投假炸弹试验。8月,美国人费克尔首次在飞机上进行枪击试验。英国有些人进行了飞机用于侦察的试验。战争是检验飞机军事价值的试金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局部战争率先为飞机提供了“表演”的舞台。

1911年9月,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战争率先使用飞机,意方有9架飞机、11位飞行员参战。飞机型号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有2架布莱里奥式,2架法尔芒式,2架“鸽子”式,3架波纽特式。10月23日,意军航空队队长皮亚扎驾驶布莱里奥XI飞机对土军阵地进行了1小时的侦察飞行。这是世界历史上飞机首次参战。

意军航空队队长皮亚扎驾驶飞机首次参战

1911年11月1日,意土战争中的意大利航空部队少尉法利奥·加沃蒂驾驶“鸽子”式飞机向敌方投下了4枚4.4磅的“西佩利”式手榴弹于战场轰炸,其所使用的“轰炸”形式极其原始,是飞行员用手甩投出去的,但这是世界上首次飞机轰炸,飞机首次参战就以这样原始的方式开场了。

法利奥·加沃蒂驾驶“鸽子”式飞机

由于当时飞机的载重量很小,用于轰炸的意义不大,但站得高看得远,用于空中侦察非常合适,飞行在空中的飞机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更远的目标。为了便于空中侦察,美国陆军建立了陆军通信兵所属航空侦察飞行小队。

在墨西哥战争中,作战的双方分别从美国雇用了一架飞机和一名飞行员,敌对的双方在飞机上用所佩带的手枪相互射击。战场上的这一变化,使如何配置火力提高军用飞机的攻击能力成为军事科技的重要课题,为此,美国在1910—1912年先后进行了步枪和机枪在飞机上的射击试验。

战争的需要总是使最先进的技术用于军事,飞机自发明后,立刻被用于战争领域,并在军事和战争需要的推动下,技术得以不断改进,性能也不断提高。在军用飞机产生后不久,先后爆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世界大战。在军事科技发展史上,还没有哪一种武器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接受如此重大而严酷的检验。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军用飞机技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不断发展,类型不断增多,结构更加完善,性能进一步提高。

用于空战的“一战”前的飞机

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用飞机

在“一战”初期,军用飞机主要负责侦察、运输、校正火炮等辅助任务。当“一战”转入阵地战以后,交战双方的侦察机开始频繁活动起来。为了有效地阻止敌方侦察机执行任务,各国开始研制适用于空战的飞机。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种战斗机是法国的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它由于装备了法国飞行员罗·加洛斯的偏转片系统,解决了一直以来机枪子弹被螺旋桨干扰的难题。随后,德国研制出更加先进的射击同步协调器,并安装在福克战机上,使福克战机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战斗机。福克战机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空战的方式,提高了飞机的空战能力,从此确立了战斗机武器的典型布置方式,而当时该战机被称为“福克灾难”,从另一个方面也衬托出了新技术在战机上的重要作用。

不久,法国飞行员在自己的飞机上安装了一挺火力很强的“霍奇斯基”机枪。机枪固定在座舱前的机身上,沿飞行方向射击,并由螺旋桨根部的挡铁拨开射出子弹,以避免子弹打断自己飞机的桨叶。法国人的飞机被德国的防空火力击伤,德国人从迫降的飞机上拆下了机枪装置,并着手仿制。为了让子弹避开旋转的螺旋桨叶片,三名荷兰籍工程师为飞机制造了一种机枪射速协调装置,它依靠凸轮来控制机枪的射击,当桨叶与枪管呈一直线,桨叶片挡住枪管时,机枪便停止射击。德国人把这种武器安装在福克飞机公司生产的每小时可飞130千米、最高可达300千米的单翼机上。这种装有机枪射速协调装置的福克E型飞机,在空战中击落了多架法国和英国飞机。飞机开始真正进入了空战的时代。

编队飞行的福克E型飞机

1916年,法国首先在飞机上安装了航炮。德国航空部也于20世纪40年代初做出规定,20毫米是空战火炮的最小口径。从此,各国的战斗机开始装备20毫米或30毫米口径的航空机炮。这些航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成为对地实施扫射和空中格斗的主要武器。

1915年初,军队在飞机上安装了固定机枪,飞行员正式携带制式步枪、手枪或私人的运动枪升空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英、德、法等国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兵队伍。

装备机枪的飞机

此后,人们开始把机枪安装在飞机上,用于空中战斗和对地扫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种战斗机开始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使地面部队首次遭到来自空中火力的攻击。稍后,人们又在飞机上装上炸药飞临战场,然后由投弹手点燃引信后扔下去。于是,专门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轰炸机出现了。英国在1918年8月的索姆河反攻中,美国在1918年9月的圣米耶尔进攻中,都使用了强击机对地面部队进行支援。但此时飞机的速度仍较慢,有的一小时只能飞数十千米,最快的也只能飞200千米左右。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还是出现了用于空战的战斗机、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轰炸机、用于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强击机以及专门用于侦察的侦察机等各种军用飞机。

“一战”结束时,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已达到200千米/时,升限高达到6千米,重量接近1000千克,发动机功率达到169千瓦,大多配备7.62毫米口径的机枪。总体来说,“一战”中的战斗机虽然起到了作用,但其在实战中的作用并不明显。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用飞机

20世纪30年代,军事航空技术在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得到迅速发展。雷达技术的应用,使飞机的夜间作战能力提高。军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作战飞机和保障飞机的功能。喷气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飞机的速度。领航技术和火控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飞机的自动化程度和全天候作战能力。军事航空技术的发展使战争领域从平地扩展到天空,军事力量结构和作战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各项技术不断发展,战机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此战机也逐渐成为战争中的主角。到“二战”开始时,军用飞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种不同作战用途的战机也应运而生,如攻击机、截击机、战斗轰炸机、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等。由于“二战”期间各种舰船(包括航空母舰)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这也使得各种舰载机出现并在各种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战机在“二战”期间性能提升迅速,当时战机的最大速度已达到700千米/时,飞行高度达11千米,重量达6000千克,所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功率接近1470千瓦。

“二战”时期德军的轰炸机

“二战”末期,德国纳粹率先制造了喷气式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高达960千米/时。虽然德国纳粹最终战败,但这一技术却开启了战机发展的新篇章。从此,喷气式战斗机普遍代替了活塞式战斗机,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坦克的诞生与发展

坦克的发明是战争需要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代坦克的产生,首先是以内燃机、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及冶金工业的发展为基础的。

19世纪末,开始出现了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1883年,德国科学家戴姆勒发明了装在汽车、汽艇和摩托车上的汽油发动机。1906年,法国制造出了功率为100~23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1908年,美国人福特创制了成本较低的T型汽车。从此,汽车开始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上的汽车生产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1900—1914年,美国的汽车年产量从4200辆增长到57300辆。

就在内燃机技术全面发展的同时,人们为了解决使用机器翻耕土地的问题,研制出了履带式车辆。1905年,美国制造了第一批装有内燃机的履带式拖拉机。

在研制内燃机的热潮中,科学家们还发明了多种煤油或柴油内燃机。1897年,德国的狄塞尔经过顽强的努力,成功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效率较高、功率较大、完全靠压缩点火的柴油机。该柴油机经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后,特别是在发明了适用的燃油喷射系统后,开始被广泛地用作大功率的运输工具和机械的动力机,如卡车、拖拉机、船舶、机车等的动力装置。

此外,内燃机技术的发展也使钢铁的质量获得了显著的提高。所有这些,虽然均从技术上保证了制造坦克的可能性,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提出的既装备着重火器、具有强大的火力,又有坚固的装甲防护,还能爬山越野、冲过堑壕的机动战斗车辆的具体要求,才是促成坦克诞生的最直接原因。

1.第一辆坦克的神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机枪、铁丝网和火炮大量而合理的使用。1914年,德国有3500门中炮和重炮,6000多门轻炮,还有4500多挺机枪;法国则有3500门轻炮,300多门重炮,2500多挺机枪。战争开始后,交战双方对峙的战壕,一直从北海延伸到中立的瑞士边界。因为没有翼侧,任何一方要进攻,就必须对对方坚固的野战阵地实施正面冲击,而工事内配置的机枪(英国陆军每营为32挺)和工事外缠绕的带刺铁丝网,又大大地减缓了进攻者冲击的速度,使进攻者不得不较长时间地暴露在防守方机枪火力和炮兵火力的扫射与轰炸之下,遭受巨大的损失。同时,防御者的预备队还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地对受威胁的阵地进行增援。这样一来,进攻者突破对方防御阵地的企图,一般都难以实现。

面对僵持不下的战局,各国军事家们都迫切要求制造一种既能进攻又能防守,同时还能运动的新式武器,以用来突破敌方的防御阵地。于是,研制“机枪破坏器”的设想被提了出来。这一设想的主要创始人是英国的海军上校斯温顿。这位上校在“一战”前写的文章中,就设想制造出一辆自动推进的机器,该机器类似于美国的履带拖拉机,能依靠一条履带持续前进。然而,这一设想遭到了英国陆军大臣基切纳的反对,因为他认为,“这种机器将是一个美妙的机械化玩具,但其价值却非常有限”。

不过,当时担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对斯温顿上校的设想给予了支持。他于1915年2月,最先在英海军部设立了一个“创制陆地巡洋舰委员会”。当时设想,这种新的陆地武器也应像海上巡洋舰那样,具有强大的火力、坚固的装甲和良好的机动性。于是,委员们按照海上巡洋舰的模样,绘制了一种新式武器的蓝图,它长30米,宽24米,高达四层楼房,装着三个直径达12米的大轮子,连同武器弹药,全重超过1200吨。可以想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当然是无法运用于作战行动中的。

此后,委员们另辟蹊径,根据澳大利亚的一种试验模型车,经过重新研究、设计,终于制出了第一辆坦克。这种坦克采用1905年开始出现的履带式拖拉机的底盘,以内燃发动机为动力,外形像一个斜方形的铁盒,长8.1米,宽4.2米,高3.2米,后面还拖着两只导向轮。其主要武器有两门57毫米的海军火炮(两侧各一门)和四挺轻机枪,装甲厚度5~10毫米,最大时速为6千米/时,越野时速为3千米/时。因其被油布遮盖着时很像舰艇上的“水柜”,同时也为了蒙骗间谍,海军部便给它起了个海军味道十足的名字“Tank”(意为箱、柜、匣,在此特指“水柜”),“坦克”是它的音译汉语名称。

到1916年8月,英国已制造出了49辆坦克。不过,就坦克的设计和制造者们的观点看,其仍处于试验阶段。坦克的驾驶人员大都未经过训练。英军的指挥官黑格将军却不顾设计、制造者们的反对,也不听首相阿斯奎斯和继任陆军大臣乔治的劝阻,急不可耐地要求坦克参加索姆河会战。

索姆河会战是法国将军霞飞发动的,目的在于迫使德军从俄国战线撤出部队,给予德军致命的打击,并减轻对凡尔登的压力。然而,作为法军总司令,霞飞没有看到德军在沿索姆河的两个方向上为加强阵地所做的准备:在坚实的白垩土中,德军精心地构筑了分隔开来的地下坑道网,深度足有40英尺,这些堡垒包括厨房、洗衣房、急救站等设施和庞大的弹药储备;坑道的进出口,都隐蔽在村庄的房屋中或附近的树林里,防守堡垒逐个升高,迫使协约国部队在进攻时,要冒着火力一级一级地往上爬;在白垩土丘陵地带的据点,还构筑有蜂窝状的钢筋混凝土重炮炮位及纵横交通壕和防御地堡。

面对壁垒森严的德军防御体系,英军在这个地区的第一天攻击中,即伤亡了近6万人,因此,黑格将军迫不及待地要将坦克作为一种秘密武器投入索姆河战役,其意图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在调往索姆河的49辆坦克中,只有18辆到达了战场,而其中拨给加拿大军的6辆坦克在冲击发起前便损坏了。最终只有10辆坦克在步兵前面发起了冲击。不过,这10辆坦克的冲击成效相当显著:

1916年9月15日的早晨,正在法国索姆河附近坚守阵地的德国士兵发现,从对面英军的阵地上有一些方形的庞然大物正吼叫着向他们的阵地扑来,于是,他们忙集中步枪和机枪的火力,对其予以杀伤。然而,这些“怪物”居然刀枪不入,依旧大摇大摆地轧过铁丝网,越过堑壕,向机枪发射点碾压过来,并且不停地“吐”出火舌。在其前面的士兵多被其火舌击倒,而其碾过的机枪发射点则工事坍塌、地面凹陷。面对这些凶猛的“钢铁怪物”,德军士兵一个个都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应付是好。最后,一辆坦克攻占了一个村庄,另一辆坦克则夺取了一道堑壕并俘获了300多名俘虏。英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德军一块纵横各约5千米的阵地,而伤亡人数却只有未使用坦克时的二十分之一。

2.坦克与康布雷战役

初战告捷,坦克的声威一时大振。一些有远见的军事家们便开始对坦克的作战运用进行研究。坦克的研制工作也迅速地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

被公认为第一次比较成功地使用了坦克的作战,是在1917年11月发生的康布雷战役。当时,英国第3集团军指挥官宾和皇家坦克部队的指挥官埃尔斯,采纳了总参谋部富勒上校的建议,找到了康布雷这个能大量部署机动装甲部队的干燥战场,康布雷是法国北部帕尚达埃尔——梅西纳战场南45英里的一个小镇,该镇的南面和西面是一片被小溪和狭堤割裂的土质为白垩土的结实地层。富勒发现,诺尔运河和圣康坦运河之间边缘曲折的6英里旷野,是坦克作战的理想场所。

11月20日早晨6时,天刚蒙蒙亮,能见度只有200码左右,英军378辆坦克的发动机同时轰鸣起来,喧闹的坦克沿着夜间用线带标示好的车道隆隆前进时,德军用带刺铁丝构成的密集障碍物被一碾而过。虽然每道堑壕都已被德军掘到12英尺宽,英国坦克却克服了它们。因为所有的英国坦克都携带着用链条缚紧的长长捆柴,在遇到堑壕时,坦克兵便把这些捆柴投在堑壕里,作为临时便桥。

为了达成进攻的突然性,英军不仅对所有参战的坦克进行了涂迷彩色、遮蔽等严密伪装,而且在这些坦克由集结地域向进攻出发地域前进时,还让飞机不停地在战线上空盘旋,以噪音来掩盖坦克的马达声。特别是在步兵和坦克实施冲击之前,英军竟一改常规,省却了以往预示进攻即将发起的炮火准备,一直到坦克前推到步兵冲击出发线时,隐蔽配置在其后面的炮兵才突然向德军阵地实施射击。英军的这些做法,使德军确实受到了一次突如其来的袭击,其前哨地区的部队很快就溃散了。

到下午5时,英军的突击部队已经占领了突出部的广阔地带。在夜幕降临前,第3集团军已将12千米宽的战线向德军纵深前推进约10千米,并俘虏德军7500余名。虽然英军为此付出了伤亡4000人、有65辆坦克被德军炮火击毁、114辆坦克抛锚或倾覆在防坦克壕和堑壕里的代价,然而,这却是自1914年以来,英军在西线最为成功的一次突破。

得知康布雷之战获胜的喜讯后,为庆祝这一难得的胜利,伦敦所有的教堂一时间钟声齐鸣。这在大战中是仅有的一次。尽管胜利是暂时的,但与索姆河的情况相比,此次成功毕竟很值得大吹大擂一番。

康布雷之战中坦克的战术部署表明,适当使用充分数量的机动装甲车辆,能够扭转作战形势。当时的德军参谋长兴登堡将军曾深有感触地对这次作战评价道:“英国在康布雷的进攻,第一次揭示了用坦克进行大规模奇袭的可能性……它们能够越过我们未遭破坏的堑壕和障碍物,这不能不对我们部队有显著的影响……步兵感到他对坦克的装甲侧面实际上无能为力。机动车辆一突破我们的堑壕线,防守者就感到他的后方受到威胁而离开了他的岗位。”

在研究康布雷战役中使用坦克的经验教训时,富勒上校进一步发现:“坦克本身的杀伤力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进攻突然发起,德军不战而逃,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奇迹。没有坦克,就没有这种利用坦克的突然攻击所引起的惊慌,也就不会有人能达到这种奇袭的目的。正由于增添了坦克,步兵便感到彻底的无能为力,当面前的对手不能用步枪或机关枪遏制住时,他们就本能地夸大危险,以减轻他们投降或逃跑行为的耻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富勒上校悉心研究坦克的作战理论,撰写了《1914—1918年大战中的坦克》和《机械化军作战》等著作。其中,前者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坦克战法及战史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认为未来的战争,装备有坦克的小型机械化军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以此为依据,他系统地提出了“坦克战争论”(亦称“机械化战争论”)。

坦克的出现,使装甲兵种应运而生;而装甲兵(也称“坦克兵”)在陆战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最终引导陆军向机械化的方向迈进。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世界上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当属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将军在1934年所组建的装甲兵部队。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或许会发现,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往往依赖为数甚少的科学家的个人兴趣,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有时只是寥寥几人的科技成果。但从人类踏入20世纪开始,人们不得不惊叹在20世纪的100年里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惊人突破,也不得不惊叹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木石兵器已遗落洪荒,冷兵器也已封存荒野,热兵器还在不断演化,机械化兵器正在冉冉上升,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和一切力量的信息化时代的大幕已然被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