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源码剖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Kubernetes的发展历史

2003—2004年,Google发布了Borg系统,它最初是一个小规模项目,约有3~4人合作开发。而现在,Borg是一个大规模的内部集群管理系统,它在数千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运行数十万个作业,跨越许多集群,每个集群拥有数万台计算机。

2013年左右,Google继Borg系统之后发布了Omega集群管理系统,这是一个适用于大型计算集群的灵活、可扩展的调度程序。

2014年左右,Google发布了Kubernetes,其是作为Borg的开源版本发布的。同年,Microsoft、Red Hat、IBM、Docker等加入Kubernetes社区。

2015年左右,Google在美国波特兰的OSCON 2015大会上宣布并正式发布Kubernetes 1.0。Google与Linux基金会合作组建了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CNCF旨在为云原生软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并围绕一系列高质量开源项目建立社区,整合这些开源技术来让编排容器成为微服务架构的一部分。CNCF自创立以来已经拥有非常多的高质量项目,其中包括Kubernetes、Prometheus、gRPC、CoreDNS等。

2016年左右,Kubernetes成为主流。在CloudNativeCon 2016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000名贡献者和开发者齐聚一堂,交流有关Fluentd、Kubernetes、Prometheus、OpenTracing和其他云原生技术的内容。

2017年左右,互联网巨头纷纷表示支持Kubernetes。在这一年,Google和IBM发布微服务框架Istio,其提供了一种无缝连接、管理和保护不同微服务网格的方法。Amazon宣布为Kubernetes提供弹性容器服务,用户可以在AWS上使用Kubernetes部署、管理和扩展容器化应用程序。同年年底,Kubernetes 1.9发布。

2018年左右,无人不知Kubernetes。在KubeCon+CloudNativeCon Europe 2018峰会上,有超过4300名开发者聚集在一起讨论Kubernetes生态技术。同年,Kubernetes 1.10发布。KubeCon第一次在中国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