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个人经历
1990年冬天,我出生在大别山。大山里地广人稀,少年时期的玩伴无非是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法书是父亲从县城买回来的《魏碑》,从此写字成为我假期的日常任务。多年后我才知道,那本《魏碑》里的字体其实是隶书。年少时,我还学古人在木板上写字。漆过的木板,水分不会渗入,用毛笔蘸满水在木板上挥洒,一遍过后拭去即可重复使用。如此坚持练习了3年,但初中毕业时我的字依然是全班最丑的。
15岁那年,我在镇上读高中,接触到的世界突然变大。我开始对小说感兴趣,痴迷于各类辞藻华丽的文章。同时,我的文笔也被认为是全班最好的。但潦草的字迹使我的文章黯然失色,这让我再次产生了练字的念头,于是去书店买了很多关于书法练习的图书。
大学,我接触到的世界再次变大。毕业那年,我去了西安。在大雁塔下的广场上,很多人用笔蘸水在地上写字,笔画顿挫,挥洒自如。伴随着晨钟暮鼓,我痴迷了,预想中一周的旅行变成了一个月。在那一个月里,我向前辈们学习了不同风格的字体。这应该是我仅有的一次正统书法学习。这样的经历使我爱上了西安这座城市,因而给自己取了笔名“秦川”。这些年,我多次前往西安,而且每次都会去书法爱好者的圣地——“碑林”。
毕业后,我一个人去了北京。在北京的四年,我浑浑噩噩辗转了四个与设计无关的行业。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兴趣太多并且总觉得时间不够。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地产公司做数据,业余时间沉迷于橄榄核雕。每个周末能做出两个核雕,再以400元的价格卖给潘家园的商贩。总监老白每天给我半小时工作时间研究自己的感兴趣的事情。当我决定离开公司时,在落地窗前,老白对我说:“不管是在职场还是搞艺术,都需要专一,做自己喜欢的。”裸辞后我只能在家写字。不久,一个做平面设计的朋友让我帮忙写几个字,当时不以为意,随便写了两稿,用手机拍照发了过去。一个月后,我在某公交站牌的灯箱广告前逗留了很久,因为广告牌上正是我给朋友写的那几个字,这部正在热映的影视剧的Logo是我的作品。记得那天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暗暗发誓要以字为业。
我的商业书法字体设计
书法字体的商业应用很广泛,如影视剧、平面广告、企业Logo、游戏动漫、产品包装和空间装饰等。
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书法都需要迎合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差异。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令人过目不忘的东西。博大精深的汉字能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力,同时具有充分的设计空间。另外,每一个字都应该结合字和句的本义来做对应的字形变化。例如,“天下”和“晴天”两者都有“天”字,前者的“天”应该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感,后者的“天”则应该表现出芳菲未歇的恬静感。
因为最初的商业项目主要集中于电影、电视剧和游戏行业,所以字体风格相对奔放,目的是让其具有视觉冲击力。后来的商业项目逐渐延伸到企业Logo和产品包装等领域,字体的设计风格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因此,我具备了在不同的项目中使用不同的字体风格的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做过近500个项目,其中影视剧项目约50组,平面广告项目约120组,企业Logo项目约130组,游戏动漫项目约30组,产品包装项目约80组,空间装饰项目约40组,此外还有一些服饰上的字体应用。在本书第5章中我会挑选一些案例为大家逐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