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2 国内研究和实践
国内银行开展私人银行或财富管理业务相对较晚,初期研究以借鉴国外金融机构实践做法和经验为主,后来逐步拓展到财富管理业的宏观影响等方面。任丁秋(1999)较早介绍了瑞士私人银行业与资产管理的经验。叶菲(2009)提出中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要实现理念、机构、产品、服务等金融创新。曹彤、张秋林(2011)系统梳理介绍了私人银行业务经营运作的体系框架。王小平(2011)对商业银行高端个人客户群的资产配置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投资时钟理论构建了商业银行高端个人客户群资产配置模型。林采宜(2012)全面介绍了国际财富管理市场的界定、容量、机构布局、业务范畴、收费模式、组织模式、发展趋势等。张晓婧(2012)讨论了商业银行如何探索发展家族理财室业务。王都富(2012)对我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思路和建议。蒋松荣(2013)从财富管理视角分析了我国私人银行客户需求的结构和特点。任军(2014)研究认为财富管理的实质就是客户关系管理。于涛(2014)、贾旭辉(2014)等对私人银行的业务模式和资产配置管理等进行了研究。王建文、徐兴旺(2014)基于风险-收益理论进行了财富管理产品评价体系研究。王增武等(2014、2015)基于均值-方差理论对财富增值、财富保障和财富传承进行了理论检验,并且从宏观视角进一步探讨了财富管理业务与信用总量、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功能定位,以及市场微观机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