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书是一部基于古代文献的脾脏象理论研究专著。关于脾胃病症的记述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从后世出土的古文物的断简残篇可见一斑。最初利用占卜解决病痛,在甲骨文中虽未言脾胃之名,但卜辞篇已经有“腹不安”等脾胃病症的描述,又记载“贞有疾身”,研究者考证认为“疾身谓患腹痛”。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记载了脾胃的经脉循行,《五十二病方》还有消化系统方面食病的记述,并且由出土文物中可以确定,针石灸法已被应用,并指导了西周至西汉的医疗施治。《导引图》的“引脾病”不仅可以治痹病和腹痛,还可以达到伸展肢体、宣导气血、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韩非子·五蠹》有云:“民食果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记载了先人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保护肠胃的养生方法。这些都证明了人们开始对脾胃病症的思考,以及从脾养生、从脾论治的探索。随着古人对脾的解剖、功能的实践认识逐渐加深,相关理论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稳定发展,人们更加认识到脾胃的重要性和系统性,明确脏腑的分工,发现从脾论治、从脾治未病的特征,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治疗脾相关病证的范围扩大,同时升华理论,系统归纳,使脾脏象理论成为理法方药完备的体系。脾主运化、统血理论是中医脾脏象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来说,在其理论内涵相对清晰、临床应用相对广泛的情况下,全面深入的探讨还是很有必要的。
2013年立项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研究之一“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的继承创新研究(2013CB531701),突出中医科学思维特点,以中国先进文化为背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梳理并系统诠释“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构建现代知识背景下的脾脏象理论的知识体系与框架结构。
本书从“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发生学入手,通过“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发展源流梳理,厘清各个时期发展规律,构建古代脾脏象理论基本框架,并揭示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以冀为继承和创新脾脏象理论提供文献依据,加深理论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
全书分5章,第一章为脾脏象理论的发生背景,包括古代汉字与脾脏象理论发生,古代哲学背景,古代文化背景,古代自然、社会科学背景及医学实践背景。脾脏象理论的发生,得中土文化之精粹,在水地说与精气学说、阴阳与五行学说合流影响下,将静态的中土定位与动态的自然世界时空演变和火生土、土疏木、土生金、水地本原的生克制化的生命现象结合,创建了独特的脾脏象系统理论。第二章到第五章为“脾脏象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学术源流,基于先秦至民国时期代表性医籍展开脾脏象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包括脾的解剖、生理、系统联系、病理、治疗、养生方面的内容。脾脏象理论经历了先秦两汉三国时期水地重土、道儒引领,构建了理论基本框架;到晋唐五代时期文化繁荣、开放兼容,发展了理论外延;宋金元时期运气论调、文化多元,创立了脾胃学说;再到明清时期格物致知、汉学复兴,确立了脾的后天地位;最后到近现代时期中西结合,创新科学内涵的历史变迁过程。
研究中医脾脏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源流,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关脾的记述从笼统、零散到具体、系统,分布于庞杂浩瀚的历史文献中。脾脏象理论是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诸多医家在进行理论构建和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对其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呈现出历史悠久、表述多样、内容杂乱的特点。面对这项较为繁重的研究工作,我们从历史分段入手进行研究,选取先秦至民国的部分文献进行脾脏象理论的梳理研究。根据每个不同时期医籍特点和历史价值,以及对现今中医脾脏象理论的促进作用选择文献研究对象。选择医籍的原则主要是其对现今的指导意义、历史推崇性以及版本的可信度为主三个方面。
项目首席科学家杨关林教授高瞻远瞩,统筹兼顾,战略性布局,从理论、实验到临床全面统领,带领全体研究人员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深入研究脾脏象理论,完成了脾脏象理论的系列著作,希望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成果。
在此,我们特别向为脾脏象理论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古代先贤、近代医家、现代学者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谢意!
感谢医林天骄、神誉遐迩的李德新教授战略性的指导,为迷茫的我们点亮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求索的道路。我们不忘李老师的期许,秉承其学术思想,力争在脾脏象研究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
感谢课题组专家郑洪新教授悉心的指导帮我们开启了脾脏象理论研究的智慧之门,助我们不断提升与突破。
本书草创之作,不足之处有以同道雅博匡正为幸。
编写组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