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秋讲《黄帝内经》 素问(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阴阳不能有偏盛衰

【原文】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提要】阴和阳不能有偏盛,一旦出现偏盛就要导致偏衰,这是一对矛盾,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同时指出阴阳各自不同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内外关系。

【讲解】“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是讲阴阳的特性。“阴者,藏精而起亟”是阴的特性,“阳者,卫外而为固”是阳的特性,这句话同时也阐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表现为内与外。“阴者”主“藏精”,如五脏属阴主藏精。这里的“亟”字注家较多,我同意张介宾的意见,“亟”同“气”字,“起”是“生发”之意,说通俗些,“起亟”就是“起气”,意思是说,阴精是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阳者”主“卫外”,是保护阴精的,固于人体之表,阳气不固于表,阴精就更会受伤。这就是阴与阳的关系:阴在内藏精而生发阳气,阳在外保护阴精。

由于阴和阳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维系着人的正常生理,假使阴阳产生偏盛偏衰的现象,那就要发生病变。若“阴不胜其阳”而阳盛阴衰,轻则“脉流薄疾”,“薄”是“迫”意,阳气逼迫着营血快速流行;重则“并乃狂”,“并”是阳气更盛的意思,“狂”是神不内守出现的问题。反之,“阳不胜其阴”而阳衰阴盛,“则五脏气争”而不调,“气争”是指气机不调和,五脏之气失调就会引起“九窍不通”,因为“九窍”是五脏所主系的。总之,阴不胜其阳,轻者伤害经脉,重者伤害神志;阳不胜其阴,就使五脏不调而致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所以“圣人”(应理解为有深厚造诣的人)懂得阴阳相互关系的这个道理,“陈”是认识、掌握、阐述的意思,“陈阴阳”即指能认识阴阳的规律。如春天阳气升,夏天阳气盛,秋天阳气降,冬天阳气藏;又如平旦而阳气升,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暮而收拒。这些都是阴阳之气的规律,如果把握了阴阳之气的规律,则“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一切的生理功能将正常进行;“则内外调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肉腠理,内外调和;于是“邪不能害”,风寒邪气都不能为害;“耳目聪明”,九窍通利;“气立如故”,营卫之气正常运行,白昼行于三阳,夜晚行于三阴,“立”是“健全”之意,“如故”即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