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什么叫经济学
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精辟地指出:“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1.1.1 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1.稀缺性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问题的科学。所谓经济,最一般的解释是节省。如某人买了一件商品,感觉既经济又实惠。我们都知道,在这里,经济是指他用较少的货币支出,买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由于他口袋里的货币是有限的,也就是稀缺的,所以此人对买到既经济又实惠的商品一定非常高兴。如果他口袋里的货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宜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显然,在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中,稀缺的不仅仅是货币,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生产要素。所以,稀缺性可以看成我们在分析经济学问题中所必须遵循的约束条件。而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在人们的欲望无穷的前提下,如何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一个社会的稀缺性集中表现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和劳务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因而是稀缺的。物品与劳务之所以稀缺,无非是以下两个理由。
第一,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与无限的欲望相比,任何物品与劳务都是稀缺的。根据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程度,经济学把物品分为两种:
(1)自由物品(free goods)。这种物品可以无限满足人的需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假设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体中,盛产苹果,年产量可达50万吨,而这一经济体的居民只有500人,此时此刻,苹果相对于这个小岛的居民而言,就是一种自由物品。自由物品最主要的经济特征是人们占有、使用或支配甚至消费它,不需要支付代价,即价格等于零(P=0)。显然,对这种产品,经济学并不感兴趣,它并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经济物品(economy goods)。这类物品不能完全满足人的欲望,我们面临的绝大多数物品属于经济物品。因此,人们占有、使用或消费它,就需要支付价格(P>0)。稀缺程度越高,价格越高,人们常说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形容的就是这类物品。
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与这种商品对人的重要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空气,但人们可以免费使用。对人来说,必不可少的是水,但水很便宜,而可有可无的有些商品,如装饰品,却非常昂贵。所以,价格是商品稀缺程度的函数。
第二,物品与劳务之所以稀缺,还因为生产这些物品与劳务的生产要素是稀缺的。经济学所指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和企业家才能。由于这些要素都是稀缺的,所以它们都有价格。资本的价格为利息,土地的价格为地租,劳动的价格为工资,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为利润。与其他产品的价格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是其所有权的价格,而是其使用权的价格。如某企业支付一定的利息,取得了一笔贷款,这笔利息只是让该企业取得了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这笔贷款的权利。到期后,该企业要还本付息。由于这些要素都是稀缺的,因此,它们不能无限地生产人们所要的东西,从而造成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稀缺。
当某一经济主体(如国家、企业或者个人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资源后,就必须做出选择(决策)。一个经济主体的选择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上的内容。
第一,技术层面上的选择。包括:(1)生产什么。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苹果还是生产橘子。(2)生产多少。它要回答的是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苹果,用多少资源生产橘子。(3)怎样生产。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如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法还是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法,或者用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法。这一问题与经济主体掌握的资源结构有关,如某一经济单位掌握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选择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法就比较合理。怎样生产也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与从事经济活动的观念直接相关。在分工基础上的交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生产的方法,如造船或是买船。
第二,利益层面上的选择,主要是分配上的选择。这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用什么样的方式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如把产品给最需要的人(按需分配),把产品给最先来的人(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排队),把产品给出价最高的人(在货币面前人人平等)等,都是在不同的体制下采用的分配原则。分配问题因为涉及利益(效率标准和价值标准),所以比技术层面上的选择要敏感和复杂得多。
第三,制度层面上的选择。包括:(1)谁来决策。如我们把经济体制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以集中决策为主要特征,集中决策最大的优点是高效率,但其缺点是一旦决策失误,损害全局;而市场经济则以分散决策为主要特征,分散决策的优点是分散由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风险,但缺点是对整体而言缺乏效率。(2)谁来选择决策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一选择更加重要。(3)制度安排的综合运用。即法律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规范的有效协作。
所以,选择是一个经济主体每时每刻都要做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以在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的学科。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萨缪尔逊对经济学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被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并已成为经济学的经典定义。
2.机会成本
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要求经济主体做出选择时,选择也会产生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产品的数量。它也是做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是以同样资源从事相对于前者来说为次优的事情所能获致的利益,也可以说是为了从事某种事情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事情的利益。买船的机会成本是自己造船,而自己造船的机会成本是买船。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对一定资源的不同选择所能达到的经济收益进行比较,以便在使用这一资源时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如那些已到了上大学年龄的运动员,如果不上大学而从事职业运动,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收入可能是上百万元。他们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并往往认为,不值得花费这么高的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理解机会成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在做出某项选择时所支付的实际费用,而是一种观念上的费用或损失。如投资的机会成本是把资本金存入银行所取得的利息。有选择就必须有放弃,因为资源是有限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选择了一个就必须放弃另一个,因而机会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
第二,机会成本并不完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也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同样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如你在寝室里欣赏音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了安静,但同时,其他人也因此不能享受安静。这就是你给其他人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外部性其实就是一个经济主体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机会成本。
第三,机会成本是经济主体做出决策时所放弃的最好收益的那种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平常在做的可行性分析实际上就是从机会成本的概念中直接引申出来的。再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盈利和亏损也必须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才能加以说明。假定A项目,投资100万元,收益120万元,收支相抵,盈余20万元,从会计学的角度来说,这20万元就是利润。但当我们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时,还必须与其他选择进行比较,如B项目的投资也是100万元,收益121万元,收支相抵,盈余21万元。比较A、B两项目,就会发现B项目更优。因此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A项目仍然是亏损的。当然这是指A项目并没有达到最大的产出,从而也没有使资源达到最有效率的使用,因而A项目显然不是最佳选择。由于选择无所不在,所以这种思想对决策者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机会成本,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1)使用闲置的资源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等于零。(2)企业主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是他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工资薪金收入。(3)投资者利用自有资本进行投资的机会成本,等于把这笔资本存入银行或者借给别人得到的利息。(4)把生产A产品,转换成生产B产品的机会成本是生产A产品所带来的利润。(5)价格变化前买进的原材料,其机会成本应按变化后的价格来计算(即这批原材料在价格变动后出售所得到的收入)。(6)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
【例1-1】 机会成本
如某投资者用100万元去投资,年利润率为20%,所以,一年产生20万元的利润(习惯上我们称这为利润)。但我们知道,这100万元的资本还有其他用途,如存入银行。假定银行一年期的利率为5.14%,则这笔钱的年利息为5.14万元。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位投资者把这笔钱用于投资的利润就为14.86万元(20万-5.14万)。
因此,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必须有机会成本的概念。
3.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假定社会用一定数量的资源生产苹果与橘子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数量分别用x和y表示。我们发现,多生产一种产品,必定少生产另一种产品,如在一定数量的土地上进行生产,既可以生产苹果,也可以生产橘子,增加苹果的生产,必然要放弃一部分橘子的生产。反之亦然。表1-1列出了两种产品假设的六种组合:
表1-1 苹果与橘子的生产组合
根据表1-1,作图1-1。图1-1中的AF线表示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利用既定数量的资源,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这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线上的各点都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B点表示经济体系的一种选择,即生产1个单位的苹果和14个单位的橘子,E点表示4个单位的苹果和5个单位的橘子。线内的一点如G点,表示这一产量能够实现,但并不是最大产量的组合。如果实际产量仅为这一水平,表明经济生活中稀缺的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存在着失业,存在着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线外的一点H是现有资源条件下实现不了的产量,它表明资源是稀缺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向外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表明经济增长。
图1-1 苹果与橘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既定资源下,为了增加一种产品的数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增加的这种产品的数量与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之比被称为边际转换率(MRT)。增加的苹果产量与减少橘子产量之比即为橘子转换成苹果的边际转换率,可以写作MRTxy。以Δx代表增加的苹果产量,以Δy代表所减少的橘子产量,则,MRTxy=Δy/Δx(见表1-1)。MRTxy一般为负数,其绝对值表示机会成本。在表中,我们发现,MRTxy的绝对值在不断地递增。|MRTxy|递增是因为资源的适用性。当开始用苹果取代橘子时,适于生产苹果的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率。但随着苹果增加,橘子减少,适于生产苹果的资源越来越少。这样,为了增加一定数量的苹果,所需要减少的橘子就越来越多。MRTxy的变动趋势也可以说明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是凹向原点的曲线(见图1-1)。
1.1.2 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假定)
经济学所说的理性(rationality)是指经济学家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基本假定。其基本含义是: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要在给定的条件下,存在一种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的利己主义倾向。正像亚当·斯密所说的:“给我所需要的东西,这样,你也能得到好处。”这就是说,基于利己性,人们总是愿意并努力地去得到他们能够得到的更多的好东西。人们在面临各种选择时,希望得到的净利益最大化。理性的人又可以称为经济人。给定的条件是指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所面临的约束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指法律规范和道德标准。这就是说,每个经济主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时,既要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又要符合社会在长期的进步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不一定是自私的行为,虽然某人认为买两套衣服是理性的行为,但他愿意为其父母过生日而放弃一套衣服也是合理的。因此,自利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的含义,要比一般的用法广得多,它包含了人们主观的价值判断。人们不仅会考虑自己的物质财富增加的好处,也会为他曾做过正当的事(如公益事业)而感到满足。近年来在国外非常流行的行为经济学,就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检验人的行为是否是理性的。行为经济学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有限理性的问题,二是通过实验来检验理性假设什么情况下成立或不成立。
各种理性的经济主体包括:理性的消费者、理性的企业、理性的要素所有者和理性的政府。
理性的消费者是指一个追求自己最大满足(效用最大)的人。理性的消费者总会精心地购买他最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不是购买他认为吸引力较少的东西。当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的爱好是前后一致的,并且能够计算。
理性的企业是指一个追求最大利润并力图使其所拥有的生产性资源得到最佳配置的经济主体。如当他认为,预期收入的增加大于预期成本增加时,他才愿意积极地增加产出。
理性的要素所有者力图使要素的报酬最大化,这一点和理性的企业相似。理性的资本所有者追求最高的利率,理性的土地所有者追求最多的租金收入,理性的劳动者追求最大的工资报酬率,理性的企业家追求最大限度地分享企业的利润等。
经济学家在分析理性政府的时候,主要有两种假定。第一,政府是由有一定动机的人所组成的,他们也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当他们的行为指向一个为他们自己服务的目标的时候,如工作安全、收入、荣誉等。在选举产生公务员的条件下,当选是第一大事,所以,他们就需要为其实施的政策进行解释和辩护,并做一些维护选民利益的事情。第二,理性的政府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政府认为工业化过程中,为工业和城市提供资本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行为,则政府就有可能用各种方法去让农民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服务,于是像“剪刀差”那样的政策就会推行。所以对理性政府的分析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来判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能采取某种行动,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个人的福利减少,那么政府的行为一定是理性的。
对经济主体理性的假定能使经济学家对人的经济活动做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如果没有这一假定,经济理论就无法存在。正是从这一角度,理性的经济主体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理性的人不仅是一种假定,它同时也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归纳。实际上,每个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的时候,都是理性的,即都在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反之,不理性的经济主体也很难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理性是适者生存的基本条件。
如果说,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必要条件,那么,人是理性的假设则使经济学的分析成为可能。
经济人的思想,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有详细的论述。作为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清楚地知道,只要政府管制较少的分权化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就能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结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精辟地指出:“我们期待得到晚餐,不是根据屠夫、酿酒商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因为他们都关心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关注的不是他们的仁慈,而是他们对自己的爱;从来不用向他们说明我们需要什么,只要向他们说明什么是他们的利益所在。”
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是一种最重要的协调机制,这一机制被亚当·斯密称为“看不见的手”,存在利己主义倾向的经济人,在这只无形的手的指挥下,都能按照对社会有利的方式进行决策: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的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要增进多少。他只考虑自己的安全、自己的所得。正是这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实现着他并不打算实现的目标。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的这段话,给我们提供了两条思路:其一,从短期的角度来看,给市场经济带来勃勃生机的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由于“经济人”有利己的一面,因此他会千方百计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竞争的压力,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最终会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社会福利会不断增大。其二,从长期看,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的手段则来源于社会分工。亚当·斯密认为,当初人类产生分工是因为有相互交换的倾向。那么又是怎样产生相互交换的倾向的呢?当一部分人拥有另一部分人所没有的东西时,通过交换获取所需要的东西,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很多,也可以通过战争、掠夺的方法把别人的东西攫为己有,以满足自己的利益。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采取交换的方法,由此可见,在“经济人”的内心,除了有利己的一面外,还有同情的一面。因为人们具有同情心,所以他们才会拿自己所剩的东西,与别人所剩的东西相交换,而不是通过其他非理性的方法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基于“经济人”本性中的同情心而产生了交换意识,又基于人们的禀赋不同,人们自然会想到社会分工,而分工的产生,又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把人类比喻成一个巨大的蜂巢,把人比喻成这个蜂巢中的蜜蜂。最初,蜜蜂们——商人、律师、牧师、法官等等,都不择手段地满足自己的私欲和虚荣,整个蜜蜂社会充满自私自利的败行和恶习。但整个社会却变成了天堂,穷人也过着好日子。之所以从恶行出发得到这种善的结果,是因为在这种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1.1.3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其中心理论为“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消费者如何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的经济决策取得最大利润。第二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形成。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共同对市场产生作用。第三层次:把所有的市场看成是一个整体,并分析其价格和产量的形成,它们是在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微观经济学有两个基本的假设条件,这两个假设对微观经济分析尤为重要。第一,人是理性的,即任何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和获取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正是这一假设使经济学的分析成为可能。第二,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有经济信息完全的假设,其含义为在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都掌握了有关经济活动充分的信息。当然,经济学家也承认,上述两个假设尤其是第二个假设未必完全符合事实,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却不能不依赖假设。这两个假设有利于经济学初学者从简单的经济分析入手,进而一步步走向复杂真实的经济世界。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框架如下所示:
(1)消费者行为。在经济学中,消费者是指能独立做出消费决策的经济单位。每一个消费者都具有双重的身份:第一,是产品的需求者;第二,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2)企业行为。企业又叫厂商,是指能独立做出生产经营决策的经济单位。与消费者一样,其身份也是双重的:第一,是产品的供给者;第二,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3)消费者和生产者互相提供产品,互相提出需求,因而构成了经济活动的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见图1-2)。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外界力量介入,经济运行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即“帕累托最优”。而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是一个核心的杠杆,也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同时,为克服“市场失灵”对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微观经济学分析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
图1-2 两大市场与经济主体相互关系
2.宏观经济学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传统经济理论注重研究市场中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即使出现市场失灵,也可借助于政府的微观调节,最终使经济达到有效状态。然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却带有明显的周期性,从1825年出现第一次经济危机起,几乎每隔10年左右,都要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且破坏性越来越大,特别是1929—1933年世界性的大萧条。周期性的经济萧条不断地出现,对自由竞争的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孕育了宏观经济学,其代表人物是凯恩斯。凯恩斯在总结西方国家干预政策实践的基础上,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阐述了失业的原因与政府介入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学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分析经济问题,其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理论结构框架如图1-3所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经济内外平衡;主要手段为政府干预,即宏观经济政策。
图1-3 国民收入分析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集中体现在研究方法上。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行为做了一些公理性的基本假设,然后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揭示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律。其研究以演绎等逻辑方法为主。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时,主要依赖对可观察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以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日益受到重视,也就是将微观主体的决策最优化与经济总量变化的最优化相结合,来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规律性变化。最常见的方法是动态递归的演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