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

1名词解释

(1)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答: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是观察法的两种形式。参与观察即局内观察,指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的观察。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参与观察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参与观察能搜集到较为完整且具有深度的资料,但易带主观情感成分,而且比较费时、难度较大。非参与观察即局外观察,指研究者不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而用观察法来收集资料的研究。非参与观察适用于短期性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当观察者的参与会严重影响被试正常活动时,采用此法更为适宜。

(2)行为核查表

答:行为核查表是研究者用来核查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的一种简表。常用的行为核查表有两种。一种是行为出现状况核查表,用于记录某一新行为出现时被观察者的年龄,据此可以计算出该种行为出现的平均年龄,在发展心理学的观察研究中经常被采用。另一种是行为特征核查表,用于记录观察对象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类型,据此可提供有关的诊断性信息,并有利于活动的计划或设置。行为核查表具有简便易行、省时省力、针对性强、结果易于整理等优点,缺点是几乎不能提供行为性质、特征方面的信息。

(3)项目反应理论

答:项目反应理论是在批评经典测量理论局限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测量理论。主要研究被试在测验项目上的反应行为与测验所要测量的被试潜在特质之间的关系,并以各种项目反应模型描述这种关系。项目反应理论的基本假设有:测验潜在空间的单维性假设;测验项目的局部独立性假设;测验的项目特征曲线模型假设;测验的非限时性假设。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及其假设,人们提出了许多种项目反应模型,如单参变数、双参变数、三参变数的逻辑斯谛模型和双参变数的常态奥吉夫模型等。项目反应理论在智能水平的自适应测验的编制、态度问卷的设计、题库的建设等研究中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4)准实验设计

答:准实验设计是一种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严密。它没有采用随机化程序,即被试的选择和编组、处理分配等都不是随机安排的。常用的准实验设计的主要包括六种类型: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分解样本前后测设计;修补设计。虽然准实验设计无法像真实验设计那样精确的控制误差变量,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利于实验的推广,与实际生活情境更接近。

(5)当时口语报告法与追述口语报告法

答:当时口语报告法与追述口语报告法是口语报告法的两种基本类型。当时口语报告法指被试在完成某种任务的同时用言语描述、报告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主试随着被试的内在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收集其当时心理活动的真实数据资料的方法。追述口语报告法是让被试在完成某种任务之后,用言语描述、报告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主试收集其心理活动的真实数据资料的方法。与当时口语报告法不同,追述口语报告出来的信息已不是来自被试的短时记忆之中,而是来自其长时记忆之中。另外,被试所追述的内容除去记住的东西外,可能自己又有意无意地补充了一些东西,即做了一些推论。由于上述原因,追述口语报告的结果不如当时口语报告的结果可靠,在认知研究中采用较少。

(6)现场研究法

答:现场研究法又称实地研究法,是在真实、自然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和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以探讨客观、接近自然和真实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其中包括现场观察研究、现场调查研究和现场实验研究等类型。现场研究与实验室研究相比,具有真实性、自然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不仅可以研究许多在实验室里无法开展研究的课题,而且外部效度也比实验室研究有了很大提高。

2比较时间取样观察策略与事件取样观察策略的优缺点。

答:(1)时间取样观察策略的优缺点

优点:观察目的明确而具体,研究者可以对观察内容及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研究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观察数据资料,同时易于取得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省时、省力,同时又能有效地保证精确性和客观性。观察者不需干扰被试的正常活动。能提供量化数据,有助于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缺点:缺乏背景信息。除非在观察时进行特别记录,否则通过时间取样观察难以得到有关环境与情景的信息,观察资料也难以向研究者清楚地表明某种行为发生的背景。缺乏连续性和自然性。由于采用时间取样观察进行的观察内容只局限于某些方面,加之观察记录结果没有保持行为发生的顺序和连续性,因而难以揭示行为的相关关系、作用以及因果关系。当时间区间和行为单位很少时,更缺乏连续性、自然性以及背景信息。

(2)事件取样观察策略的优缺点

优点:既注意到了行为本身,同时也注意到了行为发生的情境信息。易于研究者进行因果分析,说明并解释行为的原因、内容和结果。能被用以研究任何一种行为或事件,且比较省时、省力。

缺点:由于记录的是与行为或事件的特征、性质有关的信息,因而资料不易进行定量分析。虽然已把行为与行为发生的情境联系了起来,但仍无法了解导致所观察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条件和情境,使研究者难以了解该行为或事件的全貌。

3在访谈法实施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访谈法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有:

(1)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注意:充分熟悉访谈问卷的内容;带齐进行访谈所需要的有关材料;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选择好访谈的合适时间、地点。访谈时间、地点的选择应以有利于访谈对象准确回答问题、畅所欲言为原则。总之,访谈时间、地点的选择,应有利于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2)接近访谈对象

接近访谈对象时需注意:衣着应干净整洁;称呼要恰如其分;自我介绍不卑不亢、简洁明了;应使用正面肯定语气进行邀请;应通过适当方式消除访谈对象的紧张、戒备心理,必要时,应主动出示介绍信或身份证件;根据访谈对象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等等。

(3)对付拒绝的技巧

在遇到拒绝时需注意:访谈人员要耐心,甚至能忍耐对方一些无礼的言行;要尽力弄清被拒绝的原因并设法克服它,针对性地做出各种努力,来取得对方的配合,而不能轻易放弃。

(4)谈话与提问的技巧

谈话与提问时应注意:开始交谈时应寒暄几句,以调节气氛;严格按照访谈问卷的问题顺序和问题原话进行提问;交谈时应注意保持交流,认真倾听,并不时给予鼓励,但要避免引导;如发现遗漏内容,应再请对方回答;对情况不太熟悉或理解能力差的访谈对象应有耐心等等。

(5)追问的技巧

在追问时需注意:交谈双方的关系要融洽;要根据追问的目的采用不同追问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方式的功用采用不同追问方式。

(6)访谈的记录

访谈中的记录工作需注意:围绕访谈内容进行记录;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均要记录;记录中不要试图去总结、分段或改正语法;不让对方看到记录内容;记录的同时与对方保持联系;访谈结束后应尽快整理。

(7)访谈的结束与再次访谈

访谈结束与再次访谈需注意:应严格控制和掌握访谈时间;应善于根据访谈气氛的变化和临时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灵活地把握访谈的结束时间;在实际的访谈中,应注意感谢访谈对象的合作和帮助;如果需要,应为以后的访谈做好铺垫和安排。

4使用问卷法时如何进行问卷的设计?

答:使用问卷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进行问卷设计:

(1)问卷设计应遵循原则

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要求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问卷研究的目的。问卷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并根据研究的需要科学而客观地选择问题、确定问题项目、设计问题的表述和回答方式。

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组成和问卷设计的步骤。问卷的设计不是问题的罗列过程,而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问卷内容、项目以及提问和回答方式的科学性工作,因此在在问卷设计之前,应当明确问卷的设计步骤。

计划性原则。计划性原则要求设计问卷时要明确问卷法实施的各种影响因素。要保证问卷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在问卷设计时必须对问卷法实施中的影响因素有初步的预计和认识,并采用相应措施加以防止。

(2)问卷设计的步骤

问卷设计由准备、初步设计、试用、修改等一系列工作组成。

准备。准备工作主要是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并向其征询意见,以避免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和答案。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指在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一定原则设计出包括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备选答案等内容在内的问卷初稿。

试用和修改。问卷初步设计出来后,不宜直接付诸使用,必须经过试用,以弄清问卷初稿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同时应将问卷初稿送给该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征求意见,并依此做出必要的修改。

5心理测验的编制步骤有哪些?

答:心理测验编制的步骤主要有:

(1)拟订测验编制计划。包括确定测验的目的和目标内容、制定编题的双向细目表。

(2)编选测验题目。根据编题的双向细目表,编写测题,测题数应比最后所需的数目多一倍至几倍,以备筛选和编制复本。

(3)试测和分析。选择与测验对象相近的团体进行试测,试测的实施与情境应力求与以后正式测验的情况相类似,项目分析应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并对不适当的题目予以修改或删除。

(4)编排制表。编排题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并列直进式,即将整个测验题按题目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份测验,同一份测验的题目依难度由易到难排列;另一种是混合螺旋式,即先将各类题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题目作交叉排列,难度递增,编写测验手册或测验说明书。

(5)建立常模。从将来要使用测验的全体对象中抽取标准化的样本进行施测,计算出平均得分,即为该测验的常模。

(6)鉴定测验。一是鉴定测验的信度,以了解其可靠性或一致性;二是鉴定测验的效度,考验其有效性和正确性。

6真实验设计有哪些类型?

答:真实验设计可分为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和配对组设计三大类。

(1)被试间设计

被试间设计指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不同的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这种设计又称完全随机化设计或独立样本设计。被试间设计的数据在统计分析时,通常是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或方差分析。被试间设计可以分为后测设计、前测后测设计和所罗门4组设计(又称重叠实验设计)等几种类型。

(2)被试内设计

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如果用被试组代替单个被试,每组都要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但组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地接受一种实验处理,这种设计称为随机区组设计,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应尽量同质。随机区组设计的实验处理之间有相关,因此又称相关样本设计。被试内设计将被试的个别差异从被试(组)内变异中分离出来,提高了效率。被试内设计可分为完全和不完全被试内设计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的还是部分的实验处理,结果可用方差分析处理。

(3)配对组设计

配对组设计既具有被试间设计的某些特点,如每组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又有被试内设计的特点,即实验组与控制组同质。配对组设计的基本模式如下:

7准实验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答:准实验设计的方法有:

(1)时间序列设计。该设计是指对一组非随机取样的被试实施实验处理,并在实验处理前后周期性地做一系列测量,然后分析前后测量是否具有连续性,从而推断实验处理的效果。其基本形式为:一系列前测→实验处理→一系列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多用于小样本实验,结果一般采用t检验进行考察。

(2)相等时间样本设计。该设计是指对一组被试抽取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前一个时间样本里出现实验变量,而在后一个时间样本中不出现实验变量的实验设计。其基本形式如下:

通过比较多次测量的差异,可检验实验处理的效果并分析实验安排的顺序效应。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可有效控制历史因素的影响,但外部效度不高。一般适用于一次实验处理对被试序列、行为只有暂时影响的研究,如某些行为的矫正研究。

(3)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该设计采用了控制组和前后测,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控制了历史、成熟、测验等因素,比前实验设计完善了一步。但是,这种设计不如真实验中的前后测设计。因为在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中被试不是通过随机抽取的,只是采用原有的静态组,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可能存在选择偏差。其统计分析一般是采用独立样本的检验和协方差分析,将两组前后测的分数变化进行比较,从而估计出实验处理的效果。基本形式如下:

(4)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系列设计。该设计既采用了序列前后测又设置了非随机分配的控制组,能更好地控制成熟和历史的因素,而且测验的练习效应和敏感性也得到有效的平衡和控制。基本形式如下:

(5)分解样本前后测设计。该设计是将前实验设计的单组前后测设计进行两遍,比较适合于不能一次使所有被试都接受处理、但要求最终所有被试都接受处理的情况。基本形式如下:

(6)修补设计。该设计实际上是将两个不同的前实验设计结合在一起。其基本形式为:

8如何对语义分析法的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答:对语义分析的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的方法如下:

(1)通过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或团体在某一具体评价项目上的得分差异,了解个体或团体之间的相似、接近程度和对事物、问题、社会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2)通过分析比较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具体评价项目上的得分差异,了解被试对事物、问题或社会的看法与态度的改变情况。

(3)通过分析比较同一被试或团体在某一具体评价项目上对两个概念的不同评价结果,探讨这两个概念所含意义的接近程度,即语义距离。

9试论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的现状与发展。

答: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的现状与发展如下:

(1)实验法的现状

实验法作为研究并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分类和优缺点。

实验法的特点是:要操纵或控制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严格的研究设计,包括被试选择、研究的测量和工具、实验程序、设计分析方法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实验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根据实验设计的不同可分为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等。

实验法的优点:能检验和确认有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提高了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效率;使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实验控制的人为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实验研究结果的推广应用价值。

实验法的缺点:实验研究中对变量的操纵难以排除人为化的影响,实验情境中许多特定因素的作用也使实验研究结果的推广程度受到限制;实验研究中虽然对无关变量采取平衡、消除等方法加以严格的控制,但仍无法排除所有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方法只能在大量的观察研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

(2)实验法的发展

由于实验法的发展,实验研究的范围大大地拓展了。实验方法已不仅仅限于研究简单的、低级的心理过程、行为活动和教育现象,还可以研究复杂的社会行为及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和教育现象。具体说来:

现场实验的兴起,使实验室情境更接近真实情境,使被试的心理、行为反应更自然、真实。

准实验设计的逐步完善和广泛应用,使得研究者可以深入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控制一定的无关变量,展开现场实验。

采用了巧妙的程序和控制无关变量干扰的手段,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进行观测、记录,控制了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采取多因素设计、多因素分析有利于揭示错综复杂的变量关系,避免了将研究对象简单化而导致的偏离真实情况的现象,从而为研究结果的推广提供了又一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