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新环境下美国华人华侨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第一节 背景分析

中美开始正式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1804年,美国“爱荷华号”商船来华拉开了中美交往的序幕。在随后的二百多年,中美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两国曾作为盟友同仇敌忾,也曾互为敌人兵戎相见。

自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69年,中美处于隔绝与对峙状态,二十年间,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对华实行全面封锁和禁运政策。第二阶段,从1970年到1979年,中美关系打破坚冰,走向正常化。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破冰之旅”以及《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签署。在此基础上,中美两国民间交流开始逐步发展,贸易、教育和文化交流逐步展开。第三阶段,从1979年至今,中美关系全面发展,在曲折中前进。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其间,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美贸易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既有竞争又有合作[62]

在过去三十年间,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不断升温。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已经从1979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5920亿美元。2014年,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三大出口市场[63]。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和繁荣,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开始迅速增长,中国投资遍布美国的各个角落。

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经历了无限制移民时期(1848—1881年)、排华时期(1882—1943年)、配额移民时期(1944—1967年)和当代移民时期(1968年至今)[64]。19世纪,中国劳工在美国的西进运动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美国传教士来华传播了现代医疗和教育理念,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华人在美国曾一度遭受歧视。19世纪末,美国政府颁布《排华法案》,将针对华裔的种族歧视视为合法。反之,美国人也一度成为中国反洋教运动中的受害者[65]

华人在美国的处境与中美关系的状况密切相关。纵观历史,华人参与美中关系之高潮与低潮,恰好与多变的两国正式关系的高低点相吻合。正是华人深受中美关系波动影响的事实,使得在不同历史时期美籍华人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社区,都积极参与了中美关系的进程,尽管有时是有意识的参与,而有时则是无意识的卷入。如今,尽管华人在美国仍然是少数族群,但俨然已经成为美国社会里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有了日益增强的联系,并在使用这些关系上显得日趋成熟。他们的这些网络联系和使用技能,往往也被用于影响美中关系的各种活动。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美国的华人华侨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美籍华人华侨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对推进中美关系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本章将通过实证分析以及采访的方法对美国华人华侨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状况进行深入探究,并归纳总结出在美国华人华侨群体中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的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