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通识五千年中华民俗(图文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冬季节日

十二月为何又称“腊月”

农历十二月,也称“腊月”或作“蜡月”。这种称谓主要与岁时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腊”与“蜡”在古代都是指一种祭祀活动,祭祀祖先即为“腊”,祭祀百神即为“蜡”。十二月刚好是岁终之月,农闲无事。人们便出去打猎,一来补充食物,二来可以用猎捕的野兽祭祀祖先,为全家祈福。很多祭祀活动都在农历十二月进行,因此,十二月就被称为“腊月”或“蜡月”。

各地腊八粥的做法是一样的吗

腊八粥

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在这一天民间举行各种活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在腊八节喝腊八粥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腊八粥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天子大腊八。天子大腊八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二是进行祷祝和祈求。“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之“万”极言其多也,熬制腊八粥不是合聚一万种物品,也不是只限于八种蔬果。腊八的“八”字是指祀八谷星、八农神。“飨”,敬献也,即将许多种蔬果谷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神灵,然后食用。虽说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传统节日食品,但是腊八粥的做法各地却不同。

天津与北京腊八粥的做法近似,讲究些的再加上莲子、百合、绿豆、薏仁、珍珠米、桂圆肉、红枣等。山西的腊八粥又叫八宝粥,以小米为主,并加入豇豆、小豆、绿豆等。陕北的腊八粥除了加入多种米、豆之外,还会加入各种干果,或豆腐、肉类等混煮,或甜或咸,味道各异。甘肃人煮腊八粥主要是用五谷和蔬菜,煮好的腊八粥不但给家里人和邻居吃,还会喂家畜,祈福六畜兴旺。

当然,还有其他地方的腊八粥做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腊八节的祭祀活动虽然不再那么隆重,但是腊八粥却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不仅是因为其吉祥的寓意,还因为其确实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民间为何有“立冬进补”的习俗

中国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这句谚语讲的就是民间流传的“立冬进补”的习俗。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民间的“四立”,“四立”是四季的开端,民间很重视“四立”。中国人讲究养生,这在节日习俗中就有所体现。且不说别的,就单单这“立冬进补”就大有讲究。立冬一至,万物凋零,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动物在冬天靠冬眠滋补身体,人也在冬季的第一天就开始制订自己的养生计划。内经养生之道讲究“春生”“夏长”“秋敛”“冬藏”。所谓冬藏就是在冬季注意饮食休息,养精蓄锐。立冬进补正是遵循了这一养生原则。

立冬进补的内容南北各异。南方讲究热补,立冬时节,南方民众爱吃一些鸡鸭鱼肉。在立冬这一天,台湾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可谓爆满。当然,不进馆子的人家,则会自己在家炖麻油鸡、四物鸡进补。在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进补方式就相对简单,也比较传统,那便是吃饺子。立冬吃饺子进补跟饺子“交子之时”的来源有很大关系。

冬季进补不仅是一项民俗传统,也有其科学依据。不管是吃饺子还是吃鸡鸭鱼肉,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能在此时停下来休息一下,品尝自己一年以来的劳动成果,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啊!

趣味链接 四时养生有什么讲究

中国人讲究养生,养生的重要原则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实是万物生长的规律,当然,这个“万物”也包括人在内。春天,草生芽长,万物更新。蛰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这时应该走出来适当地活动活动,进行一下晨练,呼吸新鲜空气,锻炼一下心肺功能。夏天,草绿林密,万物繁盛,这个时候阳气最

盛,是人们身体机能发育最为旺盛的时候。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所以,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秋季,凉风渐起,寒意渐袭,阳气渐收,阴气生长。因此,秋季养生的关键是保养体内阴气,正所谓养阴防燥正是秋季养生的关键任务。冬季,天寒地冻,万物凋敝,阳衰阴盛。这个时候很多动物都冬眠了,人也应如此,不管是饮食还是作息都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多运动以免耗损精气。

古代为何称冬至为“亚岁”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不仅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时代的学者们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间。至此,冬至成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关于冬至为什么又叫“亚岁”,还要从冬至的发展说起。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因此,冬至节就成为岁首,实质上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春节称为岁首。但冬至还是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再加上冬至夜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就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将其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为了区别于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至的这一日便被叫作“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汉代以来,冬至这天,民间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虽说现在过冬至已不像往日那般热闹,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古人为何要在冬至祭天

据《周礼春官·神仕》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也就是说,古时在冬至会拜祭鬼神,祈求消除瘟疫,不遇荒年。汉朝则在“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明、清两代的皇帝更是“冬至南郊祭天”,即在冬至这天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在今天看来,冬至并没有那么浓的节庆氛围,除了吃吃饺子,哪还有什么祭天仪式。但是,古人就十分重视冬至,不仅举国欢庆,还有盛大的祭拜仪式。那么,古人为何要在冬至祭天呢?

冬至祭天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高大的祭坛,就是后世天坛的源头之一。古代的科学技术落后,很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人们便把其看成天神的操纵。出于恐惧或尊崇,人们便希望通过建立高台祭天与天神沟通,获得庇护。冬至这天,太阳角度最低,距地平线最近,古人便认为这一天是天地之间距离最短的一天,在这一天举行祭天仪式,天神就更容易接收到地面上人们的祈愿和祝福。久而久之,冬至这天就被定为祭天的日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化,人们渐渐不再相信“天神”这一说法。天坛渐渐被废弃,冬至祭天的习俗也渐渐消失。

冬至是古时的“教师节”吗

现在的教师节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定下的。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古人对奉行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想必也早有礼俗。那么古人是如何表达对教师的尊重的呢?古代有教师节吗?

尊师是传统,当然古时就有。古时不仅有尊师的传统,还有专门拜师的节日,那便是冬至。据《新河县志》记载,冬至这天拜圣寿,也叫拜冬余,即外乡塾弟子各拜业师。圣寿,圣,就是圣人孔子。过去,冬至曾被作为岁首,也就是“年”,过了冬至就年长一岁,即“增寿”。因此,在冬至拜贺恩师增寿、举行祭孔典礼也算是一种尊师的表现。

据《清河县志》记载,冬至祭孔时要拜烧字纸,即人们要爱惜字纸,不能用带字的纸擦东西,把带字的废纸收集起来,在冬至祭孔时一起烧掉。烧字纸时,师生要一起跪拜,表示对圣人的崇敬。

既然拜圣寿、祭孔都是在冬至举行,将冬至看成古代的教师节一点也不为过。

民间为何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谚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每年冬至,不论贫富,都要煮上一锅香喷喷的水饺,大人小孩都要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水饺。南阳甚至还有民谣唱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过年吃饺子,是说新旧之交,“交子之时”,而这冬至吃饺子,则另有说法。

东汉时张仲景任长沙太守,他到处访病施药,行医济世,深得民心。后来,他毅然辞官回乡,想为乡亲们治病疗伤。张仲景返乡之时,恰逢冬季。那时,白河两岸乡亲饥寒交迫,个个面黄肌瘦,其中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见此情景,张仲景急忙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并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式的“娇耳”。最后将“娇耳”放在锅里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便都治好了。张仲景分发“娇耳”的这天刚好是冬至。为了纪念这位悬壶济世的名医,后人就学着“娇耳”的样子,做成了“饺子”,也叫“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德高尚的“医圣”张仲景。

当然,在北方冬至吃饺子,不仅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冬日进补的养生食俗。

民间为什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民间有很多禁忌和讲究,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或办喜事的时候。“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便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节日讲究。为什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呢?这就要从其源头讲起了。

男子之所以不能拜月,据说是因为月亮上住的月神嫦娥是女性。况且,这月神长得国色天香,男子拜月不合礼法不说,让人想来多少有些猫腻。七夕拜月是女子乞巧的习俗,女子拜月为乞巧,那男子拜月又所为何事呢?说来说去,还是“男不拜月”为好。“女不祭灶”的原因和“男不拜月”多少有些相近。据说,灶王爷长得貌似潘安,女子祭灶,恐有“男女之嫌”。说起来这“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和我国古代严格的礼法是分不开的。

为何要在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腊月二十三,又称“过小年”。在这一天,民间有送灶神的习俗。送灶神,又称“送灶”“辞灶”“醉司命”,即“送灶神上天言事”。每年腊月二十三,有些地区的百姓就把灶神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在灶神像的两边贴一副写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在灶神像前面摆上果品、点心和一碗面汤,烧香叩拜后将灶神像揭下来烧掉,这就是所谓的“送灶神”了。

灶王爷

关于“送灶神”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户张姓人家,兄弟两人,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的绝活是筑灶台,十里八乡的都知道他的手艺高,人称“张灶王”。话说这“张灶王”不仅垒灶台的手艺好,还特别喜欢管闲事。到别人家垒灶台时,只要遇到家庭纠纷或邻里矛盾,他都要从中调解。不管是恶媳妇还是凶婆婆,他都敢说,处理起事来很有一套。后来,左邻右舍只要有解决不了的事就去找“张灶王”,他也因此深受大家爱戴。“张灶王”七十岁时去世,他一离世,张家就乱套了。弟弟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弟弟没有哥哥的本事,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终于想出个办法。就在腊月二十三深夜,也就是“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弟弟将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然后,他将全家老小都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中若隐若现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样貌,家人都惊呆了。弟弟接着说道:“我睡觉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仙,玉帝封大哥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不孝不敬、妯娌不和,闹得家神不安。大哥已知道此事,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上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话,惊恐不已,连忙取出“张灶王”平日爱吃的食品供在灶上,跪地叩拜,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以后,张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和睦。街坊邻居听说此事后,纷纷打听。其实所谓的“灶神”是弟弟事先画好的,为了避免事情败露,他就将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

“送灶神”习俗中寄托的美好愿望是积极向上的,所以这项活动怎么也称不上是迷信。

趣味链接 灶神是谁

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了。早在夏朝,灶王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那么,灶神究竟有什么来历?民间真的确有其人吗?因为灶神在夏朝已经出现,时间过于久远,我们无法具体考证其来源,只能从古籍记载的只言片语中一窥究竟。据古籍《礼记·礼器》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礼记》记载的灶神是颛顼氏的儿子,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中的“赤帝”,名曰祝融。在古代,“祝融”本就是“火”的代名词。祝融之所以被尊为灶神估计和其传下火种、教授人类用火不无关系。毕竟,有火才有灶。据《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后司马彪对此注释曰:“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这里所说的这个状如美女的“有髻”之灶神,不知是不是祝融。不过,对于灶神究竟是谁,民间还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有人认为灶神是神农氏的“火官”;有人说灶神是为“黄帝作灶”的“苏吉利”;还有人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总之,关于灶神的“庐山真面目”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虽说不能确定灶神的真身究竟是谁,但民间祭灶、送灶神的仪式还是丝毫不敢马虎。毕竟,“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谁不想在祭灶这天用自己的虔诚感动灶神,希望他能“上天言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