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的金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什么要实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的改革要求,是中国改革新的里程碑。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现阶段进行全面改革的必要性: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下行,我们认为它已经告别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同为出口大型经济,现阶段的中国似乎类似于1973年以后的日本和1998年以后的韩国,但做深入的分析后会发现,中国和日韩又不一样。以下是我们对为什么要实行利率市场化的两个分析。

建城镇化体制,寄经济增长再攀高峰

首先中国城镇化率远远低于日韩,当时这两个国家的城镇化率都在70%左右,而中国2013年是53%。理论上来说,一个经济体如果城镇化率比较低,那么经济增长仍有潜力,但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长率却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支持城镇化的体制和机制,这也奠定了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可分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三大类。简言之,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由无自主定价权,存、贷款业务必须严格按照中央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到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自主调节利率水平。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地,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被称为“5+1+1”的全面改革,是指改革措施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及生态五方面,另外还涉及军事和党的建设。

市场经济改革的四大原则

其次,在改革目标上,现在和过去也有区别。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是提出要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共60条共306项改革措施。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体制依然是最重要的,而奠定市场经济的四个重要原则,则是未来几年中需要实现的目标。

第一,政治与市场谁说了算?文件指出市场要起决定的作用,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但是在边际上是政治来做。未来连边际上也是市场起作用。

第二,市场应该是体系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分割的。不仅仅反应在区域上,更重要的是要素市场上的统一。本章要讨论的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是割裂的现象。

第三,我们要建立的应该是面向全世界的开放市场,而不是封闭市场。上海自贸区的安排就是向全球新的开放标准靠拢。怎么体现这一目标?可以用WTO(世界贸易组织)和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做比较:WTO是自由贸易体制,主要是降低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但是TPP最重要的是边境之间的事辐射到境内事务,包括市场完全对等开放等。中美谈判时,美国人质疑中国公司不分红,认为不分红是对其他企业的歧视。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有企业的平均分红在2020年要达到30%,这就是竞争中立原则。从利益上来讲,上海自贸区的设计是新的更高的开放标准。

第四,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么司法体制会改革,司法应该独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检察权、审判权应该独立于政府,至少不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司法体制的改革也在提速,比如法官的遴选制度、公务员的安排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