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自己的森林放把火
最后讲一讲如果我们未来的世界越来越相互联系,有越来越多的风险,到底该怎么办?推荐一本书叫《恢复力》。我们现在都想怎么才能跟别人连起来,可一旦连接起来,系统性的风险就会提高。一旦把所有金融体系全部连起来,风险就大了。假如鄂尔多斯的房价下跌了、温州的房价下跌了,人们的资产负债表就得重启。好处是能够享受更多的规模经济,但一旦出现系统性危机,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我们既想连接起来,又想避免风险,就得有安全岛策略。举个例子,赤壁大战时曹操把船全部用铁链连起来看似非常好,这样士兵在船上如履平地,就不晕船了。但一旦着火,也会全部被烧掉。其实稍微做一点技术改进就行了,比如把一个链条做得跟别的不一样,留一个缺口。一旦着火,把这个链条砍断,别的还安全。原来智能电网的设计也是全部连起来,现在的设计,则是让每一个模块更简单并可复制,最后将一个个小模板连起来。之后如果出现问题,就把它砍断,而电网还能够正常运转。
这其中的启发是一方面要把它连起来,另外一方面要想到,万一出现系统性危机时如何处理。物理学、地震学、气象学、森林科学等各种自然科学总结出一个规律:大风险和小风险都是一样的。这一结论和我们的认知模式刚好相反,我们总觉得小危机有小原因,大危机有大原因,这也是为什么《阴谋论》在中国很好卖。我们总相信大事件的背后有一个大的原因,如果我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擦枪走火打起来的,很多人肯定不信。他们会说这么大的事一定有阴谋,甚至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一定是一场大阴谋,但历史有时候真就是偶然的。
实际上大危机和小危机的原理都一样,就好像虽然八九级的地震和二三级的地震原理一样,但二三级的地震连感觉都没有,八九级的地震却可以摧毁城市。交通事故也一样:一辆车轧了行人的脚,和一辆车撞死行人,可能都是因为行人闯红灯了。历史规律的本质就是偶然,没什么必然。人一生中最大的历史事件——出生,就是偶然。如果相信小危机和大危机都一样,那么在进行危机防范的时候,一定要容忍小危机。容忍小危机才能够看清楚危机原理,才能节约资源去防范大的致命危机。
过去,很多时候我们对小危机是零容忍的,这不对。有这样一个故事,因为美国森林公园经常出现森林大火,最后森林防火队就下了死命令,只要有火,就一定要扑灭。但后来火却越扑越大。因为一旦森林起火,就要扑灭的话,那么森林老化的速度会加快。森林中那些枯枝败叶,都是易燃物质,只要有一根火柴把它点燃了,火灾就会迅速蔓延。所以最后防火队痛定思痛想了一个办法,如果火灾不是人为的,且在可控制范围内,就不管它。甚至有时森林防火队会主动放一把火,烧出一些隔离带,等真有火灾的时候,烧到隔离带火势自然停下来。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去承担小风险,这是防止大风险的最好办法。就好像防止森林火灾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先放一把火。
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启发。如果我们把它应用得淋漓尽致,能够找到原来看不出来的很多规律;但是大数据时代也有它没办法完成的任务。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看到大数据的好,却忘记了它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想避免风险,就一定要做好危机的防范。
注释
[1]编者注:海森堡测不准原理(Heinsberg’s Uncertainty Principle)有时也被译成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指在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