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博大性格:兼容并包的意境

关于博大,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既优美,又富有哲理的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胸。”一个人若能有一颗博大的心,那么,他便能去包容,便有宽宏的度量,对于朋友所犯的过失就能不计前嫌、一如既往。

唐朝的“大”,离不开他的构建者——唐太宗,他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为中国开创了长达130年的黄金时代。

然而,唐太宗何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呢?归根结底,还在于他性格的博大。唐太宗性格平静淡泊,内心敏慧,外表清朗,这一基本性格特征促成了他性格的博大,就像水一样随物赋形,变化万千,终于形成了大海。因此,他仁慈之时,对下属像父母对待子女一般。唐太宗的这一性格特征使他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任何复杂的事件。关于他性格的博大可以从下面几点看出:

唐太宗博大的胸襟,开创了贞观时君主虚心听谏和臣下仗义执言的一代新风,这在封建社会历史上是难能可贵的。

他一方面迫切求谏,想把朝政治理好,一方面也想维护自己的尊严,两者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和矛盾。唐太宗时常处在这两种矛盾的交锋之中,同时也是在他性格中的“大”与天性中的“小”的厮杀之中。早期的唐太宗总是能以他天空般辽阔的胸怀来接受臣下的批评,他深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道理。当大臣们的谏诤言辞激烈,有切肤之痛时,太宗也时有大怒,但他的博大还是占了上风。相信他和名臣魏征的君臣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但唐太宗并非就对魏征一人博大,对别人也一样。

唐太宗大宴群臣,诗兴大发的他即席挥毫,赋得一首宫体诗。兴头儿上的太宗命大臣们奉和,最先被点到的是虞世南。虞世南当众毫不掩饰地说:“陛下的大作果然不同凡响,刻意求工,神采飞扬,但诗的内容却不高雅,为臣实在不敢奉和。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臣担心此诗传出宫去,天下争相模仿,浮华之风席卷而来,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臣不敢遵命。”正在自鸣得意的太宗,被虞世南当着无数大臣的面儿泼了一盆冷水,当时的难堪可想而知,可是他还是及时地反省了自己。他知道虞世南的话很有道理,天下太平,不能不居安思危,盛宴欢歌将会挥霍民脂民膏,多少个朝代的败亡正是源于奢华。沉默片刻的太宗,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虞世南进行了奖励。

唐太宗博大的胸怀在民族政策上更显王者风度,表现了宽和仁厚的包容力。唐朝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而这一历史进程的开端,就是在唐太宗时期奠定的。唐太宗以泱泱大国的气势征服了周边国家,用他博大的胸襟把各个民族团结在大唐帝国周围。于是,京都长安不仅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形成万国来朝的鼎盛时代。此期间,国家实现了统一,版图空前扩大,中国封建社会登上了“治世”的巅峰,其政治之清明,国家之强盛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罕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没有博大心胸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的,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注重培养我们博大的性格,用我们博大的心来包容世间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