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冥想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探究冥想的本质

冥想就是“心注一处”:对所有事物的深度专注

人们通常认为,冥想乃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心行为,如瑜伽、气功、禅修、太极、静坐等,这些都是冥想的形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专注于某一件事物上,而这一事物可以是动作、姿势、呼吸、同情心、爱和善良等。总之,冥想就是一种专注,是在专注状态下的一种运动。

冥想,其实就是对所有事物的深度专注。在某种角度上,每个人都有过冥想的体验。专注不仅对生存,而且对任何行业中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正是通过专注的力量,我们能够做、能够听、能够理解任何事物。不管我们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白领还是蓝领,公司老总还是打工一族,我们都必须专注心意,以便达到我们的目标:射手必须专注于靶子;钓鱼者必须专注于浮子;演说者必须专注于谈论的主题;音乐家必须专注于乐曲;舞蹈者必须专注于舞蹈动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冥想。

由此可见,冥想隐藏在生活中不起眼的细节上,当我们在1个小时的时间里全神贯注地读同一本书,这就是在体验冥想了。如果我们只想摘取其中的某个片段或者几句话,截取并抄下几个概念,那就不是冥想。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体而非局部地觉察每一件事。

冥想需要的“专注”和我们常说的“专注”也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谓的专注其实是思想的一种发明,专注之中永远有一个“你”在那里进行觉察。在学校里,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专注在书本上。于是我们学会了专注,并试图排除其他的念头,阻止自己往窗外看。所以,这样的专注之中一定有抗拒的成分,并且它将巨大的生命力缩小成了一个小小的点。但冥想中的专注是一种全观,即一种没有选择的觉知,里面汇聚了我们所有的能量。诚如印度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对专注的归纳:“专注意味着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而且要用心去听。专注还意味着去爱、去观察,不仅用眼睛,而且还要用心,专注还意味着学习。观察、倾听、学习,这三者都是专注的内涵。”

我们一旦进入全观的觉知状态,自我感就不见了。由此可知,冥想汇集的能量不是由冲突的思想制造的,而是当冲突彻底停止之后所产生的。也就是说,真正处于冥想运动的心是精进不懈的,也充满着关怀、警觉性而又富有观察力,在那份观察力之中还蕴含着热情与慈悲。如果我们只知道专注于选择、执着和排斥,是不可能有这份觉察的。

我们更需要认识到:专注的觉察并非个人所有,它需要人们拥有整体性的思维。当以观察者为中心,开始去关注周围事物并施加决定性影响时,便是个人因素潜入到了观察里,即观察中带有思想的存在,而思想植根于逝去的昨日,它总是让头脑混沌不清,因此他所观察到的都是破碎的、有限的。而冥想中的专注无边无际,它属于澄明清醒的状态,一切思想都会被排除在外,是沉浸在真理狂喜中的一种运动。

尽管冥想看起来很玄妙,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学着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走路的姿态、吃东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观察自己如何闲聊、憎恨、嫉妒等,如果我们能觉察这所有的一切,而不加选择,那么这就是冥想了。

冥想就是“泯灭思维”:体会放空的美妙

冥,就是泯灭;想,就是你的思维、思虑;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头、思虑给去掉,找到感知。东方许多古老的修身方法有着无法解释的神奇效力,其中冥想就是一种利用“意识停止”来调整身心的修身方法。

如同身体的健康,心灵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留一点时间、一个空间给自己的心灵冥想,让自己整理纷乱的思绪,暂时忘却工作、忘却烦恼,让自己进入到一种全新的忘我境界中。

冥想过程中的脑波会变得安定,心情逐渐变得平和,全身肌肉变得放松,而体内激素的分泌活动越来越活跃,因此人体的免疫力会逐渐加强,对细菌的杀菌力和抵抗力也会提高。另外,冥想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改善平时不好的性格和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客观和安定,而且记忆力、思考力、创造力都会有所提高。成功的冥想能够清除脑子里所有分散精神的东西,包括紧张、不舒服、烦恼、疼痛和恐惧的根源。冥想的支持者说,长久的冥想能够产生更高的警觉、更有效的心智、更敏感的知觉,有些人说他们从冥想中得到很深的感应和心灵的成长。

冥想是一种感受,是由心灵的作用去影响身体,并使其得到益处的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悟”的过程!

冥想,并非坐在一个地方才能冥想,也不一定要闭上眼睛。冥想,是一种境界,而不是一种方式。将身体安置于一种平稳、宁静、舒适的姿势之中,澄实自己的意念,然后将意识集中导向无限的本体之中。聆听身、心的窃窃私语,就能使你自己了解体内发生的事情。

在冥想期间,人们也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整呼吸,采取某种身体姿势(如瑜伽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从而可以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你可暂时从在白天里不得不把感官暴露在各种刺激中解脱出来,脱离其所处的环境,避免情绪和感觉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体内,把自己的心态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冥想。

人在这个时候想的东西,或许可以品味出人生、生活的真谛。在这过程中,可处于一种平和、领悟、安详的境界。

冥想就是充分缓解身体和心灵的紧张,没有任何感情波动,静静地观察心灵深处的变化,继而感知变化,让自己完全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深切感受心灵深处的平和与安定。冥想的第一阶段是将心灵集中到一处,让自己保持镇定状态,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持续进行着心灵深处的冥动;第二阶段是心灵逐渐变得平稳,继而感受到纯粹和明朗。最后,心灵完全失去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感,进入浑然忘我的真空状态,与宇宙合二为一。

冥想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对场地也没有特别要求,正是适合都市上班族身心修养的方法。

冥想就是“控制心意”:让心意不受欲望之波搅动

人的心意以其不安而闻名。在《薄伽梵歌》中,用了“不安、狂暴、强大和顽强”这四个词来描述人的心意。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曾把不安的心意比作猴子,猴子不仅沉迷在欲望里无法自拔,同时又被嫉妒和骄傲所侵袭。而商羯罗则把它比作老虎:“在感官享乐的森林地带,潜行着一只大老虎,叫心意。它阻止渴望解脱的善良之人去那里。”古老的谚语还曾把被感官享乐所俘获的心意比作一头发疯的大象。

figure_0036_0012
冥想:控制心意的最好方法

上述种种,无一例外地都显示出不安的心意就像怪兽,让原本平静美好的生活变成梦魇。所以,不被控制的心意是我们最痛恨的敌人。但是,心意并非不可控制的,一旦将其控制,它将成为我们最好的帮手和最可信赖的朋友,能够有力地帮助我们维护生活的平静和快乐。而冥想,正是“控制心意”最好的方法。

很多人觉得心意不被控制也没什么大不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纵容心中出现的任何欲望,达不到预想中的目的,反而会导致更大的不安和暴躁。有的人虽然意识到控制心意的重要性,但他们觉得通过自我折磨和禁欲,或者改变我们的环境,心意就能转变了,这些方法都是徒劳的。因为前者只是压制欲望,将它们赶到了地下,而后者忘记了心意以及其习性会一直跟随着我们这重要的一点。所以,唯一控制心意的方法,就是《薄伽梵歌》里所指出的——通过控制和规范来面对它。

这种控制的逻辑是强制性的。如果我们只是把自己当作物质身体,那么我们肯定会死;如果我们放任欲望和梦想如杂草般在心里密集成长,那么我们永远不会实现自我;如果我们不清除情绪上的疯狂和冲动,那么宁静绝不会待在我们身边。所以,除非我们控制了欲望、控制了情绪、控制了心意,否则没有真正的宁静和实现可谈。而只有通过冥想,才能得到我们内在的存在之核心——自我的指导,否则,我们的控制永远都是失败的。

不安的心意如同湖泊,不断受到欲望——风的搅动,创造出与本性不同的思想波。正是由于欲望的不断搅动,真正的心意与自我只能沉睡在湖底,得不到释放,无法被感知。当我们与数不清的思想波相对,通过不间断的、重复的冥想实践,有意识地去培养一种单纯的思想时,它就会发展成一股巨大的波,吞并所有不同的小涟波,让心意变得透明和宁静。而冥想的专注,可以培养这种单纯的思想波,所以才会有冥想思想学培养的是一种单纯的思想的这种说法。

正如我们需要每天睡觉以使身体得到休息并恢复精神一样,对灵魂来说,冥想也是一种自然的需要。但是,虽然身体能在睡眠中得到休息,但心意并不能。在睡眠的过程中,心意依然保持着活跃的状态。撤回和回应、冥想和行动是健康生活的两种节奏,这两种节奏一旦被打破,生活就将误入歧途。如果心意得不到休息,脱离不了活动,它就会选择退回到寂静中去,会变得更加不安。并且,一个疲惫的心意只能陷入旧思想和行为的泥潭,不断地重复和模仿,而充满活力的心意则能达到新的意识高度,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也能找到新的方法。

冥想能使心意得到休息、恢复精神,是撤回心意的一种方法,这样的撤回可以称为自我不依附。自我不依附赋予一个人以创造性,并使他充满生命活力。它即使不依附感知能力(可以增进心意),也可以产生清晰的自我感知。对一个人是谁以及被要求做什么,能够有清晰的看法,这有助于维护生活的平衡。

冥想就是“活在当下”:关照此时此刻的念头

冥想是一种意境艺术,专注于自身的呼吸和意识,感知生命每一瞬间的变化。在专注于一呼一吸的同时,记住自身最理想的状态,让自己沉浸在抛开万物的真空状态,找到心灵的平衡。

冥想练习在佛教称为“活在当下”,在禅宗称为“动中禅”,在道家称为“顺道而行”。然而,最能彰显冥想思想的还是佛教。

在冥想理论中,正式的禅坐训练我们称为“主练习”,而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观照练习,我们称之为“一般练习”。

初学冥想,如何让身心进入“定”的状态,是一个难点。精神的暂时集中并不难,然而要长时间地集中,排除杂念的困扰,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需要对我们内心的意念进行控制。

要想很快地“定”下来,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轻松的心态,这就需要对所谓的“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心理学角度讲,杂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在我们头脑中的心理残余。当我们的头脑停止思考的时候,这些心理残余就会跑出来占据我们的头脑,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过程,每个人都会有杂念,那些冥想功夫非常高深的宗教大师也不例外。随着观照训练的进行,杂念自然会越来越少。每一个高明的冥想导师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对待杂念的正确态度,就是任它来去,静静地观察它。因为,杂念最大的危害,就是学习者由于杂念而产生的“要‘控制杂念’的杂念”。

figure_0038_0013
别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别对将来的事心存畏惧,活在当下才能找到心灵的平衡

观照是冥想的核心部分。一位佛教研究者对“观照”下了这样的定义:“很清楚且全然地觉知所有真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物。”我们平时并不常做这种练习,总是走马看花,没仔细观察这个世界。他又说:“佛陀教导我们正确观照的方法……他提供给我们最简单明了、最透彻地有效训练自心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我们从贪婪、仇恨、迷惑当中解救出来……它适用于东方以及西方,适用于所有人。”

观照的练习方法是。

第一,完成准备活动。

第二,深呼吸3~5次,呼吸要尽量深而长,让心情得以彻底平静,头脑达到清醒而平和。

第三,保持中等长度的深呼吸,呼吸要深而长。

第四,随着呼吸,细细用心体察身体的每一部位随着呼吸而产生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以及头脑中每一个意念的变化。

第五,在意识进入冥想状态之后,开始在大脑中重现自己最美好的经历,像播放3D电影一样,将过去的经历尽量全面、真切地呈现出来,并让自己的身心完完全全、真真切切地融入进去,而自己的大脑则始终作为一个客观的旁观者,静静观察这一切。

第六,观照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你认为在你生命中最美好的经历。

第七,在观照时,不仅要呈现真实的场景,还要尽量呈现身体和内心的感受与感觉,让自己的身心“真正”地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

第八,在任何想要停止的时刻,停止练习即可。

我们的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每个当下,那么请你安静地做呼吸的冥想,这样,可以有效地把你散乱的思维集中到一个点上。如此,你就懂得了冥想观照带来的思维构造力。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地深入自我观照心灵的相续,并且改变它、修正它,否则,这个宝贵的人心就会被浪费;相反,如果你用一生的时间追逐自己的念头,执着它所创造的轮回,实际上,就是在梦幻中迷失了自我而不能自拔。

每天的冥想从细微处着手,不要奢望神奇的辉煌,看穿虚荣的把戏,仔细观照自己的心吧。即使在今生,你无法彻底转化你的心境,你无法在证悟上取得太大的进展,只要你安心地守护着自己的心业,观照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尽管你无法达到在睡眠中保持清醒,或者是在问题面前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心,但是只要你努力地修正自己的每个念头,虔诚地对待自己的内在心灵,而不是做外表的样子,那么,从内在的层次,你就已经转化了你的心境,从而转化了你的生命。安静、观照、放下,你已经展示出了一生中最大的成就。

冥想就是“彻底无为”:不虚妄,得静谧

你是否仔细聆听过一朵花开的声音,或是聆听溪流拍打在脚面上的轻响?恐怕我们很少去仔细聆听身边的声音。虽然身处闹市,我们却仿佛在周遭竖起了一块隔音玻璃。即便如此,我们内心深处却比最繁华的街道更加吵闹。而唯有当你进入彻底无为的冥想时,这种吵闹的状态才会结束,你才会感受到那些不曾细细聆听的曼妙之音。

“无为”并不是指没有作为,而是不做那些没有用的、没有意义的或是无聊愚蠢的事情。无为就是不虚妄,把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的时间与精力省下来,投入到要解决的问题中去,而冥想则能终止人们的所有感受,使人进入彻底无为的状态。无为的冥想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处于自由自在的状态,没有拘束、不受束缚,将内在的能量全部集中于某一点,与宇宙的能量相连,从而可以进入一片安宁的世界。

冥想既是一种让人们获得静谧能量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使内心获得平静的修心行为。瑜伽、气功、静坐等都是冥想的形式,属于较高层次的冥想。其实,有一种冥想的方法要简单得多,你完全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进行一次类似的冥想。首先,在脑海中想象一件事、一个物体,可以是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或是你认为最美的景色,像竹林、花海等;也可以想象你最喜欢的人或最爱的人,想象你们拥有的甜蜜过往,条件是你喜爱的、憧憬的人或事,因为内在的喜悦可以为你建立起一个静谧的能量场,在这种静谧与平和之中,你才可以达到冥想的高度。

冥想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你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当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冥想时,你所能得到的静谧能量才会更纯粹。因此,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但是不要刻意去控制它,要轻柔地对待它,如果它溜走了,那你就应该温柔地把它再带回冥想中。冥想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姿势,你站着或坐着都丝毫不影响结果。

关于冥想,没有任何定义或概念,只是一种让你获得静谧能量的体验。冥想乃是对人生的一种彻底的领悟,从其中自然能汇聚巨大的能量并引导正确的行动。你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并关注身体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真正的冥想是保持一颗完全寂静的心。在冥想中,你只需认识现状,不用语言描述,不用发表评论和观点,只需要观察和聆听。冥想可以迅速地使你进入一种静谧的世界,约束你脑海中那些杂乱的思想,让你身边的能量场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汇聚全部的正能量于一点。

每个动作以及思想活动都需要各种能量,当你将这些能量耗费在各种各样不必要的思想与情感中时,就会减少许多用于正确事情中的能量。而无为的冥想恰好可以使你认清这一点:不能将能量浪费在任何不值得的地方。无为的冥想十分有必要,它可以让你摆脱世间所有的繁杂与纷扰,让你的思想与感觉完全沉浸在一种静寂与平和之中,从而使你的内在释放出最纯净的能量。

冥想的三个种类:愿景实现、灵性体验、安顿身心

冥想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种类。

1.带有具体愿景的冥想

虽说称作冥想,但仅仅是简单的无念无想的冥想不是冥想的全部。驱除杂念是冥想的方法之一,即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冥想。

“带有目的性的冥想”的手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内心的屏幕上,也就是所谓的眼皮的后面,映射上自己期望的影像,通过眺望这个影像给灵魂指引的方向。

“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冥想”,其种类和方法很多。比如,“光的冥想”“幸福的冥想”之类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冥想都属于此类。

反省性的冥想也属于这个范畴。反省性冥想的着眼点是怎样算清过去经历的各种事情。通过回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所以在反省性冥想中,闭上眼睛之后,过去经历的事情、想法就会像放电影一样映射在内心的屏幕上,然后自己以第三者的眼光看待并分析这些事情,拨开心中一层一层的云雾,照亮内心。

除了以上几种外,“自我实现的冥想”则是以自我实现为目的冥想。在“自我实现的冥想”中,映射在内心屏幕上的则是未来优秀的自己,自己所期望的样子,然后鼓励自己踏上实现这种自己的旅程。如果能将它描绘成一幅绚美的图画,自己也会朝着那种生活方式而努力。

2.单纯地保持内心和谐的冥想

从古到今,“无念无想”这个词常常被人们谈起。所谓无念无想,即是调整内心,摆脱世间的所有杂念,什么都不考虑,只有平静地渗透进身体之中,这就是“无念无想”的最终状态。所以,在这种冥想中,关注的焦点是怎样才能调整心的波长,接收来自高次元的光,获得平静;或者怎样才能调整心灵享受平静的感觉。

清除杂念对这种寻求内心平静的冥想、无念无想的冥想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天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在人的大脑中盘旋,让人们为之所困。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与禅的修行有相通之处。这时,如果想履行于实相世界的心态,脱离世间的烦恼,就需要达到无念无想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可以通过呼吸法调整身体的状态,从而驱除心中的杂念,不让思想中出现不洁之物。

3.与实在界直接的交流经验

在这类冥想中,在某种意义上需要体验“幽体离脱”,即通过静坐不动,窥视实在界的样态,或者与更高层次的自己进行交流。这与第一种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冥想不同,因为在带有目的性的冥想中,自己仍是立足于这个世上的,是有了立足点之后再进行的冥想。但是这种冥想要求冥想者与实在的世界融为一体,或者使自己成为现实世界的居民,这种冥想具体的实际感受是与异次元世界进行交流,体验与异次元世界的交流所产生的奇妙感觉。

据说在印度释迦时代,这种体验也出现过。释迦在禅定时,他的灵魂常常脱离肉体来往于实相世界,或者说在他禅定时,他体验了更高层次的自我。

冥想的三个阶段:凝神、入定、三昧

《瑜伽经》中曾对冥想下过这样的定义:“凝神就是将心集中在身体的灵性意识中枢内,或某种神圣的形式上;入定是流向专注对象的连续的意识流;三昧是在冥想中,对象的真实本性放出光芒,不再受感知者心灵的扭曲,这就是三昧。”凝神、入定、三昧,正是冥想的三个阶段。

凝神是冥想的第一个阶段,它又可译为“专注”,又称执持、内醒、摄念。正如其字面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凝神要求心专注于一处一物,但此处此物,已不是调息调心阶段的体外某一物或体内某一点,而是意识之内的某一影像。

《商积略奥义书》阐释为:“摄念(凝神)有三:摄持意念于‘自我’中;摄持外空与心空中;摄持地、水、火、风、空五中之元神形相。”此处的三相,皆不离自我心中之相,应该指的是记忆或想象之相。“自我”是指宁静而无染的自我心相,即脱离了世俗相的“真我”。“外空”则指身外之虚空境相,以太空之空阔虚无可以引发自心之虚空止寂;而五大元素的元神形象,实际上也是脱离世间名相的“真实影相”,也可以说是自我的真实心相。

《瑜伽经》所阐述的观点与《奥义书》所阐述的观点做对比,可知凝神的基本对象:一为庄严之形象(有相);二为虚空相“无相”。无论是有相还是无相都是心相,也就是说凝神的对象只能是“记忆”中的某种形象。

在调心阶段,要让意识转变成为独头意识,需要让意识与某一感官相结合。此时的独头意识,是指散乱的独头意识,既不是定中独头意识,也不是梦中独头意识。之所以称为散乱的独头意识,是因为这种意识的凝注力还不够强大到持续地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容易从观想注意的对象上游离开去,所以在凝神阶段,需要控制散乱的独头意识的这种倾向,全力使之指向所观想的目标,导向“定中独头意识”。

凝神阶段的观想对象,与调心阶段独头意识产生前夕的所指对象不是同一物象。因为调心阶段是以某一根(感官)配合意识而心系一物的,此物必与所用的根(眼、耳等)相对应,如与眼对应的是物、光等色相;与耳相应的是声响、音乐等。而在进入独头意识之后,五根不起,意识独行,意识则不必依靠五根来寻攀体外体内的某一点,而是回到内心,将意识记忆影像中的某一点作为观照对象,这一对象的特征与前一段的对象相比,多出了“庄严(神圣)”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抽象意义”更强一些。

在修持阶段,为了使凝神的效果更佳,首先,需要借助调心阶段的境相,在心境逐渐归于寂静、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再进入凝神。其次,要注意观想的对象不能选择眼前的景物、正在耳旁响起的声音、鼻子可以闻到的香味、舌尖可以品味出的味道或肌肤可以感受到的触觉,也不能选择体内之息,而应该选择或为空、或为心中影像的观想对象。

入定为冥想的第二阶段,又称静虑、冥想或禅那。入定的观想对象是“周流不断的知觉”或“连续的意识流”。这里的知觉是指凝神开始时心系一处的那种意念,一直维系着这种境界,不离弃,也不失忘。

《商积略奥义书》论述静虑有“有功德者”与“无功德者”两种,“有功德者,谓之于神之形相而静虑也;无功德者,如自我之真性而静虑者也”。也就是说,有功德者入定,观想对象带有“神圣”色彩;而无功德者入定,则纯为观想“自我真实”。或者可以说,有功德者入定,是有赖于神圣的“他力”;而无功德者入定,纯依赖于“自力”。

《奥义书》对入定的两种情形进行了划分,但这种划分还是从“凝神”的不同关注对象延续引申下来的。不只是在入定阶段,其实在“凝神”阶段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对象——有相的神明与无相的空或“自我”。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调心阶段,经常强调“精神脱离知觉”,知觉与感觉的消淡才使得注意力突出,而此处又突出“知觉”的作用,是否相互矛盾呢?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此处的“知觉”与不认知过程中“知觉、感觉、记忆”的那个知觉并不相同。此处的“知觉”也可以说成“觉知”或“静虑”,这样一转换会更容易让人理解。事实上,在入定阶段,不再是对观注对象的简单攀缘,而是细微的寻伺观察,此时记忆、思维、注意力一起产生作用,使意识以所缘对象为契机,深细地观察思虑其中的真相、真理。这样思虑所产生的结果,是妄想杂念的进一步消除,独头意识愈加澄清,当达到极净时,便转向了“定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一旦产生,精神主体便进入定中,行者就进入了三摩地的修行阶段。

三昧为瑜伽冥想的第三阶段,它又可以称为三摩地、等至、等持、心一境性。《商积略奥义书》对其做了这样的解释:“情命自我与超上自我合二为一,无有三端(知识、能知、所知),以无上阿难陀(真智)为自相,以纯粹灵明为自性者也。”这与《瑜伽经》中“对象的真实本性放出光芒,不再受感知者的心的扭曲”的阐释是一致的。

根据印度原始禅定论的说法,三昧包含了很多种类,通常可以划分为等持与等至两大类。等持包括了欲界散地定与色界四禅在内。等至音译“三摩钵提”,涵盖了有心无心、有漏无漏一切定体,也包括了无色界四空定、无想定、灭尽定等。有时会将“等至”代指四禅八定的,称为“八等至”,或者再加上灭尽定,称为“九等至”。

在长期专注地静虑后,到了三昧阶段时,意识的主体与意识的对象开始合二为一,意识主体对自身的知觉消失,也不再受记忆与自由联想的干扰,思维也趋向于无分别的状态,观注者成为被观注者;以自心观注自心本身而不是关注其他。这种状况与《瑜伽经》所说的“当所有精神涣散得以消除并且心注一处时,便进入三昧状态”正吻合。

三昧是修习瑜伽的最高境界,也是“梵我合一”而消泯了“三端”——知识、能知、所知的境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一心之中实现的,从静心到制感,再到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无不是对心灵活动的控制;而控制此心者,也正是自己的心,所以有人说这叫“以幻心破妄心”。而在三昧时,身心无二、心境无二,此时,我、心、境已融合为一,这个合一体,便是“真我”,只有真我才能证得“真理”,并与明辩、喜乐相应,而真理、明辩、喜乐的结合,又使三摩地的境界由低至高,由欲界散地定到四禅、四空定、九次第定。

通用冥想方法

大部分经典的冥想技巧在所有伟大的精神传统中都很流行,尽管它们的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冥想练习都应该以简单的形式进行。

figure_0044_0014
传统的冥想姿势可以使身体保持静止不动,同时使脊椎保持挺直。

要想让冥想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奏效,有4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把注意力从那些身心内外不断纷扰的事物中解脱出来;为了进入一个扩张的感知状态(冥想状态),要把思维拉回到一个单独的焦点上来;回顾并反省在冥想状态下获得的洞察力;学会把这些洞察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冥想的最高层次就是一直生活在冥想状态,“人在世间,受到启蒙(enlightened)”说的就是这个层次。通常说冥想的影响是累积的,而且“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让身体静止

保持在一个姿势(或跪,或坐,或莲花坐)上,必须不用费力就能保持住这个姿势,这意味着你的身体将不再占用你的注意力了。眼睛可以闭上,以避免外界干扰,也可以睁开来凝视一个具体的物体。

呼吸和吟唱

缓慢地深呼吸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放松。大声吟唱是延长呼吸的传统方法,而不断地念诵曼特拉或祈祷也能抚慰心灵、振奋精神。念珠经常被用来计算念诵曼特拉或祈祷的次数。

把注意力集中到单个的物体上

当注意力集中起来时,头脑里纷杂烦乱的思绪就能自然地平静下来,我们就能摆脱身心内外的诸多干扰。声音是通用的焦点,它可以是音乐,或是西藏颂钵的音符,真言或纳达(nada,我们内在身体振动发出的神秘声音)。

凝视是另一种通用的方法,通常看着一朵花或燃烧的烛火。基督教徒选择凝视耶稣基督或圣徒的图片,佛教徒选择佛或是菩萨。如果你不喜欢个人化的形象,可以选择其他焦点,这种焦点也可以是触摸或感觉的东西,比如念珠或体内的呼吸。甚至嗅觉和味觉都可以作为冥想的焦点。

观察和接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包括放松的观察和宽容的接受,而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反应、判断和评论。以这种方式观察了内心之后,我们可以在日记里把它们真实地记录下来。一旦我们停止本能的反应,我们就能开始用心看待事物,接受生活真实的样子。这是东西方心理治疗的共同目的。

精神的意想

意想是指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或一系列形象,这些形象可能是物体、感觉或作为冥想练习焦点的符号。西方的心理医生经常运用非正式的意想,如他们可能运用人体所有的5种感觉来构建在海边或乡间漫步的体验。意想能够创造并保持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思维和情绪,能用积极的感觉取代过去消极的感觉。

用爱来治疗

“把思维放在心中”是最根本的一步,因为爱是心(或感知自然)的一个属性,而不是思维的属性。爱应该为我们的最高志向服务。爱的感觉和思想从内心释放出来,就像光芒从灯塔中放射出来一样,这时冥想者和冥想的事物都能得到治疗。

figure_0046_0015
你可能会希望坐在一张矮桌前冥想,桌上放着植物或其他象征性的物体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

生活在爱中

当我们生活在冥想的最高境界时,我们就是在用心生活了。我们会感到强大、放松、集中、乐于接受、有创造力并且快乐。身处在各个时代和传统中的人们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佛教徒和瑜伽修炼者则去修炼博爱的冥想,他们的爱从内心释放出来照耀到所有具有感觉的生命上,包括那些遭受伤痛和不幸的生命。耶稣曾说过:“你应该全心地爱上帝,还要用你的灵魂、思想和力量去爱他,并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你的邻居。”另外曾有英国修道士著有《无知迷雾》(The Cloud of Unknowing)一书,书中写道:“不能用思维来了解上帝,而只能用爱来了解。”这样的智慧我们所有人都能拥有;我们可以通过修炼冥想来找到它。

剥下层层外壳

根据古印度的吠檀多(Vedanta,又叫智慧瑜伽,印度六派正统哲学体系之一,是构成现代大多数印度教派别的基础)的观点,人体可分5层,每一层都把下一层包含在内,这就把不朽的灵魂隐藏了起来,就好像被许多层不同厚度的面纱罩起来一样。这些层被称为“克沙”(kosha)或“鞘”。

通过冥想,我们在自我认知上的进步可以被视为通过这5个鞘的旅程,从最外层(肉体层)到最深层(即意识不变的“灵魂层”,在这里我们与所有的灵魂以爱接触)。

5个“身体层”

离肉体越远,“面纱”就越轻薄。最密最厚的身体层能被知觉感受到,它是“肉体层”(sthula-sarira),可以被科学仪器来称重和测量。

下三层构成“微身体层”(suksmasarira)。首先是“能量层”,对洞察者而言是可以察觉的,它能被克里安(kirlian)电子摄影(一种技术,用高电压、低电流充电把身体能量用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检测到。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当别人进入我们的“空间”时,我们能在看见他之前先感知到。它包括了一个能量渠道网,使能量流汇聚到“脉轮”(或说是能量中心),它们与神经网络、大脑和脊髓的集中点相符。所有的生理过程都通过这些渠道相互作用。

figure_0047_0016
5个“身体层”的概念为我们进行冥想提供了一张心理地图,冥想时,这幅地图有助于我们开始通向内心的精神旅程。

下一层是较低的或本能的“心理层”。这包括了“心理计算机”,它被设置来根据输入的信号做出反应,而输入这些信号的是我们的脾性和之前所受的影响。神经系统运行着这个计算机,但几乎是在本能和习惯的水平上,低于有意识的感知水平。

下一层是“理智层”,包括思维、辨别和选择。它可以不顾心理计算机的设置而进行选择,有意识地对事物做出反应,但不是本能的反应。

最薄的层经常被称为“灵魂层”,它关系到心灵深度,能永垂不朽。如果我们可以在冥想中接触到这一层,就能改变整个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是有意识的进化,它开发了大脑中休眠的区域。

本能、互动和推理

我们经常感觉自己体内好像有多种不同的驱动力同时存在,驱动我们走向不同的方向。这是因为我们有3个不同的“大脑”控制着我们的行为、感觉和思维。首先是我们古老的“爬行动物大脑”,非常小但很强大。它处在脊髓的顶端,控制着原始的本能和冲动,以此来保证肉体能以动物肉体的形式存活。它驱动基本的需要来保证我们肉体和物种的存活——这需要有食物、安全、避难所、睡眠和繁殖。其二是“哺乳动物大脑”,在爬行动物大脑之上,处在颅腔后部,它是稍晚些进化的并且它加进了群居、部落和社交的本能。头骨的其他地方包容着最新的进化产物——新皮质(neo-cortex)。这种独特的人类大脑让我们能够思考、推理并在精神上进化。分段大脑皮质进化得太晚,我们目前所能利用的还不到10%,而这已经能轻松地击败原来的大脑了。不管我们的意图是怎样的无私,一旦考虑到自己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变得害怕、生气,可能把自己沉溺于自私自利的行为中。我们其实需要很少就能生存,但现代社会靠的就是激起我们本能的恐惧和成瘾的贪婪,这样我们就会不断地去购物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长远来说这是承受不起的。

更多地信任,更少地索取

练习冥想能帮助我们在进化的本性和原始的本性之间达到平衡。吠檀多认为,万物都源于对一个绝对事实的渴望,如同生命(自然)和光明(意识或精神)在同彼此交织的关系中(爱)体验自我。如今,这种联系依然存在,而且被视为是人类存在的意义。生命、光明和爱(sat-chit-ananda)的属性是不朽的,因此我们也可以作为这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而永垂不朽的。信仰生命—光明—爱的神化过程能给我们创造快乐而不是恐惧,能让聚敛功名利禄看起来不及表达自我真实本性那么重要。这就好像我们有金钟罩护体一样,让我们远离消极,这个保护罩向外面的一切放射着善意的光芒,同时也隐藏了我们还无法理解的光辉。

figure_0048_0017
在人群中害怕被孤立和排斥都可能源于你在根本上不认可自己。
figure_0048_0018
达到一种内心满足的状态则意味着你无论是独处还是与人相处时都能感觉到快乐、放松。